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宛政办〔2022〕88号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官庄工区、鸭河工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河南省气象条例》等规定,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是地方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22〕75号),推动我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明确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和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完善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和监管机制,全面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质量和效益,为南阳打造“三区一中心一高地”,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增添动力。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制更加健全,现代化水平和精细化、专业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安全风险综合防范能力稳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效益显著提高。人工影响天气总体实力迈入全省第一方阵,多功能立体化人工增雨雪作业影响面积全覆盖,人工防雹作业保护面积达到3000平方公里。到2035年,我市人工影响天气总体实力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三)实施路径。围绕“国之大者”“市之要者”,聚焦绿色崛起、美丽富民这条主线,明确“一二三”工作思路,即以服务保障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一项重点),科学划分中心城区核心圈和周边县市40至60公里外围圈(两个圈层),精准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经济优势区、生态保护功能区三大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区域(三大区域),推进飞机、高炮、火箭、高山焰炉和新型装备的空地一体化协同作业体系建设,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防灾减灾救灾和人民群众安全福祉提供坚实保障。

二、聚焦基础建设,强化科技支撑

(四)加强精密监测。坚持点、线、面有机结合,在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区域等布设地面云降水探测设备,在南阳市区布设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开展气象要素精准垂直监测;加密天气雷达站网,在桐柏、淅川、南召布设3部高精度X波段天气雷达,及时更新升级L波段探空雷达,提升云水资源精细化探测水平。

(五)加强科学指挥。建设市级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和13个县级分中心,建成集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为一体的市县两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切实提升精准化作业水平。加强气象部门与武汉飞行管制分区和内乡机场、老河口机场、明港机场管制室等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信息融合和配合协作,优先保障南阳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空域。加强云降水同化分析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提升云降水预报的精细化程度和作业条件预报的准确率,提高科学决策和指挥能力。

(六)提升作业能力。优化全市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布局,推进各县(市、区)作业站点基础设施提升和标准化建设,加快全市高炮、火箭、高山焰炉等地面作业装备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改造,推进高性能移动火箭作业装备部署列装。更新改造35门高炮、24部火箭发射架,新购20部移动高性能火箭作业装置,限期淘汰落后和老旧装备。探索使用空气炮、无人机等新型作业装备。组建专业化、机械化、移动式联合作业队伍,针对大气污染防治、人工增雨雪、人工防雹等实际需求,精准开展分区域、分时段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七)加强工作创新。完善南阳市副中心城市飞机人工影响天气专业保障服务机制,为南阳提供精准、及时的飞机增雨作业服务。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增雨基地及粮食生产功能区抗旱增雨示范区,提升南阳市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试验基础条件。加强与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以及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联合攻关,开展人工增雨雪、防雹、作业条件监测识别、作业效果检验、关键技术研究、人影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应用等。

三、聚焦服务重点,提高保障能力

(八)围绕农业生产强化服务。依托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开展小麦、玉米和花生、大豆、油菜等粮油生产功能区,月季、艾草、茶叶、猕猴桃、烟叶和香菇等特色经济优势区的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评估与区划工作。围绕重要农事季节、重点区域,加大人工增雨雪、防雹作业力度,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和损失。

(九)围绕生态保护提供助力。聚焦我市高效生态经济建设需求,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廊道,丹江口水库生态涵养区,鸭河口水库上游汇水区等生态保护要求,制定常态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计划。聚焦水库增蓄、水源涵养、大气污染防治等需求,围绕中心城区和周边两个人影作业圈层、生态保护功能区等要求,开展精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

(十)围绕应急和重大活动强化保障。围绕重大活动,实行“一活动一方案”定制化气象服务,加强物资和技术储备,保障重大活动顺利开展。健全应对异常高温、干旱、森林火灾火险、冰雹等气象灾害人工影响天气应急工作机制。加强应急、水利、农业农村、林业、自然资源和规划、气象等部门联合会商,根据需要及时启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完善军民联合应急保障工作机制,提升联合保障能力。

四、聚焦安全发展,健全监管体系

(十一)强化安全责任落实。严格落实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生产属地责任,加强统筹协调,落实配套举措,将人工影响天气安全工作纳入各级地方政府安全生产体系,细化安全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安全责任清单,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安全责任措施落实到位。制定人工影响天气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依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十二)狠抓重点环节监管。健全公安、应急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安全监管体系,聚焦装备管理、弹药储运、作业等重点环节,健全制度清单、工作流程,开展常态化安全风险隐患自查自纠。健全部门协作的联合监管机制,加强作业装备和弹药采购、运输、存储、使用等安全管理,公安部门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信息录入民爆信息系统,及时办理弹药运输许可证;指导临时弹药存储库治安防范工作。探索建立由地方政府牵头,公安、粮食和物资储备、民爆等部门参与的弹药规范化存储工作模式。

(十三)筑牢安全作业基础。定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能力评估和作业站点安全等级评定。依法加强作业人员培训和备案,增加业务技能培训频次。严格落实作业公告、空域申请、射界管理等制度。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配备一键报警、视频监控、智能终端等安全防控装置,提升对作业站点、弹药库等关键场所及弹药运输、人影作业等关键过程的综合安全防护水平。

五、聚焦机制建设,赋能跨越发展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政府要全面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健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军地之间上下衔接、分工协作、统筹集约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制,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为公益性科普宣传内容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融入防灾减灾基地、科普场馆等建设内容。健全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体制,提高作业效果,市人影中心根据工作需要,对全市高炮、火箭等作业装备及全体作业人员进行统筹管理和统一调配使用,集中力量服务保障全市重要活动、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省、市有关规定给予表彰。

(十五)完善机构编制。按照法律法规和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的要求精神,各县(市、区)政府要进一步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构,落实必要的人员编制。加强队伍管理,健全作业人员考核聘任制度,按规定落实作业和管理人员津补贴、劳动保护、人身意外伤害和公众责任保险等政策。开展技能竞赛,建立创新团队,培养高层次人才,提升队伍素质。建立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监督队伍。

(十六)切实加大投入。各县(市、区)政府要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相关经费列入预算。完善市、县共同投入机制,优化投入结构,重点支持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运行和作业保障等。探索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支持生态修复、水库增蓄、特色产业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购买服务。

2022年12月28日


主题词: 南阳市 人民政府 政府办公室 天气 实施意见

索  引  号 文       号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公开范围 公开方式 有效性
N001-2023-0000008 宛政办〔2022〕88号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01-09
面向社会 主动公开
有效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