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释放政策红利综述

文号 索引号 000000000/2016-00613 关键词
主题分类 政策解读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记者 谭谟晓、高敬)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已近5个月,降低准入门槛、减少筹建成本、主动简政放权等带来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民间创业热情高涨,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新注册企业同比猛增,投资人认缴出资较为理性

    3月份以来,一系列旨在放宽市场主体准入的措施开始陆续实施,民间创业热情持续高涨,新增企业数量及注册资本规模增长强劲。

    统计显示,3月至6月,新登记注册内资企业125.74万户,同比增长67.77%。其中私营企业120万户,同比增长70.14%,注册资本5.09万亿元,同比增长91.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于法昌介绍,企业数量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大量出现人们之前担心的注册登记随意性问题,畸高畸低出资占比极小,未出现大额资本随意填报现象。微小规模企业比重逐步减少,中型规模企业比重逐渐加大。新增企业规模主要集聚在1000万元以下的中小型规模段,占新登记注册企业的90%以上。

    记者在重庆采访时了解到,改革实施以来,重庆全市未出现申办“一元公司”“万亿公司”等极端现象,新设立企业注册资本规模分布较为合理。

    据重庆市工商局注册分局局长吴岗介绍,去年,公司注册资本每户平均为502万元,今年改革后这一数据变为524万元,认缴资本金数据未出现太大变化,也证明了市场主体的理性。

    第三产业持续增长,将缓解就业压力

    在猛增的新企业中,第三产业成为最耀眼的一抹亮色。数据显示,3月至6月,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在三次产业的数量分别为5.38万户、22.77万户、98.77万户,同比增速分别为72.19%、65.13%、82.52%。

    据吉林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吉林省新增市场主体中,第三产业占比达到82.8%,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占比高达93.1%。市场主体的迅速增加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改革推行4个多月来,至少带动全省就业人数增加39.7万,是去年吉林省全年新增就业的69.6%。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会促进大量的民间资本投向新兴产业和新型服务业,这既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变,还可以满足因城镇化而增加的对服务行业的需求。”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陈敦说,“服务业大量增加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将有效缓解未来的就业压力,实现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向经济持续发展的红利转变。”

    “宽进”后“严管”需跟上

    在放宽准入的情况下,多数企业注册资本认缴比较规范,但个别企业出现了增资随意性大、认缴资本期限不严肃等情况,给工商登记工作带来了困难。

    重庆市工商局江北区分局企业注册登记科副科长邓玥向记者介绍,有的公司在认缴资金期限方面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有的认缴10年,还有的甚至认缴60年、100年。但目前法律上对此并没有明确规定,在“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情况下,办事人员对此也没办法。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旭东认为,工商登记制度变革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怂恿资本造假,应从完全的法律强制转向当事人自治自律与法律强制的结合,从“严准入宽监管”转向“宽准入严监管”,从事前防范转向事中监控和事后的追究惩戒。

    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已提出,加快实施企业信息公示制度,更多依靠建立透明诚信的市场秩序规范企业,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让信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桩”。专家认为,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