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顶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文号 平政〔2009〕31号 索引号 005452065/2009-00072 关键词
主题分类 政府文件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平政〔2009〕3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平顶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据此安排好200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并认真抓好落实。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新一届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应对危机、共克时艰,抢抓机遇、谱写美好生活新篇章的起始之年。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走在全省前列的良好态势这一首要任务,坚持“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坚定信心,把握要求,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着力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具体计划由市发改委另行下达。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五月五日

  平顶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8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为动力,紧紧围绕“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实现崛起”的战略目标,坚持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关键环节上强化措施,“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薄弱环节、深化改革开放,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实现了和谐进步。

  规模、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06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达到21998元,比上年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17.1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支出分别达到62.5亿元和102.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8%和2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12.8亿元和442.8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174.6亿元和36.5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1.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全面发展。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94.2万吨,比上年增加4.8万吨,亩均单产318公斤,比上年增加5公斤。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13个,奶牛发展到6.67万头。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1家。实施了一批支撑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重大项目,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特宽厚钢、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六大战略支撑产业不断壮大。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6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煤炭、发电量、钢材、水泥、烧碱等产品产量分别达到5730万吨、187.4亿度、277.1万吨、895万吨和27.9万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2.3亿元,比上年增长28.8%。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百万伏特高压开关设备研制成功并顺利投用,平煤神马集团年产500吨级芳纶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瓦斯抽采-发电-热害治理关键技术获省重大科技专项立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9家;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70亿元,比上年增长13%。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1.6亿元,增长14.8%。旅游业接待国内外游客7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3.7%;旅游总收入31亿元,比上年增长65%。

  投资、消费和出口平稳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城镇以上投资3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95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12亿元,为年度目标的102%。平煤神马集团十一矿改扩建、平高集团超高压组合电器本地化、二广高速平顶山段、燕山水库等20个项目建成投运;鲁阳发电公司一期2×100万千瓦机组、平煤神马集团双30万吨氯碱、叶舞高速平顶山段等16个项目开工建设;孟宝铁路复线、北汝河治理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3.7公里、在建电厂规模200万千瓦、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4万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5.8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外贸进出口总额7亿多美元,比上年增长60.2%,其中出口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7.9%。

  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围绕“双创”目标,加强新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城建项目相继建成,采煤塌陷地综合整治、园林绿化、城中村改造等工程顺利推进。新建游园绿地89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1m2;配套设施建设,新增建筑面积37.7万m2,新建道路7.7公里;新增绿化面积29.2万m2。城镇化率达到40.2%,比上年提高1.45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快速发展,6个县(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8.9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46.3%,10个县(市)、区均超过2.5亿元。平叶、平宝、平鲁一体化发展稳步推进,化工产业集聚区等1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序展开,舞钢市城乡一体化试点进展顺利。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建立完善了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综合运用规划指导、产业政策、价格等手段,对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实行了重点监管,支持9个节能重大工程建设。继续深化燃煤企业、炼焦行业治理,完成了12.5万千瓦以上燃煤机组脱硫设施改造,实施了13家焦化企业消烟除尘、化产回收改造。加强对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县级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全部建成投用,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39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支持煤矸石、粉煤灰、电石渣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新型墙材产能达到34亿标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85%;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4天,比上年增加21天;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2.72万吨和14.15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5.2%和0.1%。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新增造林23.7万亩,创建1个省级林业生态县、20个市级林业生态乡和300个林业生态村。

  重点领域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完成了市燃气总公司等15家国有企业改制,改制面达94%。平煤集团、神马集团强强联合组建了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市商业银行正式挂牌,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水管体制改革进展顺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110项,压缩承诺时限157项。农村综合、文化、投资、财税、交通、价格、公用事业等改革深入推进。组织银企合作洽谈会,签约贷款金额191.5亿元,落实资金130亿元。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措施,成功举办了’2008华侨华人中原经济合作论坛、中国·宝丰第四届魔术文化节、第六届中国曲艺节和中原鲁山大佛开光法会等重大活动。全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亿美元,增长37.6%;实际到位市外资金275亿元,增长96.1%。

