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新乡市交通运输三年(2022—2024年)
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新乡市交通运输三年(2022—2024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3月15日
新乡市交通运输三年(2022—2024年)
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水平,加强交通队伍能力素质建设,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都市圈建设等国省重大战略机遇,锚定“两个确保”,聚焦“十大战略”,围绕打造“两地三区一枢纽”,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中展现新乡更大作为提供坚实支撑。
(二)发展目标
按照一年补短板、两年见成效、三年大提升的步骤,通过2022到2024年的不懈奋斗,以“三个一”实现“三个提升”,即建成一批重大项目、守牢一个安全底线、提升一种克难攻坚能力,推动全市道路通行水平大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大提升、交通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大提升。
1.在建成重大项目方面,重点实施“12 N 1”工程,即全力推进高速公路“13445工程”涉及我市的12个高速公路项目,积极实施濮卫高速西延、龙凤大道、市域干线公路二环线、郑新快速路等N个市定重点交通项目,全面掀起“四好农村路”创建高潮,实现高速公路“市域双环线、县县双高速”,普通干线公路市域三环路贯通,创成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基本建成辐射豫北、连接全国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在守牢安全底线方面,通过三年攻坚行动,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严格履行交通安全监管责任;交通运输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自觉防控安全风险,自查自纠安全隐患,主动加强安全管理,实现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不发生亡人事故,确保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3.在提升克难攻坚能力方面,在交通系统常态化开展“项目为王促发展、创先争优展作为”活动,着力解决主体责任不落实、服务意识不够强、工作效率不够高、担当精神不够足等问题,引导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扛稳政治责任、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担当精神,奋勇争先、唯旗誓夺,在推动工作中凝聚意志、在大干快上中锤炼队伍、在克难攻坚中提升能力,汇聚起敢争第一、勇创一流的强大力量。
二、重点任务
(一)狠抓交通重点项目建设
计划三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77.7亿元,其中,建成高速公路350公里,完成投资约441亿元;新改建普通干线公路467公里,完成投资约206.7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105公里,完成投资约30亿元。
2022年,完成交通重点项目投资200亿元。实施“22422”工程,即:完成投资200亿元,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0公里,新开工跨黄河公路大桥4座,新开工高速公路200公里,打通干线公路“二环”。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88公里,路网密度从全省第15位前进到第8位,至少创成1个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个省级示范县。
2023年,完成交通重点项目投资222亿元。持续推进9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干线公路二环路全面通车;至少创成2个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2024年,完成交通重点项目投资258.48亿元。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30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618公里;干线公路实现三环路贯通;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达到国家级示范市创建标准。
(二)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组织开展事故警示教育,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履行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责任,通过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对公路运营、道路运输、建设施工、行政执法、水上运输等领域实现安全监管全覆盖,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三)提升攻坚克难能力
坚持目标导向,紧盯重点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干事创业的具体目标,勇于担当作为,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究当前交通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认真系统梳理交通运输行业的短板弱项,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着力破解交通发展难题。坚持结果导向,严格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工作责任,强化市县指导调度和统筹协调,共同推动各项任务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全市交通运输三年(2022—2024年)攻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攻坚行动各项工作,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各县(市)、区政府要把开展攻坚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主动认领任务,层层抓好落实,共同推动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强化协同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逐年对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解,进一步明确工作举措、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工作任务,加强沟通配合,建立“一名领导负责、一个专班运作、一份任务清单”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高效推进、圆满完成。
(三)强化督导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考评机制,定期对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
附件:1.全市交通重点项目三年攻坚行动方案
2.全市“四好农村路”创建三年攻坚行动方案
3.新乡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三年攻坚行动方案
附件1
