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号 | 索引号 | 000000000/2016-00281 | 关键词 | ||
主题分类 | 政策解读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
近十几年来,每当中国经济部分指标出现波动,总有西方舆论借机鼓吹“中国经济崩溃论”。与前一阶段炒作中国股市高风险和中国经济高宏观杠杆率不同,随着最近三季度宏观数据和11月份PPI同比连续40多个月连跌数据的公布,此轮唱衰中国经济有关文章,主要从“中国经济通缩论”的角度渲染。
此方论断,将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与日本1990年后低速增长和严重通缩的衰退经济相提并论,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长期通货紧缩的通道,长期通缩中的中国经济也将陷于日本经济“失去的二十年”式的长期停滞。
确实,在“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面临很多挑战。但对于西方媒体关于“中国已经进入长期通货紧缩通道”的论断,笔者不敢苟同。结合当前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可以认为短期内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压力,但长期来看,温和通胀才是中国物价的未来趋势。笔者认为,中国当前部分物价回落的状况,完全不同于90年代日本的通货紧缩,以此为基础认为中国经济将陷于长期停滞更是无稽之谈。
首先,中国经济增速虽然已经减速到2015年第三季度的6.9%,但相比于世界其他经济体仍然是快的速度,即使照此速度中国经济的规模每十年就会翻一番,这是与90年代后几乎零增长的日本经济最本质的不同。日本长期通缩的原因在于日本长期停滞的经济基本面,在于狭窄的财政空间和糟糕的银行体系,而中国当前短期的通缩压力的原因,更多是结构性的和输入性的。一方面,在产业结构升级和淘汰过剩产能的大背景下,钢铁、玻璃、水泥等过剩产业的工业品价格短期难以回升;另一方面,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影响,输入性物价下降也是当前通缩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空间不同。90年代后的日本,高筑债台的财政和“僵尸银行”的货币市场限制了反周期政策的实施。反观中国,虽然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债务/GDP比值)约为223%,这一数字与美国、德国等发达经济体相近,仍远低于日本400%和新加坡380%的水平,财政政策有巨大的发挥空间,且财政与货币政策间的协调配合也可以进一步改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从较长期的情况来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未来劳动力成本的将继续上升,未来五到十年物价都会存在介于3%左右的温和通胀,长期的通货紧缩根本不具备宏观经济的基础。
综上,相信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内“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短期结构性通缩压力会逐步得到缓解,重回长期温和通胀的范围内,据此唱衰中国经济的“中国经济通缩论”也将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