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建设全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建设全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

宛政办〔2022〕6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官庄工区、鸭河工区、卧龙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南阳市建设全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9月23日

南阳市建设全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

实 施 方 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南阳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引领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豫发〔2022〕20号)和市委七届三次会议精神,把南阳市打造为全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时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南阳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三区一中心一高地”战略定位,结合《中共南阳市委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阳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宛发〔2021〕14号)、《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阳市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行动方案>的通知》(宛政〔2021〕25号)、《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艾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2021—2025年)(试行)的通知》(宛政办〔2021〕28号)、《“十四五”南阳市中医药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以建设全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为目标,以仲景文化传承发展为核心,充分发挥南阳中医药资源优势,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仲景品牌,将南阳打造为国际、国内中医药文化、事业、产业的新高地,推动医圣故里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南阳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打造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二、主要目标

挖掘凝练张仲景中医药文化内涵和原创思维,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南阳市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的战略目标,将南阳建设成为全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争取1年见成效,3年上台阶。

——打造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在新一轮试验区建设中加大改革力度,打造中医药综合改革“南阳模式”。

——打造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利用1—2年时间,建成立足河南、辐射豫鄂陕毗邻地区的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到2027年实现重点病种治疗水平与京沪等地同质。

——打造国家中医药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利用2—3年时间,高水平建设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借助“一带一路”推介仲景文化,打响张仲景品牌。

——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县)的基础上,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实现市域全覆盖。

通过1—2年的试点建设,推进中医药“三医”联动等方面取得突破和成效,为全国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中医药事业优势再造,打造全省中医药传承创新示范基地

1.打造全国中医医疗高地

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中医药服务体系。升级完善覆盖城乡的市、县、乡、村中医药服务体系,在综合医院、乡镇和社区实现仲景馆全覆盖,至2025年,30%建成示范仲景馆,建成200个中医药服务示范村卫生所(室)。推动市级中医院建设,加快市中医院新院建设,建成基础设施先进、专科特色突出、“医、教、研、养”于一体的一流“三甲”中医院,快速提升中医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力争2022年底跨入全省前列,1—2年时间争当全省地级市中医院的领跑者。加强南阳医专附属中医院、张仲景医院内涵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水平。2—3年内全市新建成10个省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20个市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加快县级中医医院特色专科建设,提升中医服务能力,2025年前县级中医院全部达到“二甲”中医院标准。3家“三甲”中医院分别联系N个县域中医院医共体。推动县级中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统筹负责网格内居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

打造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高水平建设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与望京医院紧密协作,做实做强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全面提升以中医骨伤为主的临床、科研、教学及管理水平,实现与望京医院同质化发展,用1—2年时间,建成立足南阳、服务河南、辐射华中地区的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河南省中医专科诊疗中心、省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提升区域内疑难、危重、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能力。

2.创新中医药教育新模式

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聚焦“双一流”建设,突出仲景特色和中医正骨特色,聘请院士、国医大师等领军人才。支持张仲景国医大学与国内“双一流”中医药高校及顶尖中医药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医教研产协同发展,将张仲景国医大学建成国内外知名的一流中医药大学。

打响仲景书院品牌。进一步拓展仲景书院教育形式,开发仲景经方培训教材和线上培训课程,多途径培育仲景经方人才;进一步拓宽仲景书院教育内容,将留学生培训、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万名中医医师轮训”等纳入仲景书院培训项目。开展仲景书院国际交流合作,引进河南、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留学生进入书院“诵经典、跟名师”。

创新中医药继续教育。持续开展师承教育教学工作,创新“师带徒”,柔性引进国内知名中医医师来宛带徒授业,鼓励南阳本地名老中医、中医(专长)医师、老药工收徒授业,建设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流派传承工作室,推进民间中医药验方、秘方和技法的中医药活态传承,提升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好办活中医药学会等学术团体,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培训。

3.着力打造张仲景经方科研创新高地

聘请院士专家顾问团队。聘请张伯礼、俞梦孙、吴以岭、田金洲等中医药和生物医药领域院士、权威专家作为南阳市中医药科研顾问,紧密联合河南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为南阳中医药科研提供高端人才和技术支撑。

