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顶山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文号 平政〔2017〕19号 索引号 005452065/2017-00079 关键词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主题分类 政府文件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平顶山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据此安排201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并认真抓好落实。

平顶山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具体计划,由市发改委另行下达。

2017年6月6日


平顶山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自觉践行发展新理念,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市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24.6亿元,增长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5亿元,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6.3亿元,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1732.8亿元,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1.7亿元,增长11.8%。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8%,提高1.6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31873万美元,增长5.2%;实际到位省外资金442.3亿元,增长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102元,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244元,增长7.6%。城镇新增就业7.8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8万人。超额完成省定脱贫任务。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8%。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传统产业特别是能源原材料产业占比较大,创新发展能力不足,转型攻坚任务艰巨;二是民间投资活力不足,具有当期拉动和长期支撑能力的大项目较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指标未能完成预期目标;三是脱贫攻坚任务重,环境污染治理任务艰巨;四是非法集资、问题楼盘、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这些问题都需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又是全面落实市九次党代会各项部署的开局之年。做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要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十次党代会、市九次党代会各项部署,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转型发展为主题,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聚焦“1461”发展思路,以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持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决守住安全、民生、生态三条底线,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在决胜全面小康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在结构优化、活力增强、环境改善的基础上,生产总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进出口总值稳定增长,新增城镇就业6.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4个百分点,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着力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综合施策、因势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扩大有效投资。组织开展“项目落地年”活动,紧密对接省“5818”扩大有效投资行动,加快实施我市“33626”投资提速工程,完善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等工作推进机制,强化重点项目分级管理,持续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确保项目按节点有序推进,增强投资后续支撑能力,推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着力扩大民间投资,研究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加大PPP模式推广力度,狠抓PPP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精心谋划、包装并向社会集中推介一批有较好现金流、有稳定回报预期的项目,确保更多PPP项目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落地实施。

推动消费加快升级。全面落实国家、省出台的促进消费转型升级的政策,制定我市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的措施,持续推进“十大扩消费行动”,着力扩大家政服务、休闲旅游、体育健身等服务消费,大力发展体验分享、电子商务等新兴消费,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绿色净化器具等绿色消费,促进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有效转换。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冷链物流、停车场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消费环境。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坚持把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每月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健全领导分包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深化企业大服务专项行动,实施“百千万”助力企业计划,构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以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为重点,深入推进银企合作、供需对接,加强上市后备企业培育,着力解决企业融资、生产、市场等方面难题。强化政策引导和煤电油气运调度,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向实体经济集聚。

(二)着力抓好“三去一降一补”。认真落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巩固拓展既有成效,推动“去降补”重点任务取得更大进展。

深入推进去产能,以煤炭行业为重点,合理安排产能退出时序和进度,完成省定煤炭产能退出任务。同时,加强监管,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细化措施,完善矿井退出、职工分流安置、资产债务处置、责任落实等四项机制,积极稳妥做好去产能相关工作。

积极推动去库存,把去库存与促进人口城镇化、棚户区改造结合起来,完善购房信贷政策,扩大公积金受益覆盖面,加大农民购房支持和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优化商品房供给结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住房消费吸引力。加强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落实各项调控措施,抓好问题楼盘处置,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稳妥有序去杠杆,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去杠杆的关键任务,通过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负债结构、依法依规实施企业破产、积极发展股权融资等多种途径,逐步降低企业杠杆率,努力防控金融风险。从推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债转股入手,力争在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方面取得突破。

加大力度降成本,落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清理规范中介服务,降低中介评估费用,严肃查处违规收费。通过推进电力等领域体制改革,以市场化手段降低企业要素使用成本,减少企业各类交易成本。

全面发力补短板,结合实施“十三五”规划,在产业转型、脱贫攻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关键共性技术等薄弱环节,实施一批补短板项目,带动促进补齐软硬短板、发展短板和制度短板。

