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政府回归本位,褒奖重在民间

文号 索引号 000000000/2016-00302 关键词
主题分类 政策解读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评比、达标、表彰等活动本是政府推动工作任务得到落实的一种方法。但是,近年来,许多政府部门把这些手段当成目的,热衷于各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形式主义盛行,不仅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反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甚至导致了许多不正之风,群众反映强烈。国务院这次取消76个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就是纠正这些活动中不正之风的第一步,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

    从国务院取消的这批项目看,属于评比项目的有13项,涉及8个部门,这其中有很多不应当由行政部门主导的评比项目,例如全国教育技术装备与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选、优秀研究生校园媒体评选、国家级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精品教材评选等,这些评比完全可以由相应的专业团体或者教师与学生来评选,不需要国家行政部门来主持。而全国民族文化旅游新兴十大品牌推介、全国体育标识评比、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好新闻评选等项目更像商业活动,本不应当由行政部门来主持。

    这次取消的达标项目有9项,涉及6个部门。这些达标项目并没有产生什么实际效果,如部委主持的地理空间信息软件测评、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体育总局的全国乡镇体育健身示范工程、旅游局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等。有些则是行政部门系统内部本身应当做的工作,不应当采取评比达标的方式来做,如税务总局的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达标、质检总局的基层能力建设达标活动等。

    本次取消的76个项目中,表彰项目就占了49项,占64%,可以说是这次清理的重点。例如体育总局的年度全民健身工作突出成绩奖、年度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和先进单位、全国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广播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奖励等。表扬先进本是件好事,但是,如果行政部门把表彰当作落实工作的主要手段就步入歧途了。作为行政部门,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在检查部署的工作是否落实,搞清楚为什么有些地区或者单位没有落实,而不能只靠表彰几个先进单位替代了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另外,过多的表彰往往会引导下级单位形成不重实际业绩而重表扬表彰的风气,容易形成“找锦旗、争锦旗、抢锦旗”的不正之风。

    本次清理的还包括5项评估项目,这些评估项目有些与评比和达标类似,如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的评估验收;测绘地信局的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质量管理评估;中医药局的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分级评估等。有些则是对行政部门自身工作的评估,如农业部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税务总局的依法行政工作情况评估。这后一类评估是必要的,但是,评估不宜由行政部门自己来做,而应当委托给独立的第三方,以保证评估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

    通过分析这次取消的76个项目可以看出,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按照有关规划部署安排相关工作,并且按照程序检查工作落实情况本是行政部门的工作职责所在,评比、达标、表彰只应是推动工作的辅助性手段。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工作的效果如何,特别是那些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人民群众身边的事情,人民群众自有判断,并不需要通过官方组织的各种评比、达标、表彰来展示。还有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评比、达标工作,更应当交给相关的专业组织或者专家组织去做,而不是由政府自己来做。更进一步讲,政府应当关注的重点不仅是那些工作成绩好的单位和个人,更应当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没有把政策落实好的单位和地区。因为,正是那些没有能落实好政策的地方,往往会出现损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现象,而保护老百姓的权利和切身利益是执政为民的根本。

    这次取消评比、达标、表彰、评估76个项目只是第一步,这项工作还将继续深入进行。这是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政府各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下一步应特别注意那些以评比、达标名义乱收费,干扰基层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项目,对这类项目必须下决心取消。同时,还要防止那些习惯和热衷于搞评比表彰的人采取各种方式将取消的项目改头换面再出现,这是不能允许的。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