筹建张仲景实验室。依托河南中医药大学、张仲景国医大学、南阳市中医院、宛西制药、福森药业等院校、企业,整合南阳医专、南阳师院、南阳理工学院经方和艾产品研发资源,筹建张仲景实验室,争取加挂“河南省张仲景研究院”牌子。面向国家中医药发展重大战略、面向中医药科技最前沿,着力建设国内一流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平台,争取纳入河南省重点实验室,为南阳打造全国中医高地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建设产学研用平台。聚焦仲景方药、创新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方向,整合南阳市现有科研资源,引进省级中医药科研平台,通过省部共建、成立分中心、合作共建等方式,建设一批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批高能级中医药重点实验室、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力争国家级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落户南阳。

梳理挖掘南阳中医药古典医籍精华。制定南阳中医药文献典籍、技术和方药名录。整理仲景学术古籍文献,开展仲景学术研究,发掘、传承仲景学术思想精髓。

4.打造全省中医药人才聚集地

加快建设高层次中医药人才队伍。坚持以弘扬仲景文化为导向,加强中医医疗、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对外交流等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和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建设专项,培育一批中医药领军人才。深入实施“岐黄工程”“仲景学者”工程,建强一支结构合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中医药发展人才队伍。2—3年内建立院士工作站(室)3—5个,培育引进国家级名中医5人、省级名中医10人、市级名中医50人、经方领军人才100人、中医药骨干人才200人。

建立中医药优秀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符合中医药规律的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遴选优秀人才纳入市“诸葛英才计划”名单。落实人才激励政策,完善青年人才发现机制,促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用好国家、省、市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大人才激励力度。

5.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

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第二轮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举措,发挥首创精神,先行先试,打造南阳中医药综合改革南阳模式。争取纳入全国医疗、医保、医药联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点市。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至2025年,13个县市区全部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区),市级创建为示范市。

加大中医药医保政策支持力度。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探索多元复合中医药医保支付方式和价格政策。优化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建立健全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落实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和中医门诊统筹政策。积极向省医保部门申请增设中医诊疗辨证论治费,支持将具有疗效优势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将符合规定的中医治未病项目、煎药费等自费中医项目纳入个人历年账户支付范围。对中医医疗机构,在总额预算上予以倾斜。医疗机构炮制使用的中药饮片、配制的中药制剂实行自主定价。重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建立完善符合疫情防治诊疗规范的中医药费用紧急纳入医保基金支付的机制。

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开展“万名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组织全市近万名中医师,以团队或个人为单位,为辖区居民进行签约服务,通过签约,做好“一老一小一残一优抚”和慢性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为居民提供中医药基本医疗、治未病、疾病康复、慢病管理、重点人群管理、危急重症救治等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慢病管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搭建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和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创新模式、优化服务,到2022年底实现全市常住人口签约覆盖90%以上。利用信息化平台,推广中药饮片煎煮配送。

打造中西医协同示范市。加强中西医深度融合,推动中医、西医在各自理论体系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疾病的不同阶段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共同实现以人为本、疗效确切、成本低廉、方法简单的大健康目标。充分提升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疫情防控、重要疾病、慢性病中的参与度。加强南阳各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仲景苑”建设,扩大“西学中”培训覆盖面,打造中西医结合团队,创新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定期评选中西医协同示范医院、示范科室、示范基层医疗机构,积极申报全国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

深化公立中医院改革。健全促进中医医院“姓中”的评价机制,强化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建立政府支持中医医院特色优势发挥的财政投入、医保支持、人才培养、薪酬分配等考核机制,在中医医院评审和中医医疗监管平台中优化完善中医药特色指标。

科学构建中医药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建立反映中医药发展成效的评价机制,构建以中医药服务能力、经方特色、创新动力、产业发展、文化影响、发展环境等维度为重点的南阳市中医药发展指数和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市中医药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发布全市中医药发展指数、均衡指数等,客观反映中医药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切实提高中医药发展效率。

(二)推动中医药产业能级跃升,打造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

1.优化中医药产业布局

立足南阳中医药资源和区域规划,打造中医药产业“3113”(三园、一廊、一谷、三片区)”空间布局,培育中医药产业生态,打造完善的中医药产业链,培育千亿中医药支柱产业。三园:以中医药研究为方向,以中医药产业为重点,布局建设仲景中医药科创园、仲景中医药产业园、仲景中医药物流园三个代表性、标志性园区,打造中医药产业集聚区和发展龙头。一廊:深度开发“两山两源”(伏牛山、桐柏山,丹江源、淮河源)中药材优势资源,沿伏牛山、五朵山、七峰山、桐柏山,在淅川、西峡、内乡、镇平、南召、方城、社旗、唐河、桐柏等地,布局名优“宛药”种植基地、加工基地及“宛药”生产集聚区,实现链式发展,打造“宛药经济走廊”。一谷:打造以卧龙区、宛城区为中心、辐射各县(市、区)的中原艾谷、世界艾乡,实现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打造全国艾草种植加工基地、研发基地、交易中心和完善的艾产业链。三片区:综合开发利用南阳市东北和西北区域优美的山、湖、水、林、花、药、草资源,规划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中医药康养片区,卧龙区紫山、麒麟湖中医药康养片区,鸭河中医药康养片区,建设宜居、宜养、宜游的中医药康养综合体,打造中医药健康养生城。

