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9年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 科技与质量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号 平工信办〔2019〕9号 索引号 005452380/2019-00001 关键词
主题分类 信息化行业发展 体裁分类 通知 服务对象 行政机关

平顶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9年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

科技与质量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现将《2019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科技与质量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上下联动,共同推进,抓好落实。

 

 

                       

                        2019年3月6日

 

 

2019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

科技与质量工作要点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质量强市战略,扎实推进行业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工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据2019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特制定平顶山市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科技与质量工作要点。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坚持质量第一,着力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培育制造业质量竞争新优势,坚持标准引领,着力增强标准的有效供给,用先进的标准引领产品质量提升,从而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形成产业发展新动力,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和网络经济强市提供动能和支撑。

二、主要目标

1.培育2-3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单位,争取认定1家创新中心。

2.培育2-3个左右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在装备制造等4个重点攻坚产业和智能装备等行业建设一批省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

3.培育2-3家左右省级质量标杆企业,遴选3-4家省级工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和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单位。

4.选树3家左右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领军企业。

5.发展3-5家左右省级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

三、重点工作

(一)培育制造业创新平台,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1.抓好创新中心培育工作。聚焦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电子信息、豫酒等四大重点攻坚产业和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等八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和遴选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单位,组织培育单位开展创新中心观摩、交流、培训等活动,今年争取认定1家创新中心。

2.抓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以龙头和骨干企业研发机构为主体,结合省级产业集聚区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一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具有较强技术推广服务能力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产业技术基础服务能力。

3.抓好行业重点实验室打造工作。紧紧围绕五大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具有行业优势的企业,建设一批省级行业重点实验室。通过开展应用基础、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工程化示范研究,探索人才培育、技术产业化的创新模式,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支撑工业转型升级。

(二)壮大企业创新主体,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1.会同科技局实施创新龙头企业提升引领工程。支持创新龙头企业牵头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建设高层次创新平台。鼓励创新龙头企业申报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整合创新资源,开展协同攻关,推选一批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创新龙头企业作为标杆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推动其他企业对标赶超。

2.培育建设一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和培育力度,选择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基础好、技术创新能力强、具有行业带动性的典型企业,认定为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并从历年我市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遴选优秀企业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引导工业企业重视设计创新,建设公共研发平台,提高新产品研发效率。

3.开展大中型企业“双创”示范平台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豫政办〔2016〕206号),面向个性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利用大中型企业资源整合能力,集聚产业链上企业间和消费者的创新优势,发展“设计 用户”“制造 电商”“营销 社交”等新模式,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平台和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双创”平台,促进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增值服务等价值链高端延伸。

(三)积极开展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试点,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工作

认真落实《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知识产权推进计划》,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强企行动。加大对知识产权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的有关规章制度。抓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发展一批省级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遴选1-2家争创国家级试点。

(四)以“质量标杆进企业”为抓手,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1.落实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按照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的《关于落实〈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着力抓好消费品、装备制造、原材料、豫酒等重点产业产品质量提升工作,努力破除质量提升瓶颈,增强质量提升动力。广泛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开展质量提升对标活动,努力构建以严格管理为基础、产品质量为核心、创造价值为内涵、品质革命为引领、优秀品牌为标志的质量竞争新优势。

2.围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实施质量攻关工程。围绕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食品工业、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和重点产品,组织质量比对和会商会诊,找准比较优势、行业通病和质量短板,研究制定质量问题解决方案。加强与国际国内优质产品的质量比对,支持企业瞄准先进标杆实施技术改造,提升质量水平。开展重点行业工艺优化行动,更新生产设备,创新管理模式,组织质量提升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使产品性能的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实施可靠性提升工程,加强产品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提升产品可靠性水平,促进我市工业产品质量由符合性向可靠性转变。

3.抓好质量标杆进企业专题活动。以“质量标杆进企业”专题活动为重点,开展质量标杆创建、质量咨询诊断、质量标杆对标、质量标杆交流培训等活动。以卓越绩效模式、精益生产、可靠性管理、6S现场管理、QC小组(质量管理小组)等国内外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或创新方法为主要对标内容,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对标,深入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切实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组织企业争创省级和国家级“质量标杆”,对新获得全国“质量标杆”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4.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优质发展、以质取胜的理念,强化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制。指导企业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大力推广卓越绩效模式、精益制造等先进管理方法,公开产品和服务标准,主动提供优质供给,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引导企业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对质量安全负首要责任、企业质量主管人员对质量安全负直接责任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引导企业严格执行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及应急处理制度,切实履行质量担保责任及缺陷产品召回等法定义务,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引导和鼓励大中型企业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

5.开展标准和质量提升行动。以消费品、装备制造和原材料为重点,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实施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支撑民众消费升级需求。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为目标,以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和智能制造为主线,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方向,加快推进我市电力装备、工程机械装备、特种设备等优势产业和节能环保装备、电子制造等新兴产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提高关键领域核心竞争力。

(五)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抓好品牌培育建设

1.加强工业品牌培育创建。强化新产品综合评价工作,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增加新产品有效供给。积极组织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企业参加省工信厅组织的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示范工作。指导一批工业企业导入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2019年力争培育一批省级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带动一批企业建立品牌培育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品牌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增强品牌培育能力。

2.抓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持续开展河南省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示范创建工作,指导督促我市产业集聚区单位按照省区域品牌试点示范创建方案,逐项落实各项创建工作措施,争创河南省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

3.开展品牌故事演讲活动。指导有关行业协会或相关单位开展品牌故事演讲活动,讲好品牌故事,传播品牌形象,传递品牌价值,弘扬品牌文化,推广品牌管理知识,推进工业企业品牌创新发展。通过讲述企业在品牌创新实践中的生动故事,在广大企业中普及推广品牌观念,塑造我市品牌形象,推进工业企业品牌创新发展。

4.开展我市品牌推介活动。以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推广品牌培育示范经验。支持中介组织和广大企业开展质量品牌、知识普及和群众性质量品牌提升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行业营造质量为先、品牌引领的氛围。积极组织我市制造业自主品牌参加河南省品牌博览会以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提升我市本土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六)开展标准的制修订,加强制造业标准化建设

1.实施标准领跑者行动。围绕我市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材料制造、电子制造等主导产业以及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等新兴产业,加快技术标准研制,提升优势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提供有效供给。围绕冶金、化工、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引导企业加快制定节能减排标准,严格实施节能节地节水、环保、安全、技术等市场准入,通过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积极在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领域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引导企业和社会团体开展标准的制修订。认真落实工信部关于《培育发展工业通信业团体标准的实施意见》,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制定技术水平全面优于政府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团体标准,着力构建和完善政府主导制定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同发展、协同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此外,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推动企业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进程,支持、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研究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以技术标准引领产品质量提升,提高企业市场的话语权和应对技术标准竞争的能力。

3.树立标准化领军企业。实施标准领跑者行动,培育一批以主导技术引领行业发展的标准化领军企业,为我市工业企业树立标杆。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