(三)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力打好产业转型发展攻坚战,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三城两地一区”建设,着力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做强工业。坚持存量调优、增量求新,设立首批50亿元的产业升级引导基金,改造提升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5+5”工业新体系。着力建设中国尼龙城,以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大力发展工业丝、帘子布、工程塑料及其终端产品链,抓好尼龙新材料产业园建设,重点推进20万吨己内酰胺、4万吨尼龙66工业丝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与科研院所组建尼龙高端注塑、高性能纤维、聚氨酯3个国家级实验室,研发尼龙新材料产业关键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建设中部能源城,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大力调整煤炭产品结构,增加主焦煤生产,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谋划发展储能产业,加快推进中民新能40万千瓦光伏发电、鲁山花园沟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院和产业联盟,发展壮大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注重发展氢能源产业。着力建设中原电气城,依托高压电气装备技术研发和品牌优势,突出龙头带动、集群配套,加快推进平高电气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建设不锈钢产业基地,依托宝丰不锈钢产业园和舞钢公司现有基础,积极打造全国重要的不锈钢加工中心、交易中心和配送中心,大力发展不锈钢和特种钢板高端产品,加快推进翔隆不锈钢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市级层面,健全以市为主、市县联动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作机制,推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钢铁深加工等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县级层面,实施产业集聚区“一区一主业”集群发展计划,培育高端装备、光电信息、摩托机车及零部件等特色产业集群,全年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580亿元,力争叶县摩托机车及零部件等5个特色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争取一星级产业集聚区达到5个以上,二星级产业集聚区有突破。

做大服务业。全面实施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以服务业四大工程为抓手,提高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实施发展载体提质壮大工程,健全服务业“两区”工作机构和推进机制,争取3家特色商业区实现晋位升级。抢抓省里启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大数据、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养老健康、专业交易市场等7类专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机遇,力争成功申报一批省级专业园区。实施重点企业升级培育工程,重点培育30家带动能力强、增长潜力好、品牌影响大的骨干企业,推动企业创新业态模式、增强核心竞争力。实施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工程,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服务业领域,重点扶持5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实施全域旅游创建全面启动工程,编制全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支持舞钢市、鲁山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丰富旅游产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承载能力,着力打造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做优农业。以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区为抓手,全面落实“循环农业+品牌农业+协同农业”新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农机等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全年新建高标准粮田1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150万吨以上。调整农业结构。着力调优种养结构、调强加工能力、调大经营规模、调长产业链条,统筹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统筹推进生态粮饲料粮基地、农业产业化集群、都市生态农业和健康食品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以叶县农业公园、舞钢市丰瑞农业观光园等为龙头的休闲旅游农业,抓好24个县级循环农业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开展房地一体的农村权籍调查,颁发统一的不动产权证书。落实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政策,支持宝丰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深化林业、水利、农信社、供销社等改革,完成农业普查任务。

(四)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以创新驱动促进跨越发展。积极创建创新平台。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研发或共建创新平台,推进大中型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支持平高集团与清华大学组建电气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与平顶山学院共建河南省高压智能电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家以上。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创建。整合现有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带技术、成果和项目到我市创新创业和转化成果,大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孵化科技型小微企业100家以上,转化先进适用高新技术成果100项以上。强化关键技术研发。紧盯促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实施高压直流断路器、高性能聚酰胺66工业丝产业化等重大科技专项,瞄准市场需求,加快开发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直流开关、军需装备用丝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考核办法,完善面向大众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坚持创新创业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孵化转化结合,推广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商业模式,厚植双创良好生态,打造优质平台,营造良好创业氛围。

(五)大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推动中心城市提升带动能力,县级城市提质扩容,中心镇培基育能,推动城镇化生态、融合、适度、集约、高效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4个百分点。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积极融入中原城市群,协同推动西部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全域规划编制,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实行“多规合一”,加快构建“一核三组两星”的城镇化格局。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以“三改三拆”为重点(工矿区改造、老旧居民区改造、城中村改造,违法建筑拆除、断头路用地拆迁、重点项目用地拆迁),大力实施城建十大工程,打造内畅外联、生态环保的城市环境。加强燃气、供热设施和管网建设改造,推进东线热网改造和湛河以南供热管网建设。加快南水北调焦庄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推动引水、供水、四库一渠联动等工程,构建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全域生态水网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湛南新城建设,推进应河治理、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市中医医院新院区等项目,确保市一中新区学校(一期)投入使用。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开展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持续推进湛河综合治理,完成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坚持高水平编制规划,2017年上半年所有县(市)完成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2017年底前完成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加大对县(市)支持力度,谋划推进一批水电路气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规划建设一批富有活力和魅力的特色小镇,改造更新一般的小城镇。持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坚持“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用好城镇建设用地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让更多进城农民能够安居乐业。强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支撑。加快推进郑万高铁、郑西高速和周南高速平顶山段、沙河复航、平叶快速通道等项目建设,做好呼南高铁、林唐高速、焦平高速平顶山段、平鲁快速通道、南北绕城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平顶山鲁山民用机场争取2017年内开工。