2.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链群

打造全国优质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以现有中药材种植分布为基础,依托“两山两源”(两山:伏牛山和桐柏山,两源:淮河源和丹江水源)丰富的生态涵养和中药资源,布局建设优质中药材良种繁育、生产种植基地,发展以“八大宛药”为主的特色道地药材种植生产基地,打造伏牛山—桐柏山中药特色产业走廊。到2025年,全市优质高效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20万亩,中药材种植年产值达到100亿元。

打造全国仲景经方现代中药生产基地。以仲景宛西制药、河南福森药业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培育百亿产值企业。聚焦中药材加工、仓储物流、新型中药研发、中医药装备制造、健康食品等领域,招引培育一批优质中医药企业,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增创中医药产业新优势。推动校企合作,开展中医经典名方、中药创新药等研发,鼓励合作建立中药制剂室,加快省中药固体制剂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深挖“仲景”名方和民间验方,研发院内中药制剂、开展特色临方炮制。推动院内制剂在专科协作、对口帮扶、医联体、医共体等合作体系中以及突发疫情时期调剂使用。加快建设望京医院饮片厂,支持“宛产宛用”。到2025年,“三大改造”(绿色改造、智能改造、技术改造)基本完成,全市培育上市中药制造业企业1—2家,中药工业产值达到400亿元。

培育发展中医药产业集群。依托我市中药产业基础、地域优势、承载条件,构建生产质控标准体系,培育龙头企业,推进集团化发展,规划中医药产业园区,建设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打造全国中医药(材)交易中心,建立从研发、产业化生产到物流等全产业链生态,实现中药产业三产联动、融合发展的闭环体系。至2025年,初步形成布局科学化、种植规范化、生产现代化、产品高端化、企业品牌化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中医药产业产值超600亿元。争取省级层面围绕南阳中医药成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南阳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3.打响道地“宛药”品牌

打造“两山两源+仲景方药”的生态种植内涵模式,建立宛药标准体系,启动道地药材认证服务,推动符合条件的机构取得相应的认证许可,开展中药材“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申报认证,鼓励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倾力打造宛药品牌。至2025年,建成8—10个以销定产的定制药园,初步实现中药材质量溯源全覆盖,实现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

4.打响“南阳艾”品牌

实施艾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加快建设省艾草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艾及艾产品质检中心,推动开发以艾叶有效生物成分为主原料的功能新产品和高端灸器具,建立健全以艾草原料供应、生产加工、装备制造、灸疗服务、文旅康养、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为一体的艾草全产业链体系,打响“世界艾乡”“南阳艾”“仲景灸法”“仲景灸师”品牌,建成全国最大的艾草原材料供应基地、生产加工基地、装备制造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灸疗技术培训基地和灸疗健康服务大市。至2025年,建设优质、高产艾草种植基地10个,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5家,建成3—5个艾草产业强镇、10个艾草专业园区和专业市场,艾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

(三)推动仲景文化弘扬传承,打造全省中医药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

1.打造仲景文化地标

高水平建设园、院、祠于一体,集文物保护、收藏展览、文化交流、中医诊疗、研学体验、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医圣祠文化园,建成中医朝圣拜祖地、中医药文化旅游地、中医高端人才孵化地,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和世界中医药文化地标。

2.打造仲景文化品牌

打造国内一流“一节一坛一会”品牌。借助世界中医药大会、中国中医科学大会、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等平台,提升“一节一坛一会”(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仲景论坛、中国艾产业发展大会)举办层次,争取由国家部门和省级层面主办,南阳市承办或协办,不断扩大仲景节会在国内外影响力,打造国际级的中医药行业盛会。

塑造仲景城市名片。开发设计南阳仲景品牌标识、吉祥物、卡通形象等,发行《张仲景》邮票;在南阳机场、高铁站、高速口等城市出入口加入仲景文化元素;利用中心城区地标建筑、重要公共场所等,多渠道展示仲景文化;建设中医药主题公园(游园)和文化长廊,城市绿化穿插种植观赏性的中药花、草、树;道路和小区命名兼顾仲景元素,多形式营造仲景文化氛围,展示浓厚仲景文化底蕴。

