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号 | 平政办〔2010〕10号 | 索引号 | 005452065/2010-00027 | 关键词 | |
主题分类 | 政府办文件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平顶山市2010年粮食稳产保收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年三月五日
平顶山市2010年粮食稳产保收行动计划
为全面实施平顶山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实现2010年粮食产量稳产保收的目标,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夏秋并重,稳夏增秋,做到“五个强化、四个提高”,即强化抗灾减灾、强化政策落实、强化科技支撑、强化高产示范、强化组织领导,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力争丰产丰收。2010年全市粮食生产的目标是:总产稳定在39亿斤以上,争取增长5%,达到41亿斤。
二、主要生产措施
(一)强化抗灾能力建设 1.着力改善生产条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通过全市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中央新增农资综合补助资金扶持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及粮食核心区项目建设,努力使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00万亩以上。 其中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5万亩。整合各类资金,进一步抓好低洼易涝地治理,积极组织群众对田间沟渠进行清淤疏浚,确保标准内降雨田间排水体系畅通。2.继续搞好中低产田改造。按计划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1万亩,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3万亩。3.积极建设高标准粮田。以田间土地整治、田间排灌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病虫害田间观测设施设备、地力与墒情监测体系等配套设施建设为重点,建设灌排体系畅通、林网路桥配套、土壤质量较高、机械耕作便利的高标准粮田6万亩。4.加强抗灾应急能力建设。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做好物资、资金、技术等各项防灾抗灾准备工作,做到科学应对。水利建设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确保在规定防洪标准内,主要防汛工程安全,平原排水畅通,尽力满足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最大限度地减轻水旱灾害损失。加强农业气象灾害自动化监测网和人工增雨作业条件识别网建设,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实现农业气象灾害的实时动态监测、精细化准确预报预警,增强全市粮食生产抗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二)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坚决抓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为稳定粮食面积打好基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抓好主产区粮食作物生产;协调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发展,提高复种指数,提高耕地利用率;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开展土地集约经营,保证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620万亩。其中,小麦310万亩以上,玉米240万亩,水稻3万亩,杂粮67万亩。 (三)强化技术措施落实 1.加快高产优质品种推广应用。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因地制宜,确定各种作物的主导品种和搭配品种,搞好品种宣传推介。做好良种选育和繁育工作,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严格进行种子质量监测和检验,严把种子质量关,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子。2.大力推广“双晚”技术。小麦播种,重点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做到适量、适墒播种,适当推迟播期,实现一播全苗。大力推广玉米机械播种,同时扩大耐密紧凑型杂交种面积,做到合理密植。要推迟玉米收获时间,应在苞叶发黄后7-10天收获为宜。水稻种植积极示范推广育秧技术和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不影响小麦播种的前提下,适当推迟收获期。3.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要科学施肥,搞好春季、秋季测土配方施肥,着力改善土壤养分结构,提高肥料使用效率,力争全市主要粮食作物配方施肥面积达到全覆盖,实现节本增产增效目标。4.坚持科学灌溉。依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和需水规律,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示范推广面积达到85万亩。根据不同季节天气条件和墒情、苗情,科学抗旱浇水,排涝除渍,努力减轻旱灾、涝灾损失。小麦要重点浇好越冬水、返青拔节水和灌浆水,玉米要防止“卡脖旱”,水稻要做到湿润灌溉。5.加强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全面掌握病虫发生动态,根据病虫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注重关键防治技术的集成配套,协调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控制和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统防统治、联防联治和群防群治相结合,确保毁灭性病虫害不暴发、不流行、不成灾。6.加快推广配套栽培技术。要通过粮食作物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具补贴等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大力开展技术组装配套和示范展示,建立不同产量水平的技术集成模式,真正做到良种良法相配套。在小麦生产上重点推广机械深耕、病虫害综合防治、氮肥后移等技术措施,在玉米、水稻生产上重点推广“一密四改”、“一密五推”技术措施。 (四)强化生产示范带动 每个县(市)分别抓好2个小麦、玉米万亩方,2个小麦、玉米千亩方,2个小麦、玉米高产攻关田,动员全市每个乡镇搞1个千亩示范方,每个行政村搞1个百亩高产示范方。小麦万亩示范方产量指标为单产500公斤以上,千亩方为600公斤,百亩方为650公斤;玉米平均单产再增加100公斤。示范区要选择优良品种,实行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服务。高产创建示范方实行行政领导和技术专家分片联系和指导责任制,保质保量完成示范方建设任务 五)提高农机作业水平1.提高农机作业覆盖率。积极组织农业机械投入三夏、三秋生产,确保关键农时机械化生产的顺利进行。2010年小麦机播机收率达到95%以上,玉米、水稻机播机收面积显著扩大。2.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重点引导发展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的深耕、深松机械,加大水稻、玉米收获机械和播种、施肥复式作业机械普及力度,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3.推广农机新技术。开展深松耕整地作业补贴试点,加快深耕深松技术推广,完成深松耕整地作业50万亩。积极推动小麦播种机械更新换代,发展播种施肥机械1000台,小麦精量播种面积达到263万亩。加快玉米生产机械化,大力普及玉米机械播种,推行标准化种植,以适应玉米机收的需要;把玉米收获机械列为农机购置补贴重点,在中央、省补贴基础上,市财政每台按5%比例累加补贴,各县(市、区)再给予不低于10%累加补贴,全市新增玉米收获机l000台以上;继续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玉米机收作业进行补贴,促进全市玉米机收实现快速发展,力争机收率达到60%。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在10个县(市、区)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安排市级保护性耕作示范点20个,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8万亩,辐射带动20万亩。积极推进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4.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扶持力度,提升农机经营规模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机与金融部门合作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上规模、经营上水平。2010年,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力争达到150个,作业量达到农机总作业量的25%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在领导力量、工作部署、财力分配、政策措施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要扎实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着力提高生产能力。要落实责任,严格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夺取粮食丰收任务分解到各地、落实到基层。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逐级分包县乡村,深入农村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发改、农业、水利、农机、财政、农开、国土资源、气象、科技、交通、供销、石油、电力、广电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增强服务意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抓粮食生产的强大合力,共同为粮食丰收做贡献。 (二)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充分发挥强农惠农政策对发展粮食生产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加大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和资金投入力度,细化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将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资金落实到位。认真执行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等政策,不压级压价,不拒收限收,及时兑付现金,提供优质服务,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三)继续实行粮食生产奖励政策
实行粮食生产专项奖励,重点奖励各县(市、区)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科技人员、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组织等,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政策扶持力度,增加产粮大县的收入。 (四)扎实搞好生产技术指导
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步伐,充分发挥市县乡农技人员和推广体系的作用,为粮食生产搞好全程技术服务。汝州市、叶县作为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县,要在已完成改革任务的基础上,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各项建设。其他县(市)要加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力度,争取早日完成体制改革任务。市农业部门要组织专家制定我市夏、秋粮生产技术规程,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组织开展好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活动,搞好技术培训与宣传,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要采取科技服务小分队、科技直通车、远程教育、专家讲座、示范带动等方式,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手段,开展全方位、可持续的技术培训。 (五)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适时组织小麦、玉米示范田观摩活动。新闻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发展粮食生产的重大意义,宣传党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各地各单位发展粮食生产的好做法、好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粮食生产的浓厚氛围。
主题词:农业 粮食 生产 通知
主办:市农业局督办:市政府办公室六科 抄送:市委各部门,平顶山军分区。
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0年3月9日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