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号 | 索引号 | 000000000/2016-00688 | 关键词 | ||
主题分类 | 政策解读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
4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去年中国在实践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积累了新的调控经验。“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此言一出,再度引发舆论和市场的热议。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一系列安排,包括加强中西部地区的铁路建设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等重点民生项目将提速。这些措施被外界视为“微刺激”,其实,即便没有经济下行的压力,这些举措恐怕也会先后推出。
那些期待中央政府再推出强刺激的人恐怕要失望了。一方面,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并没有那么糟糕,多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开局平稳,总体良好,并不需要动用副作用严重的大规模刺激政策。尤其是举国上下已逐渐接受把经济保持“合理区间”的目标,这就意味着即便今年一季度出现了GDP增速低于7.5%的情况,也并不见得是严重的事情。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5%左右,既然是“左右”,就表明可能会出现上下起伏的情况,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但只要能够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不出现较大波动,都属于在合理区间。李克强在发言中也解释了这一点,这就是抛弃强刺激的实力支撑和心理优势。
另一方面,支撑中国未来发展的动力来源还很多,无需偏爱强刺激。从横向的地理空间而言,中国经济体量庞大,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这就给产业布局提供了一个梯度发展的空间:在东部难以为继的行业,到了中西部可能前景可期;在中西部无法卖完的产品,到东部可能轻松消化。这样互利互补的市场空间,能够让中国经济有着长久的发展后劲。
从纵向的发展阶段来看,有些地方还处于贫困欠发达阶段,有些则处于中等发达阶段,还有些可能接近于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水平。这个纵向维度就给国家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用武之地,三大产业拥有广阔的回旋余地。
当然,中国经济具备稳增长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守株待兔。挖掘中国经济向前的动力,依然是政府部门需要长远考虑的问题。在李克强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三个要动力的方向。
首先,改革是动力之源。过去三十多年的经验显示,上层建筑的不断改革创新,可以为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如今,改革的进程已经进入到了新阶段,不再是简单的权力退出和审批权减少,而是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这是在更高层面让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达成平衡。我们相信,在权力的边界稳定之后,市场的天然活力就会长久释放,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结构是动力之流。过去经济长期的高速发展,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也积累了不易消化的问题。比如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以及贫富差距,还有产业、能源布局、结构失衡等,这就需要调整。调整不意味着打压,而是通过兼并重组、技术革新、税费改革、开放市场等手段激发企业活力。如此,中国经济这条河流才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顺畅。
再次,民生是动力之海。供需关系是经济社会最本质的关系,而民生就是“需求”的海洋,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内需越丰富,其经济活力就越旺盛。中国拥有13亿人的庞大消费市场,人们包括民生在内的各种需求远还没有达到饱和程度,这就意味着:无论是政府举措,还是企业行为,只要围绕民生需求做文章,就能够找到“蓝海”。
总之,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都表明,保持当前的改革方向——确保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这比任何短期的“强刺激”方案都会更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政府坚守这条底线,在强刺激之外探寻中国发展的动力,这才是人民之幸、社会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