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号 | 平政办〔2016〕22号 | 索引号 | 005452065/2016-00029 | 关键词 | |
主题分类 | 政府办文件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城区、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平顶山市2016年企业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4月1日
平顶山市2016年企业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16年企业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6〕18号)有关规定和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为目标,突出问题导向、实干实效,完善政企沟通、监测预警、问题办理、政策落实四项机制,坚持分级精准服务、分类精准指导、分业精准施策、分企精准帮扶,深入开展产销、银企、用工、产学研四项对接活动,着力帮助企业破解要素瓶颈制约,着力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为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1.企业规模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700家以上。 2.发展活力增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8%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 3.服务效能提高。全面建立责权清单制度,涉企审批事项、审批中介事项进一步精简,窗口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企业问题办理机制不断完善,问题限时办结率达到90%以上。 二、重点工作 (一)完善四项机制 一是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建成以市级综合平台为枢纽,11个县(市、区)窗口平台和9个重点产业集聚区平台为支撑的市、县两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推动窗口服务、网络服务和呼叫服务一体化,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开通企业服务公众微信平台,推送政策信息、接受政务咨询,实现政企“微”距离接触、“零”距离交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服务窗口、改进服务方式,推出告知承诺等优化服务新举措,加快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推广“互联网 政务服务”,将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为企业提供便利、高效、透明的服务。 二是完善企业运行监测预测预警机制。完善市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建立平顶山制造业PMI指标体系,做好50户重点工业企业运行监测,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运行数据分析水平,及时捕捉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 三是完善企业问题办理机制。建立以“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落实清单”为主要内容的企业问题台账制度,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联席办公、企业评议等制度,提高企业问题办理质量和效率。市企业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企业服务活动办)每季度对各县(市、区)和市企业服务活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企业问题办理情况进行通报。针对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区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由市企业服务活动办组织市政府有关部门现场办公、集中解决。 四是完善政策落实督查机制。将中央、省和我市正在实行的惠企政策汇编成册并免费向企业发放,组织“政策宣讲团”不定期深入基层和企业开展宣讲,帮助企业准确理解政策、灵活运用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上下联动督察机制,定期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调研指导和督促落实,打通“最后一公里”、防止“中梗阻”。年中,由市企业服务活动办组织开展惠企政策落实集中督查活动,对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公开通报。 (二)突出四个精准 一是分级精准服务。确定市、县两级重点企业名单,分级建立重点企业部门联动机制,强化信息沟通、联审会商、政策扶持,整合资源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分类精准指导。对两级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组织摸底调查,加强分类指导,对产销两旺、成长性好的企业全力做好要素协调保障,支持其开足马力生产;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进行点对点服务,稳定企业生产经营;对不符合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停产半停产的“僵尸企业”,用好国家政策,加强分类指导,按照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原则和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逐步实现市场出清。 三是分业精准施策。“一业一策”制定年度行动计划,以发挥特色优势、实现局部突破为重点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发展,以龙头带动、集群配套为抓手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以绿色安全、知名品牌为引领推动食品工业增创新优势,以延链补链、降本增效、兼并重组为主攻方向推进能源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以提升研发能力、扩大市场规模为重点推动医药产业加速发展,以技术突破、应用推广为重点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以民生消费为导向促进消费品工业加快发展。针对煤炭、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分行业研究提出具体措施,综合运用技术改造、兼并重组、承接转移、节能降耗、淘汰落后等手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尽早度过结构调整阵痛期的难关。 四是分企精准帮扶。对市、县两级重点服务企业和重大项目继续实行领导分包、企业首席服务员等制度,提供直通直达服务、上门服务、贴身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困难,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对困难行业骨干企业,组织专家咨询团建立“一企一策”帮扶工作制度,专题专案专人推进,在企业融资、缓缴社会保险、发放稳岗补贴等方面依法依规加强扶持,帮助企业转型解困。 (三)深入开展银企对接 把2016年作为“企业金融服务年”,采取12项举措破解企业融资瓶颈。 一是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组织召开2016年银企洽谈会,依法依规为中小微企业和涉农领域提供资金保障。组织开展分领域、分行业的对接活动,完善银企对接机制,密切银企合作,实现银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二是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持续推动我市企业利用场外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开展直接融资,2016年争取4—6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计划组织业务培训会2—3场,加强宣传引导。