全市交通重点项目三年攻坚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完善交通公路网络,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经过三年(2022—2024年)努力,实现县县双高速、普通干线公路市域二环路贯通和二级及以上占比明显提升,创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基本建成辐射豫北、连接全国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重点实施“12 N 1”工程,即全力推进我市省“13445工程”的12条高速公路项目,积极实施濮卫高速西延、龙凤大道、市域干线公路二环线、郑新快速路等N个重点交通项目的建设,创建全域一体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计划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77.7亿元,其中,建成高速公路350公里,完成投资约441亿元;新改建普通干线公路467公里,完成投资约206.7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105公里,完成投资约30亿元。
2022年,高速公路完成投资约131.7亿元,实现新增通车里程220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488公里,预期密度达到全省第8位;干线公路实现二环路贯通,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完工,完成投资43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810公里(含灾后重建),完成投资22.5亿元,封丘县、新乡县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卫辉市、辉县市、获嘉县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2023年,高速公路完成投资约150亿元,建设里程312公里;干线公路实现二环路全面通车,完成投资约69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57公里,完成投资约3亿元,延津县、原阳县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2024年,高速公路完成投资约159亿元,新增通车里程130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618公里;干线公路实现三环路贯通,加快“1 N”县(市)、区融合发展,完成投资约9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38公里,完成投资约4.5亿元,新乡市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
二、重点任务
(一)高速公路。围绕构建“四横四纵两环”高速公路网,强力推进郑州至辉县高速块村营至省界段、沿黄高速封丘至原阳段和沿太行高速、濮卫高速、鹤辉高速新乡段等5个项目建设,确保2022年底建成通车;强力推进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安罗高速豫冀省界至原阳段、沿黄高速平原示范区至济源段、长修高速封丘至修武段、沿黄高速兰考至封丘段、郑辉高速新乡至郑州段新乡境和安新高速新乡段等7个项目建设,其中安罗高速豫冀省界至原阳段、沿黄高速平原示范段、长修高速封丘至修武段2024年底前建成通车;2022年开工建设濮卫高速西延和龙凤大道,京港澳高速新乡新区站建成实现通车。2022—2024年重点推进项目15个,计划完成投资441亿元。(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资源规划局、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二)普通干线公路。重点推进郑新之间、市县之间快速通道和市区(县城)环城路、重要景区外联道路建设,高标准打造“七横十五纵三环”干线公路网,实现市域二环路全面通车。郑新快速路和G230封丘至开封黄河大桥及连接线项目确保2022年开工建设,2024年实现全面通车。2022—2024年重点推进干线公路项目17个,计划完成投资约206.7亿元。(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三)农村公路。围绕全域“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推进承担县域重要交通功能的县乡道低等级升级改造、连接建制村的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开展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2022—2024年计划完成投资30亿元。(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成立交通重点项目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二)拓宽融资渠道。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和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支持,创新投融资模式,采取特许经营、PPP等模式,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三)做好要素保障。加强与市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为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预留空间,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各县(市、区)要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做好征地拆迁、土源供应等工作,及时化解涉路矛盾纠纷。
(四)明确责任分工。针对重大建设项目,各县(市、区)要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台账,压实工作责任。各责任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细化分解任务,明确办结时限,制定考核办法,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定期对重点建设项目实施督导,积极协调影响项目推进的问题。
附件2
全市“四好农村路”创建三年攻坚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乡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全面提升乡村道路服务水平,创成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目标和《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全域“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新政办〔2021〕61号)文件精神,更好发挥交通运输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支撑作用,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要求,制定三年攻坚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我市全域“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形成市级政府督导调研、县级政府组织推进、乡级政府配合落实的三级统筹格局。在全面提升农村公路通行条件的同时,有效带动农村公路沿线资源、产业、旅游发展,持续开展“美丽农村路”创建工作。建成广覆盖、深通达、高品质的农村公路网络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农村物流便捷化的客货运输网络。“十四五”末新乡市创建成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2022年封丘县、新乡县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辉县市、卫辉市、获嘉县创建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23年延津县、原阳县创建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24年卫辉市创建成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新乡市创建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并达到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标准。各县(市)创建不低于30公里以上的“美丽农村路”。
