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号 | 索引号 | 000000000/2016-00519 | 关键词 | ||
主题分类 | 政策解读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较前期有所下降。这其中,有我国经济总量基数越来越大的因素,更有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原因。但判断宏观经济走势,不能只看速度,还要看质量、看趋势。调整心态、转换视角,便能从增速放缓中把握趋势、发现亮点—
近年来,我国经济呈持续下行之势,增长速度从两位数降为个位数,接着降到8%以下,2014年为7.3%,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回落到7%。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悲观情绪蔓延,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衰退或萧条期,“中国经济崩溃论”在西方再度甚嚣尘上。其实,分析经济形势不能只看一面,看不到困难就找不到政策着力点,只看困难看不到新趋势和亮点则容易丧失信心。
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确实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压力中,我们必须调整心态、转换视角,从经济下行中把握趋势、发现亮点。
第一、产业结构加速升级。
产业结构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经济结构。现阶段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趋势是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稳步上升,整个结构趋向“轻型化”。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尽管持续下行,但产业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强化。产业结构“轻型化”,有利于降低经济增长对资源能源的依赖,降低消耗,增强抗御国际风险的能力,提高经济体系的就业弹性,带动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更快发展。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降到7%,但第三产业增长8.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9.5%,比上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比重高出5.8个百分点。
第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投资一直是第一主力。为了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的不合理格局,早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把消费排在首位。近年来的可喜变化是消费的贡献率逐步上升,继2014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2%,超过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48.5%之后,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达到60%,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在加速调整,消费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强化。
第三、房地产业逐步回暖。
尽管整个房地产业尚未复苏,但部分重要指标已出现积极变化。一是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上半年由负转正,同比增长3.9%(为2014年来首次正增长)之后,1至7月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2个百分点。二是今年1至7月销售额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4个百分点。三是全国百城新建住宅均价经历连续10个月同比下降后,8月份同比首次上涨0.15%;环比上涨0.95%,为连续第4个月上涨。四是住宅投资开始回升。1至7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的住宅投资同比增长3.0%,增速比1至6月回升0.2个百分点,为2014年以来的首次回升。住宅投资占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三分之二强,其增速回升将对房地产开发投资进而对整个经济产生拉动作用。
第四、新市场主体继续快速生成。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尽管有些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但同时又不断有新企业产生,实际上企业生生死死是市场经济竞争规律发挥作用的体现。近年来,商事制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企业注册手续大大简化,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得新市场主体快速生成。在2014年新市场主体爆发式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19.4%,注册资本增长43%,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
第五、能源消耗进一步下降。
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是经济运行效益提高的重要体现。2014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8%。在此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9%,降幅比一季度扩大0.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7.1%,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第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增长7.6%,超过7%的经济增速,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个百分点。这表明,尽管经济在下行,但是城乡居民的平均收入增幅相对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过一个持续拉大的过程,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达到3.33∶1,2010年开始逐步缩小,今年上半年降到2.83∶1,比上年同期缩小0.04,这样的结果实属难得。
可见,我国经济运行困难当中有亮点,下行过程中出现一些积极变化。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新的调控政策出台及“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这些积极变化将成为我国经济企稳回升、转轨变型的重要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