深入挖掘,不断完善市级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及梯次队,继续为拟上市挂牌企业融资做好组织、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 三是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支持鼓励我市现有的金融机构向金融机构少、金融服务相对薄弱的县域、乡镇延伸服务网点、提高网点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市级还贷周转金和中小企业增信基金的作用,推动县级依法依规设立还贷周转金,帮助优质企业还贷、续贷,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 四是稳妥化解企业资金风险。客观分析困难企业经营状况和前景,坚持区别对待。对有信用、有市场、有发展前景、暂时困难的企业,要积极进行帮扶,争取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对不符合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停产半停产的企业,金融机构要配合、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工作。 五是充分利用融资载体。积极参加第四届全省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接活动,完善中小微企业网络融资服务平台,构建“政银担企”合作长效机制。 六是组织开展“银税春风行动”。全面推广“税融通”业务,为纳税记录良好、信用等级较高的中小微企业依法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 七是坚持分企金融帮扶。分类排查有订单有效益的“两有”企业,定期组织与金融机构对接,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金融帮扶。 八是加快推进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抵质押贷款品种,依法大力推广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发展中小微企业信用保证保险,缓解中小微企业抵押担保难问题。 九是围绕特色产业集群探索产业链、企业群融资模式。支持大型企业依法设立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鼓励发展面向中小微企业融资租赁业务。 十是向上争取专项支持基金。积极争取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基金、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为高成长性制造企业和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十一是推行信贷主办银行制度和抽贷压贷提前告知制度。对传统行业中有市场前景、有信用但暂时困难的企业依法依规采取差别化信贷政策,强化企业转贷服务,通过“借新还旧”或启动当地过桥资金帮助企业还贷续贷,防范企业资金风险。 十二是建立企业资金链动态监测协调处置机制。加强重点企业资金运行监测预警,对出现资金链风险的企业早介入、早控制。 (四)深入开展产销对接 一是加强产业链产销对接。制定2016年产销对接方案,全年组织16场以上产销对接活动。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结合职责分工,分领域开展市内重点项目单位与工业企业、建筑企业与工业企业、节能环保项目与环保产品生产企业、大型国有企业与中小企业等产销对接活动。支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龙头企业和电商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开展不同形式的产品对接和交流活动,推动上下游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落实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首台(套)技术装备保险补贴、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轻型货车下乡等政策,扩大市内工业产品销售。 二是继续开展“豫货通天下”工业企业与电商企业对接活动。深化与企汇网、阿里巴巴集团合作,2016年企汇网上线企业100家以上。 三是组织名优产品扩销售行动。以消费品工业为重点,依托行业协会分领域推出一批平顶山名品,开展“平顶山产品平顶山用”系列促销活动,建设“好品平顶山”展示销售平台,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快矿山装备、输变电装备、煤机装备等龙头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支持市内钢铁、水泥、化工等传统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四是增加高质量、高水平有效供给。落实国家质量品牌提升行动,以食品、工业消费品为重点,推广质量标杆经验,解决一批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创建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做好工业企业品牌和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培育试点。2016年争取培育市长质量奖1家、河南省名牌产品5个、卓越绩效示范企业2个。开展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计划,促进绿色建材、钢结构、铝型材和节能环保装备扩大使用。持续调研推出商业模式创新典型案例,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五)深入开展用工对接 实施制造业人才提升工程,推进创新创业企业家、技术创新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等三支队伍建设。一是强化技能人才支撑。开展“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对接活动,为岗位需求量大的中小企业重点提供网上用工服务。二是加强企业家培训。继续与清华大学合作举办重点企业家培训班,做好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养工作,每年遴选若干名创新型企业家接受高层次、系统性学习教育,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三是培养和引进技术创新人才。面向产业联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协同创新平台,组织认定制造业细分领域首席技术专家,带动培养一批支撑产业发展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为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建立绿色通道,积极引进两院院士、学科领军人才、掌握核心技术的急需紧缺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挥作用。 (六)深入开展产学研对接 一是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持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科研院所为支撑、政府部门协同推进的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机制,搭建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举办2016年全市中小企业产学研对接活动。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组织企业“走出去”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推动产学研合作向更广领域扩展。 