  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3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20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9.1%和11.2%,“十大实事”全部落实,全年落实各项惠农补贴3.8亿元,比上年增加1倍多。选派106名教师到农村支教,加大农村中小学生“两免一补”力度,大幅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完成6所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充实了240所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选派190名优秀医师支持95个乡(镇)卫生院,改造了4所县级医院,完成了9所乡(镇)卫生院、263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和县、乡计生服务站建设,为29所贫困乡(镇)卫生院配备基本医疗设备,新建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36.9万m2、竣工13.9万m2,新建廉租住房2万m2,平煤神马集团190万m2棚户区改造基本完工。新增农村沼气3.5万户。改造农村公路943公里。盲点村和井井通电工程全部完成。13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595个自然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04个村农民健身工程和510个行政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升级工程顺利完工。销售各种家电下乡指定产品近4万台。建成农村便民超市531家。人口自然增长率5.2‰。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动态消除了城镇“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3.3%。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完成职业技能培训6.2万人,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7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03元,城市、农村低保人均月补差分别提高到126元和52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90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建立。新建、改建的65所敬老院全部完工,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提高到42%。全年5.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同时,也要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效益出现下滑;随着国家一系列减税增支政策的实施,财政收支压力增大;能源原材料工业持续快速增长,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农民工回流增加,持续增收难度加大;长期以来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较重、对外开放度较低等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还很艰巨。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制定实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着力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走在全省前列的良好态势。

  2009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力争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力争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其中城镇以上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出口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8%,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2.4%和8.2%。

  三、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200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关键领域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一)加强经济运行调控调节,确保经济平稳运行。扎实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实行市级领导联系百户重点企业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积极运用价格等手段帮助重点行业、骨干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鼓励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狠抓节能降耗。完善金融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和激励约束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优先满足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建立大额收贷提前告知和统一协调机制,支持金融部门创新融资方式,力保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资金需求。积极组织银企合作项目洽谈会,争取金融机构增加对我市的授信额度和信贷投放规模。加快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壮大市担保中心资本金实力,推进县(市)、区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支持企业开展各种促销活动,组织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对接会,努力实现产销平衡。健全经济运行组织协调机制,抓好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和主要产品的监测分析。组织好煤炭产运需衔接,建立发电企业电煤库存预警机制和电煤供应保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电煤和供热用煤以及运输问题。依法强化电力运行调控和发供电企业监管,抓好主要用电行业及重点用电企业需求侧管理。加强运力协调调度,优先保证电煤等重点物资和重点企业的运输需求。加强成品油和天然气供需衔接,稳定市场供应。(二)着力扩大内需,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扩大投资规模。大力实施“8185”投资促进工程,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镇建设、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和社会事业等8大领域,安排100个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重点项目,总投资规模800亿元,确保2009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以上。100个重点项目全年预期投资130亿元,其中计划建成项目39个,年度预期投资43.2亿元;续建项目18个,年度预期投资55.6亿元;新开工项目33个,年度预期投资31.4亿元;前期项目10个。把握好国家、省支持的重点领域和投资方向,谋划、筛选、论证、储备一批项目,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努力使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投资盘子。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和各级财政建设资金,加大对经济建设的支持力度。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全面落实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继续实行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和部门联动等制度,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土地、矿产资源、环境容量、建设资金需求,确保具备条件的项目按计划开工。加强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监管和检查,严格工程质量,保障资金安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交通上,开工建设汝登高速、孟宝铁路复线、长安大道上跨孟宝铁路立交桥加宽、平西客运站等工程,建成焦柳线平顶山段电气化改造、范辛铁路平顶山段、长安大道西段延伸等工程,加快焦桐高速叶舞段、市县两级汽车客运站升级改造工程,推进郑渝铁路客运专线平顶山段、鲁山军用机场军民合用改建、环城快速通道前期工作。水利上,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平顶山段,完成已开工建设的19座、争取再开工建设13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孤石滩、白龟山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切实做好北汝河治理前期工作。电网建设上,开工建设平南500千伏、汝州东220千伏等输变电工程,完成郏县三苏园、九里山220千伏等输变电工程。天然气管道上,开工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地方支线平顶山段等项目,天然气长输管线在建总长度达到150公里。着力扩大消费。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水平,稳定农产品价格,落实好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农产品临时收储等政策,进一步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标准,建立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与农资综合直补标准联动机制,确保农民生产收益;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标准和优抚对象、建国前老党员抚恤和补助标准,加大对生活困难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力度。加强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260个农村连锁超市和一批配送中心,覆盖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发展和完善消费信贷,落实购买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的鼓励政策。全面清理消费领域规费,加强价格收费监督检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价格违法行为。培育消费热点,加快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开发与节假日调整相适应的旅游、文化、体育健身等热点消费。扩大“家电下乡”补贴品种和范围。(三)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稳定繁荣。抓住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规划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资金支持,抓好叶县万亩标准粮田、郏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610万亩以上,优质小麦达到285万亩以上,优质玉米达到190万亩以上,力争单产、总产稳中有增。以规模化、优质化、特色化为主线,加快发展畜牧业,建设一批500头以上肉牛规模化养殖小区,新建28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成4个县级动物防疫站和28个乡(镇)兽医站。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业,继续推广绿肥种植、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等耕地培肥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20万亩。扶持巨龙淀粉、梦想饼干、源源乳液等10家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培育适应食品安全要求的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以上。编制和实施好新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新村建设规划,继续实施农村沼气、饮水、通电、通路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在适宜地区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新增户用沼气3.5万座、大型工程沼气10处。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5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推进农村电网完善和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改建县乡公路400公里,通村道路600公里,改造大中危桥37座1881延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努力实现农村扶贫人口全覆盖;完成98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