二、总体任务
(一)各县(市)政府出台支持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的政策文件,出台“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将“四好农村路”纳入政府考核范围。
(二)落实路长制。县(市)政府出台路长制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机构,制定工作章程、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建立覆盖总路长 县、乡、村三级的农村公路路长组织管理体系,县、乡政府下设路长办公室。定期开展巡查督查,对县、乡、村三级路长工作进行考核,并落实激励问责。
(三)落实县级财政配套养护资金。一是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和管理机构运行经费、人员支出纳入财政一般公共预算。二是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替代原公路养路费中拖摩费部分必须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三是按照县道每年每公里10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5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3000元的标准,列支县级政府分担的60%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四是县级人民政府当年用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不低于县本级本年度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5%。
(四)开展环境整治,提升路容路貌。扎实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发动沿线群众培护路肩,县道两侧路肩不低于3米,乡道不低于1.5米,村道不低于1米,达到边坡顺直、边沟畅通,实现农村公路“路田分家”;通过增设排水设施或物理隔离,实现“路宅分家”。
(五)道路绿化。按照“补齐断档、连接成片、整体植绿”的原则对农村公路全路段植树绿化,开展补植补造,消除绿化空档,力争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高低搭配、错落有致”的绿色景观。
(六)建立三级管养机制。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要求,县(市)、区按照县域面积每500平方公里设置一个中心养护站的标准,合理设置中心养护站;所有乡镇设立乡镇管养站,成立村级管养组织,各级养护机构有专职养护工,确保列养率达到100%。
(七)建设项目情况。2022—2024年完成总投资约27.5亿元,完成总里程约1105公里。
(八)养护资金使用支付。省、市下达的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资金,主要用于县(市)、区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项目;省、市、县安排的(10000元、5000元和3000元)日常养护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公路小修保养,由中心养护站实施完成。要确保当年的养护工程保质保量完工,资金及时拨付到位。
(九)客运物流建设。行政村通客车率100%,各县建制村最多一次换乘到达县城比例达到100%,农村物流服务覆盖乡(镇)、建制村比例达到100%,建制村直接通邮率保持100%,快递进村覆盖率达到100%。
三、2022—2024年具体任务
(一)2022年具体任务
1 . 封丘县
(1)三级管养机构:县级要设置4个标准化中心养护站,规范乡(镇)管养站、设立村级管护室,2022年4月30日前完成建设。
(2)道路绿化:所有县、乡、村道宜林路段必须绿化,2022年3月底前完成。
(3)路宅分家:县乡道路过村路段达到路宅分家标准,3月底前完成。
(4)改建、大中修养护工程:一是大修、改建县道40.7公里,挖补坑槽10100平方。二是修建乡、村道58.601公里。
三是改建农村公路危桥3座68延米、改建涵洞5座。2022年6月30日前,全县农村公路县、乡道路面全部达到中等以上标准。
(5)安防工程:县、乡、村道标志标牌、标线、里程碑、百米桩等交通安全设施完善,2022年11月30日前完成施工。
(6)客运物流建设:建设4个乡(镇)客运站(综合服务平台,每个站占地15亩),2022年4月30日前完成建设。
2 . 新乡县
(1)创建氛围:抓紧出台实施细则,分解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召开推进会,掀起创建高潮。
(2)三级管养机构:县级要设置1个标准化中心养护站,规范乡(镇)管养站、设立村级管护室,2022年9月30日前完成建设。
(3)路肩培土、边坡边沟整修、绿化:县乡村道路总长924公里,2022年3月30日前完成。
(4)灾后重建项目:灾后重建农村公路项目3个,里程23.383公里,总投资17354万元,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施工。
(5)路宅分家:县乡道路过村路段达到路宅分家标准,2022年10月底前完成。
(6)安防工程:县、乡、村道标志标牌、标线、里程碑、百米桩等交通安全设施完善,2022年11月30日前完成施工。
3 . 辉县市
(1)创建氛围:抓紧出台实施细则,分解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召开推进会,掀起创建高潮。
(2)三级管养机构:县级要设置4个标准化中心养护站,规范乡(镇)管养站、设立村级管护室,2022年9月30日前完成建设。
(3)路肩培土、边坡边沟整修、绿化:县乡村道路总长1672公里,2022年3月30日前。
(4)灾后重建项目:灾后重建农村公路项目32个,里程196.942公里;灾后重建桥梁项目30座,共长1506延米,总投资59542万元,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施工。
(5)路宅分家:县乡道路过村路段达到路宅分家标准,2022年10月底前完成。
(6)安防工程:县、乡、村道标志标牌、标线、里程碑、百米桩等交通安全设施完善,2022年11月30日前完成施工。
4 . 卫辉市
(1)创建氛围:抓紧出台实施细则,分解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召开推进会,掀起创建高潮。
(2)三级管养机构:县级要设置2个标准化中心养护站,规范乡(镇)管养站、设立村级管护室,2022年9月30日前完成建设。
(3)路肩培土、边坡边沟整修、绿化:县乡村道路总长1113公里,2022年3月30日前完成。
(4)灾后重建项目:灾后重建农村公路项目74个,里程468.877公里;灾后重建桥梁项目28座,共长2337延米,总投资128662万元,四级路建设2022年5月31日前完工,二级三级路建设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施工;农村公路灾后重建桥梁项目,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施工。
(5)路宅分家:县乡道路过村路段达到路宅分家标准,2022年10月底前完成。
(6)安防工程:县、乡、村道标志标牌、标线、里程碑、百米桩等交通安全设施完善,2022年11月30日前完成施工。
5 . 获嘉县
(1)创建氛围:抓紧出台实施细则,分解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召开推进会,掀起创建高潮。
(2)三级管养机构:县级要设置1个标准化中心养护站,规范乡(镇)管养站、设立村级管护室,2022年9月30日前完成建设。
(3)路肩培土、边坡边沟整修、绿化:县乡村道路总长727公里,2022年3月30日前完成。
(4)灾后重建项目:灾后重建农村公路项目3个,里程23.967公里,总投资10339万元,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施工。
(5)路宅分家:县乡道路过村路段达到路宅分家标准,2022年10月底前完成。
