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做大做强果品产业的实施意见(三政〔2013〕40号)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做大做强果品产业的实施意见

三政〔2013〕4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为提高我市果品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推进果品产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现就加快做大做强全市果品产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做大做强果品产业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发展果品产业,以苹果、核桃为主的果品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果品产业成为我市农业的第一大优势特色支柱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果品产业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市被农业部确定为中国苹果优势产业带,卢氏县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全市现有果树面积370万亩,其中水果250万亩(苹果160万亩),干果120万亩(核桃80万亩)。建成出口果品基地120万亩,优质果率达到60%以上。规模以上果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0家,年加工能力60万吨,特别是苹果浓缩汁生产能力达33万吨,占全国生产能力的1/6,成为全国重要的果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加快做大做强果品产业能够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提高森林覆盖率,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果业优先、宜果则果”的原则,按照“扩规模、提质量、创品牌、拓市场、增效益”的工作思路,通过建设果品产业集群,实施标准化管理,推进产业化发展进程,全面提升果品产业市场竞争力,把我市建成全国重要的果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实现果业大市向果业强市的跨越。

(二)主要目标

到“十二五”末,全市果品总面积发展到500万亩。其中水果面积300万亩,干果面积200万亩;苹果面积发展到200万亩,核桃面积发展到130万亩。全市果品总产量达到300万吨以上,培育知名品牌3-5个,果品业总产值达170亿元以上。

(三)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要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宜果则果,宜林则林,努力扩大果品种植面积,形成规模优势。

2.突出重点。根据不同地区地理条件,优化果品布局结构,发挥苹果和核桃的种植优势,重点发展,形成主导产品。

3.打造品牌。倾力打造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开发潜力大、经济效益好、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知名果品品牌,形成品牌优势和市场效应,带动全市果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4.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组织、协调和激励等方面的作用,坚持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制定优惠政策,调动多方因素,形成工作合力,推进果品产业大发展。

5.市场主导。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果品种植基地树种和品种的结构调整,建立果品冷链物流体系,延长果品加工产业链条,实现果品生产效益最大化。

三、发展重点

(一)以苹果和核桃种植为重点,扩大果品种植面积

1.大力开发苹果生产基地。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苹果生产。在对老果园进行更新改造的同时,高标准规划建设新果园,全市新发展苹果种植面积40万亩,到“十二五”末,苹果种植总面积达到200万亩。其中,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新建5万亩精品苹果生产基地;在海拔500-800米的塬区,新建25万亩优质高产苹果生产基地;在海拔500米以下的310国道沿线、黄河和洛河沿岸的川区,新建5万亩加工专用苹果基地和5万亩鲜食与加工兼用型苹果生产基地。

2.大力开发核桃生产基地。坚持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开发核桃种植基地,着力培育核桃加工企业。全市新发展核桃种植面积50万亩,到“十二五”末,核桃种植总面积达到130万亩。

3.积极发展特色果品基地。各县(市、区)要立足实际,依托本地特色果品资源和品牌优势,积极稳妥地发展市场形势好、经济效益高的葡萄、樱桃、梨、大枣、仰韶杏、牛心柿、石榴等特色果品基地30万亩,到“十二五”末,特色果品种植总面积达到170万亩。

4.建立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以苹果、核桃两个树种为主,采取分区规划、集中建圃的形式,充分利用组织培养先进技术,结合大田育苗,重点培育无毒矮化苹果、早实核桃等良种苗木。到“十二五”末,全市建立苗木繁育基地1万亩。

(二)推进示范园区建设,提高果品质量

1.推进现代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国家标准果园为样板,按照生产标准化、处理商品化、销售品牌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遵循“政府扶持、企业主导、分步实施”的原则,集约项目、资源、技术,立足高标准建园、现代化装备、高水平管理,在全市建成一批现代果业示范园区。

2.建设高标准出口示范基地。检验检疫、农业等部门和出口企业,要紧密配合、分工协作,以鹤立公司、金秋果业、永辉果业等果品出口企业和5个国家级标准果园为基础,按照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准入标准,完善技术管理措施,通过注册认证,推动我市果品出口创汇上水平、上台阶。

3.加快现代休闲观光示范果园建设。将果品产业发展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与城区绿化、近郊绿化、廊道绿化和林业生态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灵宝市高山公司生态果园、陕县二仙坡绿色果园、渑池县果园乡仰韶大杏基地、卢氏县文峪乡大樱桃示范基地、湖滨区陈宋坡园艺基地、义马市青风山大樱桃示范基地等为依托,建成现代生态观光果园20个。

(三)培育果品优势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力

1.推进品牌整合。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联合、加盟等形式,实施资源整合,统一打造精品品牌,培育代表三门峡发展的“拳头”品牌,提高三门峡果品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培育“灵宝苹果”、“寺河山”、“崤山红”、“二仙坡”等果品品牌,作为三门峡果品产业发展的旗帜,发挥品牌集团优势,做大做强果品业品牌龙头。

2.提升品牌市场占有率。积极组织企业、果品专业合作社、经纪人等参加各类会展和经贸活动,组织本地企业外出开展贸易考察,鼓励企业到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窗口,邀请外地果商前来考察,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宣传板面等多种媒体,推介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

3.加大品牌保护力度。增强品牌保护意识,加强生产标准监管,规范竞争行为,维护品牌的知识产权和市场形象。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品牌经营单位的合法权益,为品牌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开展宣传推介活动,开拓果品的国内外市场