  (四)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即期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相结合,引导企业把技术改造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兼并重组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工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积极争取机械装备、化工、纺织、食品等领域一批重大项目进入国家支柱产业振兴规划和省现代产业规划,推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特宽厚钢、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开工建设平煤神马集团夏店矿、华能郏县1×30万千瓦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等项目,建成平煤神马集团双30万吨氯碱、舞钢公司新宽厚板生产线调整等项目,加快平煤神马集团朝川矿升级改造、鲁阳发电公司一期2×100万千瓦机组、新平高特高压超高压开关重大装备产业基地、平煤神马集团年产45万吨电石、淅鲁水泥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平煤神马集团500吨对位芳纶纤维、梦想公司8万吨饼干生产线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平煤神马集团80万吨联碱、50万吨甲醇、鲁阳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机组、化工产业集聚区2×60万千瓦热电机组、舞钢公司4.2米厚板轧机异地改造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大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实施一批自主创新项目,抓好平煤神马集团对位芳纶产业化、平高蓝彩科技公司TDEL平板显示器、平煤机液压支架计算机电控系统、龙腾高科秸秆变性生物菌肥生产线等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支持重点企业与国内外500强和大型央企的战略合作,深入推动煤电、水泥、钢铁、煤化工等行业产业链重组。加大落后工艺和设备淘汰力度,推动水泥、焦炭、造纸等行业落后产能加快退出。(五)大力发展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领域,推动服务业在扩规模、调结构、创品牌、增实力上实现新突破。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优势,加强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尧山、佛泉寺等景区的开发与运作,努力建设世界级精品景区和黄金线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宝丰县省级文化发展改革实验区规划编制,积极吸引市外资金和民间资本进入试验区。抓好观音文化园区、宝丰魔术文化城建设,完成汝州风穴寺、郏县临沣寨历史街区抢救文物保护工程。进一步提高香山寺、中原鲁山大佛、墨子阁、叶公陵、三苏园、汝官窑遗址等文化影响力,推动魔术、曲艺、汝瓷、泥塑、绢花等民间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以交通枢纽为依托,科学规划建设平东、平西火车站等物流园区。突出特点,适度规模,推进区域物流园区建设,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形成品牌物流园区。扶持和发展商品批发零售专业市场,推进城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围绕打造豫西南商贸中心,推进商贸资源整合,加快区域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和社区商业服务网点建设。推动科技、社区、房地产等其他服务业发展,加快3G服务网络建设,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依托平煤神马集团、平高集团、舞钢公司、天瑞集团、中盐皓龙等企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健全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社区商业、文化休闲、医疗健身等基础设施。优化住房供应结构,落实二手房交易政策,活跃住房二级市场。(六)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围绕构建现代城镇体系,进一步加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分类指导力度,均衡配置公共资源,促进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向城镇和产业园区集聚。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加大老城区建设力度,开工建设香山路、凌云路南延等工程,加快推进大乌路、开源路高速引线改造等工程,对园丁路等道路进行维修改造,新增城市道路10公里以上。强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力争完成郝堂、大营等15个村庄的改造任务。加快联盟路连片开发和文化宫升级改造,完成和平路西段步行街改造。抓好平顶山矿区采煤沉陷区治理、香山公园、山顶公园、湛河绿化和生态文化体育公园等项目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以上。开工建设市垃圾处理工程,推进县级垃圾处理场无害化处理系统达标项目。抓好第四水厂续建工程、鲁山县水厂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城区道路、医院、商业网点、公交枢纽站等配套服务设施,建成平顶山市行政服务综合楼工程。落实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措施,支持县城镇基础设施、结构升级、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项目建设,提高城镇产业支撑能力。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抓好化工产业集聚区、高新区等省首批10个产业集聚区的规划编制工作,着力加快集聚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吸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进驻。推广舞钢市城乡一体化试点经验,加快平宝、平叶、平鲁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七)强力推进节能减排,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强化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各县(市)、区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目标进度的量化考核,严格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严把新建项目能耗准入关,从源头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加强电力、煤炭、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等重大节能工程和矿井水回用、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6%。推广绿色照明工程,加强建筑、交通运输和政府机构节能。巩固和扩大“禁实”成果,新建房屋全部使用新型墙材。完善节能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设,加强企业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健全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节能监测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等制度,深入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继续抓好重点流域、区域和行业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电厂、焦化等行业脱硫改造,完成所有35吨以上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工程,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300天以上。对造纸、制药等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施废水深度治理,完成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技改、新城区污水处理厂一期、舞钢市污水处理及管网配套等工程,县级污水处理负荷达到80%以上,出境水达标率达到70%以上。抓好山区生态林业、城郊绿化、农田防护林等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完成造林27.5万亩,创建2个省级林业生态县、20个林业生态乡、300个林业生态村。落实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广平煤神马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经验,着力推进八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企业建设。抓好煤矸石、粉煤灰、电石渣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快中水回用、机焦废气回收和矿井水、瓦斯利用,支持秸秆等生物质能源利用,力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