(6)安防工程:县、乡、村道标志标牌、标线、里程碑、百米桩等交通安全设施完善,2022年11月30日前完成施工。
6 . 原阳县
(1)沿黄控岛连接线创建省级“美丽农村路”30公里以上,2022年9月底前完成。
(2)做好2023年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基础工作,2022年极差路段改造提升90公里。
(3)灾后重建项目:灾后重建农村公路项目7个,总里程47.632公里,总投资23766万元,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施工。
7 . 延津县
(1)创建30公里以上美丽农村路,2022年9月底前完成。
(2)做好2023年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基础工作。
(3)灾后重建项目:灾后重建农村公路项目22个,总里程59.285公里,桥梁21座,394延米,总投资7501万元,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施工。
(二)2023年具体任务
1 . 原阳县
(1)三级管养机构:县级要设置3个标准化中心养护站,规范乡(镇)管养站、设立村级管护室,2023年9月30日前完成建设。
(2)路肩培土、边坡边沟整修、绿化:县乡村道路总长1361公里,2023年3月30日前。
(3)路宅分家:县乡道路过村路段达到路宅分家标准,2023年10月底前完成。
(4)安防工程:县、乡、村道标志标牌、标线、里程碑、百米桩等交通安全设施完善,2023年11月30日前完成施工。
2 . 延津县
(1)三级管养机构:县级要设置2个标准化中心养护站,规范乡(镇)管养站、设立村级管护室,2023年9月30日前完成建设。
(2)路肩培土、边坡边沟整修、绿化:县乡村道路总长1388公里,2023年3月30日前。
(3)路宅分家:县乡道路过村路段达到路宅分家标准,2023年10月底前完成。
(4)安防工程:县、乡、村道标志标牌、标线、里程碑、百米桩等交通安全设施完善,2023年11月30日前完成施工。
(三)2024年具体任务
新乡市7个县(市)全部创建成国家级或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卫辉市争取创建成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各县(市)建立长效管养机制,管养标准不降低,保持创建成果。2024年新乡市争取创建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并达到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标准。
四、保障措施
(一)提升政治站位。“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体现,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将“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大事要事来抓,要高水平建设好“四好农村路”,使其成为民心路、小康路和希望路。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要切实加强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具体单位和具体责任人,狠抓责任落实。按照“分步实施,综合施策”的原则,迅速制定方案,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措施,确保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三)建立奖惩机制。严格落实奖惩措施,年底进行考核验收,确保“四好农村路”创建任务圆满完成。对高度重视、措施有力、圆满完成年度创建任务的,市政府将进行通报表扬,并给予资金奖励,创建成国家级示范县奖励300万元,创建成省级示范县的奖励100万元。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完不成创建任务的要通报批评,视情节予以责任追究。年度考核结果与省、市“以奖代补”资金挂钩。
(四)加强舆论宣传。要利用各种载体、多种形式、多种媒体进一步加强“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的宣传,充分发挥报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主渠道的作用,让广大农村群众了解政策制度,扩大知情权、监督权,增强基层群众护路爱路、绿色发展和出行安全意识,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参与农村公路各方面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公路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件3
新乡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三年攻坚行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安排部署,实现交通运输工作开门红、全面红的目标,坚决守牢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红线、底线,决定在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开展安全生产三年攻坚行动,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精准施策、精细管理,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攻坚行动,全市交通运输行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严格履行安全监管责任,交通运输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自觉防控安全风险,自查自纠安全隐患,主动加强安全管理,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不发生亡人事故,确保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三、主要任务
(一)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一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开展多种形式安全生产宣传报道,结合组织“安全生产月”活动,积极推进安全宣传进交通运输企业;二是组织开展事故警示教育。深刻汲取近年来典型事故教训,以案说法、以案警示、以案促改,组织开展事故警示教育;三是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约谈、挂牌督办、联合惩戒等制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四是强化防范化解行业重大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安全风险防控,进一步强化公路运营、道路运输、建设施工、行政执法、水上运输等各重点领域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一是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建成全市交通运输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并有效运行;二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的第一责任人法定责任,企业建立完善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督考核制度,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三是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坚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相结合,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
(三)履行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责任
