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答问

文号 索引号 000000000/2016-00125 关键词
主题分类 政策解读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落实政府职责 创新体制机制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
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进展情况答记者问

    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1、2012年,教育部分别与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目前,备忘录进展情况如何?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同志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问备忘录签署三年来,全国总体进展情况如何?

    答:备忘录签署以来,各地普遍制定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办学和管理模式,加强督导检查,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河北、河南、福建、湖北、江西、广西、贵州、海南、新疆等还采取省、市、县三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书形式,将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责任逐级分解、落实。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各地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的第一要务,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2013年,全国有293个县(市、区)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截至6月19日,今年又有104个县(市、区)通过评估认定,其中上海市17个区县一次性通过,率先成为所辖县(区)全部通过国家认定的省份。

    问:请问在落实备忘录的过程中,各省如何发挥省级统筹作用?

    答:政府是推进均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各省级政府认真履行备忘录承诺,将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战略性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发挥省级统筹作用。一是加强整体规划。江苏、上海等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建立多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机制,统筹各方面资源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二是完善政策法规。江西、湖南等制定、实施本省义务教育条例或办法,将一系列政策举措和经验做法上升为法律法规,为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履行经费增长职责。重庆、海南等建立健全财政教育投入增长机制,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显著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速度。四是加大资源倾斜力度。福建、四川、青海等加大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教育资源配置中重点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等倾斜。五是强化评估检查。黑龙江省、天津市将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情况,作为考核区县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的“红线”项目,实行一票否决。

    问: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备忘录一项重要内容,请问各地在学校标准化建设方面有哪些进展?

    答: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门槛”,各地努力夯实均衡发展硬件基础。一是统一城乡办学基本标准。广东、山东、山西、安徽、甘肃、宁夏等制定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作为各级政府规划、设置、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的基本依据。二是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辽宁、江西、吉林等加大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着力改善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学校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三是加强学校配套设施建设。浙江、湖北、广西等通过加强学校实验室建设、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改造寄宿生活设施、配备全新课桌椅等,显著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

    问:请问各地在推进内涵均衡发展方面,尤其是在促进师资均衡配置方面都有哪些举措?

    答:教师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师资均衡是缩小城乡、校际之间教育发展差距的关键因素,各地着力解决农村教师待遇不高、补充困难、流动不畅、吸引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一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水平。湖北、广东、吉林等出台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对在山区、边远贫困地区工作教师给予每月不低于500元的补助。二是加强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山东、海南等积极实施“国培”、“省培”计划、开展中小学校长全员培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等,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辽宁实施农村贫困地区本科师资对接培养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等,广西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改善了农村教师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四是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山西、安徽、陕西等鼓励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职任教,推进教师资源在县域内均衡配置。

    问:请问各地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哪些体制机制创新?

    答:激发教育内部动力,关键在体制机制创新,各地大力实施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北京、上海、江西、贵州等通过实施学区化管理、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等方式,实现优质校带动薄弱学校、城区校带动农村校共同发展,实现了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二是提高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比例。河北、山西、辽宁等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比例提高到60%以上,引导生源有序流动,促进生源在学校间分布均衡,激发了所有学校办学积极性。三是加强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四川、贵州、云南等大力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优质资源班班通”,将数字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学校,让农村学生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问:请问各地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既是推动均衡发展的目标,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核心。各地秉持素质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一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陕西省西安市将学生素质基本要求纳入中招考试,宝鸡市实施中小学德育行动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福建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涌现出了厦门市“校本作业”、泉州“分层递进有效教学”等经验。二是鼓励学校特色发展。江苏、海南、江西等强化学校文化建设,鼓励学校因地制宜形成特色品牌,实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三是建立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上海市实施“绿色指标”评价、新疆开展双语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等,进一步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引导学校树立教育质量正确导向。

    问:当前在落实备忘录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答:一是部分省份没有严格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推进均衡发展,工作进展缓慢,目前还有8个省份没有一个县(市、区)通过国家评估认定。二是个别地方对均衡发展重视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工作缺乏主动性,没有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三是一些西部省份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巩固提高任务较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实现均衡发展任务艰巨。四是督导评估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许多地方还存在督导机构不健全、督导人员编制少等问题。

    问:请问下一步将如何深入推动备忘录落实?

    答:各地既然签署了备忘录,做出了庄严承诺,就应当排除困难,积极进取,如期实现目标。当前到2020年,是实现均衡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狠抓落实。一是切实落实政府职责,各地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推进均衡发展,对于工作推进不力、进展缓慢的地方要进行督促和问责。二是实施好“全面改薄”计划,按照补短板、兜住底的要求,着重改善薄弱学校基本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满足基本办学需要。三是出台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意见,指导地方推动校长、教师有序流动,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四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推进学区制管理、免试就近入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城乡一体化办学等措施,提高薄弱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五是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对各地义务教育发展差距进行监测,以适当方式公布监测结果。

    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1、2012年,教育部分别与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目前,备忘录进展情况如何?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同志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问备忘录签署三年来,全国总体进展情况如何?