举办医圣拜谒大典。在正月十八张仲景诞辰日、端午节等重要节日举办医圣拜谒大典,借鉴黄帝祭祖大典仪式举办模式,策划设置医圣拜谒大典典礼流程和内容,以医圣祠为主会场,在国内、海外设立分会场,同步举办拜谒大典。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推进仲景文化传播

推进南阳中医药文化弘扬传承体系建设。设计南阳仲景文化形象标志,统一中医堂、养生馆、艾灸馆等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形象风格、标志、服饰等范式,并在市、县、乡、村推广。在医圣祠设立张仲景主题文艺作品创作基地,创作、推广一批弘扬张仲景医德医术和仲景文化的高水平文艺精品,力争在央视频道播出张仲景主题影视作品。深入挖掘南阳名医大家、学术流派、民间传说等中医药文化资源,形成文化成果,高标准建设国家、省、市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充分利用中央、省重点媒体,宣传推介仲景文化品牌,讲好南阳中医药故事。

4.打造全国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

推动中医药与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依托“两山两源”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及宝天曼、老界岭等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发展“中药+文旅康养”产业,在南召、淅川、西峡、桐柏等地构建集中药材种植、观光采收、养生药膳、健康服务等于一体的中医药文旅康养综合园区,打造以伏牛山生态为主的森林康养基地,以“渠首”品牌为主的南水北调文化康养基地,以“赊店”品牌为主的古镇文化康养基地,以老界岭为主的中医药康养村落。利用点多面广、丰富多样的旅游景区和休闲养生项目,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路线,全面推进中医药文化、服务、产品进景区、进宾馆、进康养机构。开发中药药膳、保健品、功能食品、保健饮品、药酒、药妆等,延伸产业链,满足群众绿色、环保和健康生活消费需求。开展南阳十大康养示范基地、十大康养旅游产品创建活动,创建国家级、省级中医药特色的文旅康养示范基地,打造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健康养生之都。

(四)推动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打造全省中医药“一带一路”桥头堡

1.建设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打好南阳中医药“经方、正骨、艾草”三张牌,推进南阳中医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打造全省中医药“一带一路”桥头堡。依托张仲景博物馆建设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从上合组织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始,引导医疗机构和企业在境外设立仲景馆、中医药培训教育基地等,拓展中医药服务出口贸易,让仲景品牌成为服务人类健康的重要支撑。

2.建好南阳市中医药抗疫国际远程诊疗中心。在南阳市中医院建设远程会诊中心,采用业界领先的智诊系统,建设中医药抗疫国际远程会诊中心。

3.打造仲景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中心。依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等国际级学术组织,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药协会等国家级学术组织,在仲景书院成立仲景学术联盟,定期举办以仲景经方、仲景文化等为主题的学术会议,积极开展辐射海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将南阳发展成为国内外仲景学术会议主会场、中医界重大会议轮值会场、国际知名的中医药学术交流中心。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22年9月—2022年10月)

自本方案下发之日起,由市中医药发展工作委员会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安排部署任务,启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建设。

(二)全面建设阶段(2022年10月—2024年10月)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按照本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全省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心、“两地一都”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地,确保实现预定目标。

(三)评估提升阶段(2024年10月—2025年10月)

开展全面评估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建设成效,进一步查漏补缺,补短板,强弱项,起高峰。至2025年底,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主要任务全面落地,实现将南阳建设成为全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的目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工作台账,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工作标准等。市中医药发展工作委员会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各级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齐心协力、形成合力,为推动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二)加强督导考核。市委、市政府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建设工作任务纳入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年度责任目标考评体系。加强考核问效,落实部门责任,实行奖惩制度,奖优罚劣。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将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大抓落实。试点工作中遇到重大情况,及时报告。

(三)完善激励机制。认真落实《南阳市现代中药产业发展暂行奖励办法》等中医药支持政策,用好南阳现代中医药投资基金,产优化营商环境,吸纳现代中药企业及高端研发团队集聚,重点扶持科技含量高、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中药生产企业,推动南阳中医药全产业链快速发展。

相关文件: 《南阳市建设全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主题词: 南阳市 人民政府 政府办公室 印发 中医药 发展中心 实施方案 的通知

索  引  号 文       号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公开范围 公开方式 有效性
N001-2022-0000681 宛政办〔2022〕65号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09-30
面向社会 主动公开
有效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