1 . 道路水路运输安全整治。 一是落实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要求,强力整治安全隐患;二是持续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利用典型事故案例,加强警示教育。继续推进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工作。三是突出长途客运、旅游包车、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加强汽车客运站安全管理;四是加强运输车辆和驾驶人动态监管,严格查处超速、疲劳驾驶、不按规定线路行驶、屏蔽信号、遮挡监控等违法违规行为;五是督促浮桥公司落实安全监管主体责任、恶劣天气下安全防范措施,督促沿黄乡镇人民政府落实“三无”(无船舶名称、无船籍港、无船舶证书)船舶安全监管措施。
2 . 城市客运安全整治。 一是城市公交。重点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好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突出恶劣天气条件下车辆性能维护、复杂路况下的行驶安全、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反应能力,保障城市客运正常运转。二是出租汽车。重点加强对“黑出租”“黑网约”等非法运营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净化出租汽车运营市场,营造良好运营环境;强化出租汽车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度。
3 . 公路运营安全整治。 一是重点排查治理公路独柱墩桥梁安全隐患。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迅速排查全省公路独柱墩桥梁安全运行状况的紧急通知》(豫交明电〔2021〕73号)要求,深刻汲取“12·18”湖北省鄂州市G50沪渝高速花湖互通D匝道桥梁侧翻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迅速排查、评估全市范围内普通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独柱墩桥梁安全运行状况;二是重点排查治理公路重点路段重要时段安全隐患。完善雨雪、大雾、冰冻等恶劣天气下道路通行疏导管控和应急保障方案,加强干线公路、桥隧养护以及临水临崖路段、连续下坡、急弯陡坡、隧道、桥梁、路口等交通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切实做好各类突发情况下的公路抢通保畅。加强路面结冰、团雾等高发路段的巡查,遇有情况,及时做好预警,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做好路面管控和事故的规范处理。
4 . 公路工程建设安全整治。 结合当前开展的高速公路“13445工程”在建项目质量安全检测,重点督促指导建设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加强现场高处作业、起重作业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安全防护措施。
5 . 交通综合执法集中整治。 一是会同公安等部门,持续加大国省干线、高速公路出入口、旅游景区及周边道路等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时段执法监督检查频次,严格整治运输车辆非法经营、超限超载、危险货物无证运输、瓶装液化石油气非法运输、大件货物运输车辆手续不全、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各类危及公众出行安全的违法行为;二是依托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深入推进三级监管体系建设,精准打击重点营运车辆关闭动态监控、无证经营、超速疲劳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督促指导辖区管理部门和企业加大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违规报警信息核查和处置,确保问题隐患整改到位;三是联合公安、村镇政府深入整治农村道路违法行为,重点清理农村公路特别是过村镇路段“马路市场”占道经营、违法堆积物和路面障碍物等,严厉打击事故多发路段、山区、公路转弯处私设平交道口、平交道口附近乱搭乱建、货车和农用车违规载人、“黑车”违法营运等行为,全面优化完善农村运输市场环境。
四、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2022年1月)
制定印发新乡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做好动员部署工作。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对照任务分工,制定细化方案,全面启动三年攻坚行动。
(二)排查整治(2022年2月至12月)
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各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深入分析近年来本行业发生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主客观原因,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紧盯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对照整改,对本辖区、本行业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治理,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整改要求,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整改,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三)集中攻坚(2023年)
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大整治攻坚力度,落实和完善治理措施,以重点突破带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整体提升,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4年)
深入分析行业安全生产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深层次矛盾和原因,健全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逐项推动落实。总结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在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推广。全面总结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三年攻坚行动,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五、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和交通运输行业各单位要成立攻坚行动领导小组,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深刻认识开展安全生产三年攻坚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原则,推动本辖区、本行业、本单位攻坚行动的开展。
(二)强化调研指导。全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将安全生产三年攻坚行动推进情况作为安全生产调研指导重要内容,对照任务分工,做到责任压实、工作务实、整改扎实,确保安全生产三年攻坚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严肃问效问责。市交通运输局要综合运用通报、约谈、警示、曝光等措施,强化督办问效,对整治工作不负责、不作为,分工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重大问题隐患悬而不决,要坚决问责。对失职渎职造成事故的,市政府将依法严肃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