    答:备忘录签署以来,各地普遍制定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办学和管理模式,加强督导检查,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河北、河南、福建、湖北、江西、广西、贵州、海南、新疆等还采取省、市、县三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书形式,将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责任逐级分解、落实。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各地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的第一要务,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2013年,全国有293个县(市、区)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截至6月19日,今年又有104个县(市、区)通过评估认定,其中上海市17个区县一次性通过,率先成为所辖县(区)全部通过国家认定的省份。

    问:请问在落实备忘录的过程中,各省如何发挥省级统筹作用?

    答:政府是推进均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各省级政府认真履行备忘录承诺,将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战略性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发挥省级统筹作用。一是加强整体规划。江苏、上海等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建立多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机制,统筹各方面资源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二是完善政策法规。江西、湖南等制定、实施本省义务教育条例或办法,将一系列政策举措和经验做法上升为法律法规,为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履行经费增长职责。重庆、海南等建立健全财政教育投入增长机制,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显著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速度。四是加大资源倾斜力度。福建、四川、青海等加大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教育资源配置中重点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等倾斜。五是强化评估检查。黑龙江省、天津市将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情况,作为考核区县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的“红线”项目,实行一票否决。

    问: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备忘录一项重要内容,请问各地在学校标准化建设方面有哪些进展?

    答: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门槛”,各地努力夯实均衡发展硬件基础。一是统一城乡办学基本标准。广东、山东、山西、安徽、甘肃、宁夏等制定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作为各级政府规划、设置、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的基本依据。二是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辽宁、江西、吉林等加大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着力改善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学校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三是加强学校配套设施建设。浙江、湖北、广西等通过加强学校实验室建设、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改造寄宿生活设施、配备全新课桌椅等,显著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

    问:请问各地在推进内涵均衡发展方面,尤其是在促进师资均衡配置方面都有哪些举措?

    答:教师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师资均衡是缩小城乡、校际之间教育发展差距的关键因素,各地着力解决农村教师待遇不高、补充困难、流动不畅、吸引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一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水平。湖北、广东、吉林等出台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对在山区、边远贫困地区工作教师给予每月不低于500元的补助。二是加强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山东、海南等积极实施“国培”、“省培”计划、开展中小学校长全员培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等,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辽宁实施农村贫困地区本科师资对接培养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等,广西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改善了农村教师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四是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山西、安徽、陕西等鼓励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职任教,推进教师资源在县域内均衡配置。

    问:请问各地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哪些体制机制创新?

    答:激发教育内部动力,关键在体制机制创新,各地大力实施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北京、上海、江西、贵州等通过实施学区化管理、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等方式,实现优质校带动薄弱学校、城区校带动农村校共同发展,实现了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二是提高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比例。河北、山西、辽宁等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比例提高到60%以上,引导生源有序流动,促进生源在学校间分布均衡,激发了所有学校办学积极性。三是加强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四川、贵州、云南等大力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优质资源班班通”,将数字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学校,让农村学生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问:请问各地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既是推动均衡发展的目标,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核心。各地秉持素质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一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陕西省西安市将学生素质基本要求纳入中招考试,宝鸡市实施中小学德育行动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福建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涌现出了厦门市“校本作业”、泉州“分层递进有效教学”等经验。二是鼓励学校特色发展。江苏、海南、江西等强化学校文化建设,鼓励学校因地制宜形成特色品牌,实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三是建立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上海市实施“绿色指标”评价、新疆开展双语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等,进一步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引导学校树立教育质量正确导向。

    问:当前在落实备忘录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答:一是部分省份没有严格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推进均衡发展,工作进展缓慢,目前还有8个省份没有一个县(市、区)通过国家评估认定。二是个别地方对均衡发展重视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工作缺乏主动性,没有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三是一些西部省份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巩固提高任务较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实现均衡发展任务艰巨。四是督导评估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许多地方还存在督导机构不健全、督导人员编制少等问题。

    问:请问下一步将如何深入推动备忘录落实?

    答:各地既然签署了备忘录,做出了庄严承诺,就应当排除困难,积极进取,如期实现目标。当前到2020年,是实现均衡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狠抓落实。一是切实落实政府职责,各地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推进均衡发展,对于工作推进不力、进展缓慢的地方要进行督促和问责。二是实施好“全面改薄”计划,按照补短板、兜住底的要求,着重改善薄弱学校基本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满足基本办学需要。三是出台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意见,指导地方推动校长、教师有序流动,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四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推进学区制管理、免试就近入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城乡一体化办学等措施,提高薄弱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五是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对各地义务教育发展差距进行监测,以适当方式公布监测结果。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