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顶山市粮食生产五年增产计划的通知

文号 平政〔2010〕13号 索引号 005452065/2010-00033 关键词
主题分类 政府文件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平顶山市粮食生产五年增产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三月五日
  平顶山市粮食生产五年增产计划
   为认真抓好粮食生产,确保我市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根据《中共平顶山市委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创新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机制的意见》(平文〔2010〕14号)精神,结合我市粮食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为总目标,落实国家粮食发展战略和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定面积,推广良种,改善品质,依靠科技,加强管理,搞好服务,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二、目标任务
  从2010年起到2014年,粮食总产实现连续5年增长5%的目标,具体任务是:在2009年粮食总产达到39亿斤的基础上,2010年力争达到41亿斤以上,2011年达到43.1亿斤,2012年达到45.3亿斤,2013年达到47.6亿斤,2014年达到50亿斤以上。进一步优化粮食的品种、品质结构,抓好优质小麦、玉米、大豆、稻米、脱毒红薯、小杂粮等生产与高产创建工作,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增产途径
  (一)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我市中低产田面积296.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3.2%,有巨大增产潜力。近4年我市单产处于上升趋势,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5年全省平均单产增幅5.4%,我市与全省平均增幅相比基本持平;2006年全省单产增幅8.55%,我市为12.9%;2007年全省单产增幅2%,我市为3.3%;2008年全省单产增幅0.9%,我市为1.6%。我市现有469万亩耕地,把其中的310万亩建设成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全年核心区粮食播种面积可稳定在620万亩;再将其中110.8万亩高产田进一步巩固提高,年亩产可稳定在2000斤;将96.9万亩中产田开发成高产稳产田,年亩产可提高到1800斤;将102.3万亩低产田改造为旱涝保收田,年亩产可提高到1600斤,到2014年总产将可达到57.83亿斤,与2009年相比,预计能增产20亿斤左右。
  (二)扩大高产作物玉米种植面积。通过扩大高产玉米面积可增产6.5亿斤粮食。2009年玉米播种面积达到229.3万亩,预计5年内可增加到250万-260万亩,比2009年增加20万-30万亩。2009年我市玉米平均亩产620斤,通过推广先进技术,亩产可提高到800斤,增加播种面积和提高单产后,预计可增产9亿斤。
  (三)依靠科技,加大投入,提高单产。从低产到中产靠改善生产条件;从中产到高产,改善生产条件与科技手段并用;从高产到再高产,主要靠科技进步。推广优良种子、配方施肥、农业微生物等先进技术,单产可提高10%-30%,按提高20%计算,预计每亩可增产127.1斤,平均亩产达到762.6斤,620万亩可增产7.88亿斤。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认真贯彻落实“两法一条例”,保护好基本农田,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体系,保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全市粮食面积要稳定在620万亩以上,争取达到630万亩,其中夏粮308万亩左右,秋粮322万亩左右。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田力争尽快达到300万亩和250万亩。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每年争取完成10万亩改造任务,2013年争取完成150万亩标准粮田建设。
  (三)积极推动粮食生产技术进步与创新,努力提高科技含量。积极实施粮食作物良种补贴项目,大力推广粮食作物优良品种、优质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和农业机械化先进实用新技术,抓好技术培训和宣传,加大投入,强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工作。进一步改革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健全农技推广网络建设。
  (四)合理布局,优化粮食生产结构。进一步完善粮食作物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加快推进四大粮食作物优势区域规划实施。积极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发展订单生产,实行产销衔接。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加快发展畜牧业,实现粮食转化增值。
  (五)开展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活动。农业部门每年要组织全市1000名农业专家及各级农技人员进村入户,保证每2-3个行政村有1名科技人员,对农民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要采取科技服务小分队、科技直通车、远程教育、专家讲座、示范带动等方式,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力争每年对每个自然村培训2次,实现无缝覆盖,确保每户有2张技术明白纸,有1个有文化、懂科技、会种田的明白人。(六)组织好高产创建活动。各县(市、区)要积极开展小麦、玉米、水稻高产示范方建设,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引导带动粮食生产创高产。每个县(市)要建立2个小麦示范方和2个玉米高产示范方,每个小麦示范方面积不小于5万亩,每个玉米示范方面积不小于2.5万亩;湛河区重点抓好水稻万亩示范区建设。小麦示范方单产要达到1000斤以上,玉米、水稻示范方要达到1200斤以上。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高产示范方建设工作,加强组织指导,实行行政领导和技术专家分片包干责任制,保质保量完成示范方建设任务。项目区要选择优良品种,实行统一机械耕种、统一秸秆还田、统一配方施肥、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服务。(七)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在适宜农业机械作业的生产环节和领域,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重点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各级财政要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机作业综合服务,力争到2013年使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量占到全市农机总作业量的60%以上,在小麦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争取2010年机收率达到50%、2011年达到70%、2012年达到80%、2013年达到90%以上。