  (八)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商贸物资流通领域改革步伐。落实国家差别电价政策和燃煤机组脱硫加价政策,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继续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实施好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工程,推动天瑞集团、中加公司等一批企业尽快实现上市。按照省统一部署,认真搞好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资、收入分配、金融、医疗卫生、文化等领域改革。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档次和企业素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用足用好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和重大项目奖励政策,吸引和承接国内外高层次的产业转移。积极组团参加第四届中博会、第十三届中国投洽会等重点招商活动,办好鹰城文化宝岛行、第二届“华合论坛”等重大经贸活动,争取签约一批项目。用好国家出口扶持政策,扩大高新技术、机电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紧缺资源、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及重要原材料进口。鼓励优势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和劳务合作。(九)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强民生工程建设,认真抓好“十大实事”的落实。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税费减免等政策,扶持全民创业,推动以创业促就业。建立失业动态监测制度,积极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确保全年培训6.5万人、新增5.3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认真做好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残疾人就业工作。继续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将长期停产、半停产的城镇企业职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启动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将失地农民纳入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努力实现医保全覆盖。强力推进矿山、非煤矿山、建筑等高风险行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完善城市、农村低保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抓好流浪未成年儿童保护设施、儿童福利院、农村敬老院建设。加大农村支教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积极化解农村“普九”债务,认真解决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实施5所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开工体育路小学改造等工程。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依托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老校区,新建两所规模5000人以上的职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招生2.29万人。完成平顶山工业学校、汝州技工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加快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国家食品实验室科研中心建设。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培育发展特色教育。进一步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市中医院综合门诊楼、23个薄弱乡(镇)卫生院改造和3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推进9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宝丰县人民医院病房综合楼建设,为叶县中医院、叶县妇幼保健院、鲁山县妇幼保健院和65个乡(镇)卫生院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实行农村住院分娩补助政策,提高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新建、扩建12个乡(镇)计生服务站。实施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工程,免费为2.1万例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大力发展城乡文化事业,建成市博物馆、文化中心,实施60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156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扩建改造3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推进市、县、行政村三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建成300个农家书屋。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规模,开工建设廉租住房3万m2

以上、竣工1.6万m2,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20万m2、竣工12万m2,完成棚户区改造及外部配套工程建设,改造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300户。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解决好征地拆迁、企业改制过程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安全生产,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附件:平顶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点击浏览该文件:09pz31附件.xls]
 

  主题词:经济管理 经济 发展 计划 通知

   主办:市发改委督办:市政府办公室二科 抄送:市委各部门,平顶山军分区。

  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9年5月5日制发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