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称经济抗风险能力增强

文号 索引号 000000000/2016-00122 关键词
主题分类 政策解读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今年经济稳增长迎来下半场,如何落实好此前的多项部署成为能否完成全年经济任务的关键。

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听取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重点督查情况汇报,部署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会议明确提出,对落实不力的坚决处置整改,宝贵的公共资金资源要用到促发展惠民生上。

《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官方学者认为,目前经济政策部署基本完成,下半年主要是落实和监管。他表示,在国内外环境都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下半年经济仍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政策不在多,关键是要能落实下去发挥作用,现在的政策意见很够用了。”

此外,第一财经日报记者8日还从官方人士处了解到,各部门在年中都进行了经济调研和评估。“根据调研新情况还会做一些政策储备,根据对应趋势决定是否推出。”这名人士也认同,如果将当前的政策部署落实好,中国经济不仅会顺利企稳回暖,结构调整及民生改善等方面都会取得极大成效。

狠抓政策落地

早在去年,国务院第一次大督查席卷中央部门和地方,掀起了一场全民督查的热潮。在经济持续疲乏背景下,今年5月,国务院发出通知,部署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重点督查。此次督查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全力推动重大政策落地生根,着力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切实推动地方和部门履职尽责。

8日会议对于当前经济基本面做出判断时指出,近两个月我国经济发展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加,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财政货币政策持续显效,发展动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有信心、有条件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会议认为,进一步抓好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落实,对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督查情况,上述会议提出,要督促加快铁路、农村公路和重大水利等建设,保证完成全年目标。通过专项债券及其他市场化筹资,支持国际产能合作。

此外,对涉农资金整合、放宽公积金使用、政务信息共享等方面落实不到位的事项挂牌催办。要抓紧清理阻碍改革推进、政策落地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加快修订财政、投融资等管理规定和市场准入、产品服务等标准。

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多领域人士表示,今年政府层面的落实力度确实大大提高。

“不管是审批流程还是资金到位速度,都是近年来最快的。”一名铁路系统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今年前五月铁路投资情况优于往年,也是得益于财政资金的迅速到位。

棚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重要稳增长抓手的推进情况也值得关注。前5个月,国家开发银行发放棚户区改造贷款2625亿元,同比增长58%。有关方面表示,今年上半年力争发放棚户区改造贷款4000亿元,预计6月末贷款余额达到1万亿元。

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落实方面,水利部已经建立旬统计、月调度、季督查制度,全面落实目标责任,狠抓建设进度,强化监督问责。截至目前,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60项,下半年再开工建设24项。

此外,银监会发展普惠金融,加大了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今年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4.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9%,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0.71万亿元,同比增长16.8%,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3.5个百分点。

对于接下来的落实情况,上述会议提出,各地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各部门要加强服务,帮助地方解决难题。对明显不作为、整改不力的要约谈问责。建立健全常态化督查机制,确保各项政策取得实效。

收拢财政用于急需领域

随着地方债的加大发行,地方财政紧张得到缓解,此外,国务院此前还提出要盘活沉睡资产,将钱用到刀口上,这让财政真正有了可用的钱,也有了更为“积极”的条件。

上述会议确定,各级财政将已收回沉淀和违规资金2500多亿元,加快统筹用于急需领域;国务院将239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存量资金调整用于在建重大项目;对闲置土地处置不力的收回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前述专家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财政对于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来说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切实盘活当前沉睡资产,将财政用在重大领域,对整个经济的支撑和结构转型将起着重大作用。

上述会议还就此前公布的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进行讨论。会议指出,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对于提高公共资金统筹能力和使用效益、使积极财政政策更加有效,改进政府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至于如何改,会议提出,要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时限,严格问责,着力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坚决防止一些问题屡改屡犯。会议还强调,整改情况11月底前报国务院,并在向全国人大报告后公布。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