(六)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推进基础性关键性改革,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精准落地;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开放,营造经济发展新优势。改革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强化清单管理,加强部门间放权协同配套;创新和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从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深入实施联审联批和模拟审批,用好“四个平台”,推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与各部门、市县行政审批系统的深度融合;建成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定期披露守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扩大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领域;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做到交易项目应进必进;完善12358价格监管平台功能,引导社会广泛参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政府投融资公司转型发展,规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管理,整合重组投融资公司功能,做大做强市发展投资公司等六大投融资公司,切实发挥好科技创新及先进制造业、农业发展等基金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试行“多证合一”,全面推进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合一”,推进企业登记注册、注销便利化改革。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深入实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企改革。出台配套政策,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积极稳妥接受驻平央企、省属企业分离移交的办社会职能,启动市属国有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工作。深化价格改革。按照国家和省部署,推动输配电价等领域深化改革,保持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等领域电价相对稳定。进一步落实好利用价格政策鼓励特许经营的措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我市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发用电计划放开、售电侧改革工作。做好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相应工作,推动全市各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以区为单位组建售电公司,区内10千伏及以上用户打捆参与电力直接交易。扩大开放方面: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重点围绕“十三五”规划、“三城两地一区”发展目标,瞄准招商重点区域、对接重点客商,持续开展集群招商、龙头招商、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同时,切实加强跟踪服务和督促检查,力促签约项目落地实施见成效。对外贸易,要持续推动出口基地建设,重点抓好河南隆鑫机车有限公司、河南力帆树民车业有限公司、河南鲁吉兰实业有限公司等出口潜力企业,着力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完整、带动影响力强的出口产业集群。做好口岸工作,加快筹建郑州海关平顶山办事处和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平顶山办事处。

(七)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绿色发展意识,持续提升绿色发展能力,扩大生态产品供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持续开展环境污染治理攻坚。继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实施预算式管理,强化污染源综合防控,加快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全面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落实“河长制”,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加强黑臭水体治理,确保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出境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完成省定目标。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土地复垦工作,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大力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制定实施“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建立能源、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目标预警制度,分解落实“双控”指标,组织开展重点行业能效提升工程,确保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定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和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推进宝丰县静脉产业园区、舞钢市静脉产业园试点建设。持续抓好节水、节地和农村秸秆禁烧,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引导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变。加强生态系统建设。深入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推进生态林、产业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继续抓好高速、国道、省道、大中型河流、南水北调等生态廊道、山区及平原营造林、农田防护林和特色经济林等工程建设,启动北部山区绿化工程规划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完成造林28.4万亩。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全面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规范开采秩序,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八)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加大民生投入,集中力量办好重点民生实事,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强化领导、落实政策,注重激发内生动力,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提升扶贫实效,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统筹做好非贫困县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工作,确保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叶县脱贫摘帽。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持续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托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全面落实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妥善安置去产能企业分流职工,稳定扩大社会就业。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4万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以批发零售、物业、矿山、建筑等行业从业人员及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等特殊群体为重点,持续扩大覆盖范围,做到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推进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落实社会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适当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供养救助标准,加强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和困境儿童保障。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建保障性住房5604套。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积极争创省、市级示范幼儿园,不断扩大全市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推进“全面改薄”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工作。深化普通高中课程与教学改革,推进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组建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便捷的转诊通道,加快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市中医医院新院区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与救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巩固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开展全域体育旅游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建设市体育运动学校综合训练馆,办好平顶山市第四届全民健身大会等全民健身活动。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推进市科技馆、市档案馆、市党史馆、市地方志馆和市老年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六连冠”。积极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持续做好防范、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严格落实各类监管主体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食品药品和消防安全监管,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及时预防化解各类矛盾,做好重要节点信访维稳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附件:平顶山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docx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