  (八)建立抗灾减灾预警机制。针对农业生产自然灾害较多的情况,科学制定农业生产抗灾减灾的应急预案,对农业生产遇到的干旱、冻害、洪涝、冰雹、病虫等自然灾害,早预报、早防范,及时落实抗灾减灾责任,确保措施、物资、资金、技术及时足额到位,做到抗旱、防涝、防控病虫一起抓,实现抗灾夺丰收。
  (九)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的长效机制。加快大宗粮食作物的政策性保险试点,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农民投保、企业参与、合作保险、市场运作的新机制,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增强农户抗风险的能力。
  五、技术措施
  (一)推广良种。利用良种补贴项目,全面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小麦生产要重点推广郑麦366、周麦22、新麦19、豫麦49-198、温麦19、矮抗58等优质稳产高产品种。玉米生产要重点推广郑单958、浚单20、浚单22、浚单26、中科11、济单7号、蠡玉16等优质高产品种。水稻生产要重点推广郑稻18、新丰2号、新稻18、豫粳6号等优质高产品种。大豆生产要重点推广豫豆22、豫豆29、周豆12、平豆1号、平豆2号等优质高产品种。红薯生产要根据加工和食用需求,重点推广豫薯7号、豫薯13、郑薯20、豫薯8号等品种。要大力推广种子包衣技术,切实搞好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发生。(二)精细整地。田地整理要深耕细耙,耕深达到24-26㎝,以防止板结,提高蓄水保墒能力,细耙要耙均、耙平,上虚下实,土碎地平,蓄着底墒,保着口墒,保证足墒下种。对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播种前每亩用林丹粉1.5千克兑细土20千克进行土壤处理或用50%辛硫磷乳剂30毫升兑水5千克拌种30千克,另用40%多菌灵50克干拌,防治地下害虫、吸浆虫、黑穗病、秆黑粉病发生。(三)科学施肥。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按照作物需肥规律和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追施有机肥、磷钾肥和氮肥。同时要大力推广提高农产品质量无害化、优质化先进施肥技术。小麦施肥要重点推广前氮后移技术。在小麦全生育期所施的氮肥中,用作底肥的氮肥要减少50%,追肥使用的氮肥增加50%;土壤肥力高的麦田,底肥施30%-50%的氮肥,追肥施50%-70%的氮肥。同时,将春季追肥的时间后移至拔节期,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推迟到拔节期至旗叶露尖时。玉米在施好底肥基础上,在拔节期每亩追施氮肥15-20公斤;缺磷、钾地块适当补施磷钾肥,特别是在亩产500公斤以上地块,每亩补施磷肥10-15公斤、硫酸钾5公斤左右。水稻移栽后5-7天要早施、重施分蘖肥5-7公斤,插秧后10-15天视分蘖情况每亩施尿素12-15公斤。春红薯在施足底肥后,到膨大期追施氮肥10-15公斤;夏薯苗期早施有机肥和化肥,一般每亩施标准氮肥18-20公斤,缺磷钾地块每亩施磷肥25公斤,硫酸钾4-6公斤。大豆分枝期每亩施磷肥25-30公斤,尿素5-7.5公斤。(四)合理排灌。对小麦要重点浇好丰产水,拔节前和灌浆期尤其要及时浇水。玉米苗期、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土壤含水量下限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75%和80%,土壤水分不足时要及时灌溉。水稻生产要大力推广“浅、湿、干”交替的节水灌溉技术,即浅水护苗、薄水分蘖,分蘖后期落干晒田,幼穗分化期至孕穗期保持湿润,抽穗扬花期建立浅水层,成熟收获前10天停水晒田。大豆花荚期、红薯封垄后需水较多,要浇好抗旱水和丰产水。我市旱、涝灾害频繁,有时交替发生,对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要做好抗旱防涝两手准备,切实搞好灾后生产的指导与服务,确保抗灾夺丰收。(五)化学除草。对小麦进行化学除草要严格掌握除草时间,以11月中旬-12月上旬为最佳。注意在无风的天气喷药,以免造成喷药不匀。对猪秧秧、米蒿等杂草严重的麦田,可用10%尤利、75%杜邦巨星等进行防治;对野燕麦严重的地块,可用6.9%的骠马水乳剂和燕麦枯等进行防治。玉米田一般选用芽前封闭除草,出苗后用20%克无踪水剂对杂草茎叶喷雾,严防喷在玉米植株上。大豆可选用都尔乳油、拉索封闭处理,也可在大田用盖草能、精禾草克等,田间阔叶杂草较多时可选用克阔乐除草剂;水稻于移栽后2-3天保持浅水进行化学除草。大豆在初花到盛花期,每亩用15%多效唑50克加水50公斤喷洒,能提高结荚率。红薯在团棵期,每亩用50克多效唑兑水50公斤进行喷洒,促进薯块膨大。(六)防治病虫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立足治早、治小、治了。要选准农药,掌握最佳防治时期,做到科学防治、降低成本、提高防效。小麦在2月下旬-3月上中旬防治的重点是纹枯病和麦蜘蛛。防治纹枯病,可用20%井岗霉素可溶性粉剂30克兑水50-60公斤,均匀喷施麦杆茎基部进行药剂防治;对麦蜘蛛达标的麦田,用0.9%虫螨克乳油3000-5000倍液进行防治。4月中下旬-5月上旬重点防治穗蚜、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和吸浆虫。防治蚜虫可用50%的抗蚜威或吡虫啉每亩10克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条锈病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于发病初期喷雾,或用12.5%禾果利每亩20克兑水喷雾,还可兼治白粉病、赤霉病。吸浆虫孕穗期(蛹期)防治每亩用3%甲基异硫磷颗粒剂3公斤或1.5%林丹粉3公斤兑细土20公斤,均匀拌成毒土顺垄洒在地表,洒毒土后结合浇水效果更好。穗期防治可用2.5辉丰菊酯每亩25-30毫升或4.5%高效路氢菊酯每亩50毫升加水5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连喷2-3次,选择无风天气上午9时前或下午4时后进行。