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号 | 索引号 | 000000000/2016-00137 | 关键词 | ||
主题分类 | 政策解读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
日前,教育部就“认真实施教育规划纲要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在线访谈中未回答的网友关注问题进行了回答。
1.《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请问今后农村幼儿园在教育资源、财政经费、师资队伍等方面会得到哪些政策支持和保障?
答:《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政策举措。一是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二是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三是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四是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五是制定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六是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七是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同时提出了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若干倾斜政策。一是明确提出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二是提出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国家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三是提出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四是提出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农村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
这些针对学前教育、农村教育的政策完全适用于农村学前教育。同时《教育规划纲要》还针对农村学前教育提出,要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举措:一是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二是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三是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四是各地根据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情况,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五是启动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建设项目。内容包括支持办好现有的乡镇和村幼儿园;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充分利用中小学富余校舍和社会资源,改扩建或新建乡镇和村幼儿园;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这些举措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过程中,还会得到细化和完善。
2.《教育规划纲要》在征求意见时,不少人士建议将学前教育或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正式文本还是提9年义务教育,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的基本制度,不仅具有普及性、免费性、还有强制性、统一性。综合目前的国情考虑,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
主要考虑是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的任务比较艰巨。2009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9%,普及程度已经排在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前列,并达到或超过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但必须清醒看到,我国义务教育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是在较低的起点上和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的,存在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农村义务教育基础依然薄弱,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初中校园校舍、图书仪器装备、体育美育卫生设施等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信息化装备水平依然较低,危房改造任务繁重,县镇大班额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还不巩固,辍学问题还比较严重。从全国整体上看,一些学校由于办学条件和师资配备达不到要求,不能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育基本质量难以保障;虽然入学率保持了较高水平,但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要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一要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二要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三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要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
从国际上看,目前只有奥地利、荷兰、以色列、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十几个国家将学前1-2年纳入义务教育,只有德国、荷兰、比利时、匈牙利、波兰、美国和加拿大等少数国家将高中阶段纳入义务教育。许多发达国家仍只将小学和初中纳入义务教育。
因此,今后10年我国仍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与此同时,我国将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资助。有条件的地方还可探索实行一定年限的免费教育。
3.《教育规划纲要》对于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适宜育才的土壤,培育世界顶尖科技人才是如何规划的?
答:《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国家将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该计划旨在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于基础科学研究,深化办学体制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多种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4.《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请问,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4%的实现?另外,如何保障这些钱全部用在教育身上?
答:教育投入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坚定决心。为确保2012年实现4%目标,必须切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大政府教育投入的各项措施:一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政府各项收入,将教育列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提高教育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二是严格按照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不仅年初预算,而且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三是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并依法开征地方教育附加费。四是立足加强教育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通过实施一批重大教育项目增加教育投入。
在加大政府教育投入的同时,要进一步严格教育经费使用管理,确保管好、用好教育资金。一是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执行效率。二是加强学校财务制度建设,完善经费使用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三是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强化重大项目和经费使用全过程审计。四是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经费使用考评,提高经费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