二是大力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对接国家要求,围绕智能终端、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谋划建设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争创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组织工业强基示范项目。组织开展新产品认定,按相关规定扩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保费补偿政策覆盖面。开展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培育工作,全年新建省级研发中心3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家。 三是支持大中型企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发挥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创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以企业资源平台化、员工创客化、产品个性化为导向,采取“人才 技术改造项目”模式加大资金支持,引导企业搭建创客平台、集聚员工智慧、培育创客文化,创出成果、效益和品牌。 (七)搞好要素保障协调 一是加强煤电油运保障协调。完善煤电运联调联动工作机制,继续实行煤电互保,搞好煤炭产运需衔接,推动煤电企业协同发展。做好电力运行调节,组织实施好电力迎峰度夏(冬)工作,协助企业开展电力需求侧评价,帮助企业科学用电、节能降耗。保障成品油、天然气平稳供应和重点企业、重点物资运输需求。 二是做好用地保障。坚持有限指标保重点,继续对A类重点项目实行单独组卷报批,切实加强重点项目占补平衡指标的统筹协调。 三是做好重点项目环评服务。坚持监管和服务并重,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准入管理,完善环评审批制度,推进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完善提前介入、环评督办、跟踪服务等环节制度建设,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环评审批工作。完善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推动产业集聚区加快污水集中处理、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大项目入驻提供便利条件,促进区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八)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开展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制定降低企业成本总体方案,确保国家政策落地见效。 一是深化改革激发企业活力。继续精简审批事项、审批中介事项,全面梳理、依法公开、动态调整部门及相关中介、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目录清单,探索建立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建立权责清单制度,扩大“三证合一”改革成果,着力营造良好的政策、市场、法治环境。 二是壮大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落实国家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服务工程,认定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继续培育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 三是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加强税收优惠政策宣传辅导,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高新技术、节能减排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完善涉企收费清单和公示制度,公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督促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公开收费实施情况,通过常态化公示机制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清理金融、建设、进出口、能源、培训等重点领域不合理收费,清理、取消依附于行政审批挂钩的中介服务收费,破除各种指定实施机构的垄断行为。完善企业举报和督办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曝光和查处力度。 四是降低生产要素成本。进一步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清理纠正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严肃治理以贷收费、转嫁成本、以贷转存等违规收费行为;督促政府性担保机构在可持续经营前提下,降低融资担保和再担保业务收费标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五是推动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开展企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总结推广先进管理模式,开展行业对标挖潜,引导企业强化综合成本管控,通过内部挖潜降本节费,提高盈利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由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市企业服务活动办牵头、职能部门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企业服务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联络员,按照职能分工主动对接、主动服务,凝聚服务企业发展的合力。各县(市、区)政府要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保障工作经费,专人专职负责,构建市、县两级企业服务工作体系。市企业服务活动办负责本方案的实施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沟通协调机制,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加强督促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二)强化督导考核 完善企业服务督导制度,由市企业服务活动办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成立督导服务组,不定期深入各县(市、区)开展督导服务,指导企业服务工作开展,推动政策落实、企业问题解决。各县(市、区)政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完善企业服务考核机制,将企业服务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年终,由市企业服务活动办组织对各县(市、区)政府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企业服务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市政府予以通报表彰。 (三)营造良好氛围 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服务工作的宣传报道,广泛宣传企业服务工作典型做法和企业在转型解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增加企业负担的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在全社会形成尊商重企、关心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围绕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市政府有关部门赴发达地区开展专题调研,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不断提升企业服务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