玉米要在5叶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科学选用农药,有效防治粘虫、棉铃虫及红蜘蛛、锈病、纹枯病等。要重点抓好水稻的白叶枯病、纹枯病、条纹叶枯病和二、三化螟及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治。要牢固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充分发挥植保专业机防队的作用,切实加强对突发性、暴食性病虫害监测防控,及早发现,及时扑灭,严格控制蔓延流行。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止人畜中毒,降低药物残留,保护环境,促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七)推广双晚技术。大力推广小麦适当晚播5-10天,玉米适当晚收5-10天的“双晚”技术。小麦适当晚播可有效防止冬前旺长冻害。玉米早播晚收可增产10%以上产量,夏玉米一般应掌握在9月中下旬,苞叶发黄后7-10天收获为宜。要推广精量播种,小麦每亩播量6-9公斤,控制小麦密度,减少后期倒伏。加大玉米种植密度,每亩保持在4000株左右。要掌握最佳收获时间,小麦应在蜡熟期收获,水稻应在95%左右的谷粒呈金黄色时收获,大豆应在黄熟末期至完熟初期,籽粒变硬、摇动有响声时收获,红薯应于霜降前收获完毕。
  六、落实政策
  (一)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每年都要及时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以及产粮大县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等各项补贴资金落实到位,充分调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建立保护主产区种粮农民积极性的长效机制,稳定提高粮食价格,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扶持政策要向主产区倾斜,使主产区政府抓粮不吃亏。(二)实行高产奖励政策。对粮食单产、总产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5%以上的县(市、区)进行奖励;对单品种年种植面积分别超过50万亩和10万亩的选育玉米、水稻优良品种的科研机构及育种单位进行奖励;对承包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红薯万亩连片超高产示范方达标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市政府2010年拿出500万元用于小麦、玉米高产示范创建工作,其中400万元用于高产示范区小麦、玉米优质良种补贴,100万元用于新技术推广应用。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制定具体的奖励方案,鼓励支持高产创建工作。(三)表彰农业科技人员。对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的科技人员,各级政府都要制定下乡补助政策,在每年年终对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活动进行考评,市政府每年拿出资金对表现突出、粮食增产贡献大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七、强化责任
  (一)加强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摆上位置,切实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细,确保抓出成效。要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实现粮食增收任务纳入年度指标考核体系,分解到各县(市、区)、乡镇、村,落实到田间地块。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逐级分包县、乡、村,为粮食生产提供领导保证。(二)密切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共同为粮食丰产丰收做贡献。财政、发改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农业部门要认真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第一线,大力搞好技术培训和指导,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水利部门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在保证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已建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农机部门要积极做好农机具准备和供应工作。气象部门要加强天气预测预报,重点做好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及服务,加强土壤墒情的监测和预报,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抗灾夺丰收提供气象保障。供销、石油、电力等部门要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调运供应工作,保证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农资充足供应和用电需要。农业、工商、质检、公安等部门要联手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违法事件,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监察部门要强化粮食生产目标责任制的督促检查,确保粮食5年连续增长计划的顺利实施。(三)营造良好氛围。新闻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开辟专栏、专题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粮食生产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粮食生产的浓厚舆论氛围,为完成粮食生产每年增长5%的目标任务、实现粮食总产持续稳定增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主题词:农业 粮食 增产 计划 通知
   主办:市农业局督办:市政府办公室六科 抄送:市委各部门,平顶山军分区。
  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0年3月12日制发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