1.开展果品推介活动。巩固和延伸我市果品推介活动的成果,逐步由政府主导发展成为由果品企业和果农自发组织的市场行为和营销手段。通过政府牵线搭桥、果品企业唱戏,使我市果品尽快打入国内外各大水果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配送公司等,提高市场占有率。

2.充分发挥产地市场功能。扶持一批有实力的苹果原产地批发市场,提升果品原产地批发市场实力。推行订单交易、电子交易、冷链物流等现代化交易手段,形成现代化的市场交易体系。建立健全果品交易、流通、价格信息发布等机制,通过农业部农产品信息平台,使我市果品市场尽快融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产地价格和市场价格有效对接,发挥市场功能,提升产业效益。

3.强力推进果品出口创汇。通过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积极培育更多的果品出口企业和出口品种,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我市果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到“十二五”末,全市鲜果和果汁出口达到10万吨,出口创汇总额达到2亿美元。

(五)组建果品产业化集群,提升果品产业的整体实力

1.培育果业龙头企业。培育和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运作规范、带动力强的果业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缘份果业、阿姆斯果业、二仙坡绿色果业、卢氏华阳核桃等出口创汇型果业龙头企业。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打造优势企业群体和产业集群,带动果品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到“十二五”末,全市要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果业龙头企业30家以上,其中年产值超10亿元的果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年产值超亿元的果业龙头企业3家以上,年产值千万元的果业龙头企业10家以上。

2.开展果品精深加工。引导和扶持果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进精深加工生产流水线,着力开发果品精深加工。提升加工标准,严格按照HACCP、ISO等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确定关键控点标准,确保精深产品加工质量。加大研发力度,着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研究开发果糖、果胶、果酚等系列新产品,实现果品加工由粗放到精深的升级换代,拉长果品加工产业链,提高产业竞争力。

3.推进果品包装冷链物流体系发展。推广现代果品包装冷链物流理念与技术,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果品包装冷链技术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扶持灵宝市包装装潢印刷厂、陕县三鑫果袋、三门峡蓝雪包装等果品包装企业,形成以陕县西站、灵宝尹庄等为中心的果品包装市场。重点扶持鹤立公司、永辉果业、二仙坡果业等果品冷链物流企业,形成以灵宝大王、陕县西站等为中心的冷链物流配送市场。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建30条果品分级——清洗——包装生产线,年处理果品总量100万吨;培育、壮大10个果品包装生产企业,年产包装箱1亿套,分装果品100万吨;新(改、扩)建果品机械冷藏库150座和万吨级现代化果品气调保鲜库2座,果品贮藏保鲜能力达到50万吨。

4.发展果品专业合作社。引导和鼓励果农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催生、培育一批果品专业合作社。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企业带合作社、合作社连农户的利益共同体,提高果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成果品专业合作社200家以上,果农入社率达到50%以上。

5.完善果品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体系、矮化密植栽培技术体系、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无公害病虫预警防控体系和果品信息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到“十二五”末,每个县(市、区)都要建设优质良种苗木繁育基地1-2处;积极完善市级果品质检中心、县级监控中心,建设乡级监控站20个;建成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站20个,防控面积200万亩以上,病虫监测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病虫危害产量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新建30个基层信息采集站点,完善农业部苹果产地价格信息采集体系;加大果农的技术培训工作力度,提升果农素质,提升果品产业科技贡献率。

6.组建果品产业化集群。到“十二五”末,形成灵宝阿姆斯果品产业化集群、陕县缘份果品产业化集群、陕县二仙坡果品产业化集群、卢氏县华阳核桃产业化集群等4个省级果品产业化集群,形成灵宝鑫源果品产业化集群、湖滨百佳工贸果品产业化集群、陕县金秋果业产业化集群、灵宝永辉果品产业化集群、灵宝鹤立果蔬产业化集群等5个市级果品产业化集群,提升果品产业化发展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果品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把果品产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要制定长远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将其纳入政府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进行严格考核和重点督导,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明确工作责任。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果品产业发展工作。农业、林业园林、园艺部门要积极开展果树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研究和开发,切实抓好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财政部门要将果品产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发展改革部门要在果业重大项目立项上给予支持;工商、质监部门要做好农资市场监管、流通秩序维护和果品质量监管;扶贫、科技、水利等部门要将相关项目向果业倾斜;国土资源、商务、供销、检验检疫、税务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促进果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加大资金投入。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以市场化运作和群众投入为主体,逐步建立多渠道、多途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1.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市政府投入100万元设立果业发展以奖代补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其中60万元用于现代果业示范园区建设奖补,20万元用于良种苗木繁育补贴,20万元用于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补贴。各县(市、区)政府也要设立专项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支持果品产业发展。2.果品加工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果品加工企业要通过自建基地和组织引导果农联建基地等形式,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形成基地建设和果品加工的良性循环。3.金融机构要加大支持力度。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各类涉农金融机构,要大力推行农户联保、信用贷款和小额贷款,探索林权抵押贷款,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加大对果品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4.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要积极引导市场化运作和群众投入,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起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支持果品产业发展。

(四)强化队伍建设。要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果品行业管理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切实强化队伍建设,特别要在机构设置、干部配备、人员编制、技术岗位设置、人才聘用和工作经费安排上给予倾斜。各县(市、区)政府要成立专门的果业管理机构。要积极引进各类高素质的果品专业人才,挖掘、培养一批乡土技术人才,不断提升果品产业管理机构、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全市果品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队伍支撑。

2013年5月28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