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总理报告:粮价稳百价稳

文号 索引号 000000000/2016-00003 关键词
主题分类 政策解读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李克强总理在3月5日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加大农业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表述,迎来两会代表的一片掌声。

    屈指算来,中国已经实现了粮食十连增,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0193.5万吨(12038.7亿斤),比2012年增加1235.6万吨(247.1亿斤),增长2.1%,已经超过原先《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的目标。该规划提出,2020年粮食产量达到10800亿斤。

    不过201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不再是宏观调控,而且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为什么在粮食产量年年增产的情况下,更加重视粮食生产,主要的原因是,粮食等食品价格对于整个物价,能起到一剑定乾坤的作用。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目前食品价格占到整个居民消费价格(CPI)的权重占33%左右,其中粮食占2.8%,猪肉占3.48%,蛋类占0.7%。

    在2013年CPI的8大类中,食品价格涨幅最大,达到4.7%,带动物价涨幅在1.5个百分点左右,是2013年全年物价涨幅2.6%最大的因素。

    因此稳定粮食为主的农产品价格,对于整个居民消费价格的稳定至关重要。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控制目标在3.5%左右,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5%左右,与去年一样。而2013年在粮食实现十连增的情况下,实现了物价2.6%的涨幅,大大低于3.5%的目标水平。

    根据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的判断,201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2600千公顷左右,比2上年增加975万亩左右。如果不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在天气中等或中等偏差的情况下,预计会比2013年增产180亿斤左右,我国有可能实现2004年以来的连续第十一年粮食增产。

    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今年的粮食等农产品的生产给予了较多的笔墨。

    李克强指出,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为此,2014年将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继续执行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市场价格过低时对生产者进行补贴,过高时对低收入消费者进行补贴。

    农业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增加对粮油猪等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扶持牛羊肉生产。发挥深松整地对增产的促进作用,今年启动1亿亩试点。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不管财力多么紧张,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目前经济的上限是控制好物价,今年物价目标是3.5左右,但是全年物价实际有望在3%以下。今年一季度将更低,可能涨幅在2.5%以下,这与今年一季度猪肉价格反常偏低有关。未来如果国内需求有所回暖,物价涨幅可能会略有扩大,但考虑到年内产出缺口不会明显回升,需求对物价上拉作用不会太明显。

    2014年一季度猪肉价格可能会维持弱势。综合以上因素,预计2014年一季度CPI同比可能低于2.5%。国际大宗商品仍有震荡下行可能,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并不大;以及国内流动性仍将维持稳中偏紧的趋势,物价并不具备大幅上涨的货币条件等原因,预计年内物价上涨压力不大。

    李克强指出,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考虑了去年涨价翘尾影响和今年新涨价因素,也表明我们抑制通胀、保障民生的决心和信心。我国农业连年增产,工业品总体上供大于求,粮食等物资储备充裕,进出口调节能力较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但今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不少,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做好物价调控,切实防止对群众生活造成大的影响。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