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号 | 索引号 | 000000000/2016-00680 | 关键词 | ||
主题分类 | 政策解读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记者 林晖、王宇)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着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这既是中国农业取得的伟大成绩,也饱含着无奈和艰辛。人多地少的国情,使我国的农业生产一直坚持高投入、高产出模式,耕地等资源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地力”日渐透支,凸显“耕子孙田种当季粮”隐患。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12142亿斤,实现历史性的“十一连增”。但在粮食连年丰收的背后,是农药、化肥等物质资源的过度依赖。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化肥使用量已达到世界三分之一,化肥、农药使用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70%。由于这些生产资料的过量投入和不当处理方式,目前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
与此同时,长期“负重前行”也使得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导致农田“越种越硬、越种越薄”。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介绍,我国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0%,耕地质量退化面积占40%以上。
粮食增产不能牺牲耕地质量。一号文件对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统筹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体现出“藏粮于地”的深远布局。
“农业与工业不同,是最直接的生态产业,一定要考虑生态承载力。”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朱立志认为,在关注“地上”的生产量的同时,也要关注“地下”的生产力,高度重视部分耕地存在的有机质下降、土壤理化性能下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等问题,避免地下生产力衰竭,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留下空间。
提升耕地质量不能仅仅关注土地本身,更需要修复整个农业生态环境。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介绍,今后我国将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力争到2020年,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同时,基本实现畜禽粪便和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基本实现废弃农膜的有效回收处理等措施,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