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乡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索 引 号: 成文日期: 失效时间: 发文字号: 发文机关: 发布日期: class="pmingcheng"> 2022-08-04 新乡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新乡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
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新乡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已经2022年7月12日市政府第97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新乡市人民政府

2022年7月20日


新乡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动新乡制造强市建设,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豫政〔2021〕49号)《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新政〔2021〕2号),特制订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形势分析

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以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技术改造“三大改造”为抓手,以“两化融合”、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军民融合“三大融合”为路径,以新能源电池、电子信息、现代纺织“三大专项”为突破口,以企业培育为重点,以环境优化为保障,推动工业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工业经济从2013、2014年担保链、互保链危机中探底回升,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2016年至2020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全省第12位上升到第2位;营业收入增速由全省第13位上升到第6位;利润增速由全省第15位上升到第4位;工业投资增速由全省第18位上升到第6位。

1.结构调整明显加快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壮大发展主导产业。围绕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现代家居等优势主导产业,新引进豫氢装备、中纺绿纤、鲁花食品、五得利、康佳集团、大树家居等企业,实现了优势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电池及电动车、生物与新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中国电池工业之都复评成功,华兰疫苗成为全省首家胡润榜独角兽企业。积极融入全省鲲鹏产业生态,成立了黄河科技网信公司,“1 1 N”的总体构架初步形成。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64%。

“三大改造”成效明显。大力实施以智能制造为引领的“三大改造”,赋能高端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截止2020年,我市已培育认定省级以上智能工厂19个、智能车间34个、绿色园区3个、绿色工厂19个,荣获全省智能制造观摩活动豫北片区第一名。2020年,实施“三大改造”项目610个,总投资991亿元。新亚集团通过实施“三大改造”成功实现了“起死回生”,孟电水泥通过绿色化改造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银金达集团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由小企业到大集团的转变,中誉鼎力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商的转型。

淘汰落后产能扎实开展。每年印发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明确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产能退出等各项工作重点和目标要求,组织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对照方案内容,对辖区内相关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按时上报本年度落后产能退出企业名单、设备(生产线)清单,按照年度目标任务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累计淘汰16家企业的94台(套)设备(生产线)。

2.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充分发挥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两区”叠加效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3.6%,较“十二五”末提升6.2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70.9%。“十三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1%。国家级创新载体达到29家。创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家,居全省第二位。

3.发展载体明显提升

把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载体,坚持研发平台、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一台两器一园区”的主体模式,首批建设的电池及电动车、高端装备、绿色纤维等10个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累计实施“一台两器”103个,总投资229亿元;实施制造业项目241个,总投资619亿元。2017—2020年,全市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营业收入连续四年保持20%以上增速,首批10个专业园区营收总量占全市工业比重由2017年的10%左右提升到2020年的20%。已经成为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建设经验被省委《工作交流》专刊印发,被省政府通报表扬。

4.数字转型明显提速

“两化融合”向纵深发展。成功创建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拥有华为新乡云计算数据中心、河南鲲鹏云计算数据中心两大中心。全市“全光网改造”基本完成,4G网络实现全覆盖,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全市共164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贯标,居全省第3位;累计上云企业4380家。累计建成5G基站2183个,居全省第4位,成为全省首个“精品千兆城市”。8家企业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卫华、心连心、中誉鼎力等三家企业建设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5.开放合作明显加速

对外交流合作日益紧密。中德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五得利扩建项目、康佳新飞等一批对外合作项目签约并实施。同时,高度重视郑新产业协同发展工作,与郑州市工信局签订《郑新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签约中核集团河南核力光电研发平台、中机六院智能制造合作等郑新合作项目。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累计承接省外转移项目451个,合同引进省外资金2059亿元。

6.企业实力明显提高

实施大企业(集团)培育计划,全力服务新航集团、新飞集团、心连心集团、科隆集团、华兰生物、银金达等 22 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心连心集团连续十年实现合成氨行业全国能效领跑,银金达荣获全国质量标杆,新飞集团在重整后实现涅槃重生,踏上了再创辉煌的征程。2020年大型企业增加值占全市总量的39%,同比增长9.6%,高于全市平均增速3.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增速3.56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创建省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2家,质量标杆企业3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工业设计中心7家。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8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7.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推进机制、政策环境不断完善。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转型发展攻坚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台账,调度工作进展,建立了统筹推进机制。研究制定了我市《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的实施方案》《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支持制造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三大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若干财政政策的意见》《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动态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企业服务持续深化,企业负担明显减轻。持续完善市领导分包企业、企业问题台账管理、企业服务周例会等机制,开展大调研活动,累计帮助企业解决1500多个问题,切实帮助企业破瓶颈、解难题。同时,积极开展“请进来”“走出去”企业家专题培训,不断为企业家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近年来,我市围绕企业管理、资本运作、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企业上云、工业互联网等内容,累计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培训38次、惠企政策宣讲16次,培训企业家万余人次,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家素质,打造了一批优秀企业家队伍。

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够新。一是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建材、煤电、造纸、化工等传统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高达三分之一。二是新兴产业规模尚小。电池及电动车、生物与新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占比仅为全市总量的12.7%。三是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大企业集团少,缺乏龙头性、支柱性、带动性强的企业。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仅2家(新航、卫华)。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前端、价值链低端、创新链末端,企业利润空间较小。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抗风险能力不足。2020年,1364家规上企业,其中191家出现亏损,占企业总数的14%。

2.产业生态不够优。要素保障依然存在制约。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普遍缺乏资本运作能力,融资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缺技术、缺人才。部分中小企业对员工管理培训及引进、人才层次结构优化的重视度不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弱,产品缺乏竞争力。环保治理标准越来越高,约束趋紧。我市产业结构偏粗偏重,受重污染天气管控影响,停产、限产时间长,导致国内外市场丢失,不少企业因此举步维艰。

3.产业集聚程度不够高。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不突出,引入企业关联性不强,存在低端同质化现象,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集聚集群效应没有充分显现。

第三节  “十四五”期间发展面临的形势

1.面临的机遇与条件

方向更清。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要善于把握这一大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实现粗放型高速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集约型增长。

前景更广。当前,一场最深刻的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消费升级,正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互联网和信息化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国家加大5G、工业互联网、新能源等新基建投资力度,为经济加快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和巨大商机。

环境更好。近年来,中央、省出台了一系列助力经济发展、特别是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我市也出台了一系列贯彻落实意见、方案,“放管服”改革力度持续加大,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被打破,各级干部作风持续转变,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载体更多。我市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区重要城市,面临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郑新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个重大历史机遇。

2.面临的挑战与制约

“十四五”期间,恰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市制造业将面临更加复杂严峻形势。欧美日各国加紧运用“产业政策 补贴”手段,意图重塑全球产业格局,将对我国制造业保持全产业链优势带来新挑战。各国对我国针对性、提防性政策频出,导致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我国制造业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实现转型升级难度加大。发达国家在前沿领域扎紧“篱笆墙”,有可能在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后对我国再一次实施技术封锁与制衡。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低成本劳动力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传统产业造成冲击。各国围绕实体经济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发达国家反思“脱实向虚”的发展模式,鼓动产业链“去中国化”,实施“本土化”战略,给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全国各地均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竞相发力,重塑发展优势,提升发展位次,地方竞争日益激烈。

综上所述,“十四五”期间我市制造业发展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但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抓住国家推进新基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产业优势,积极应对挑战,推进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  “十四五”时期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深刻领会“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致力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开放的理念,加大产业整合力度;支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实施千亿产业集群培育、百亿企业培育、中小微企业成长工程,形成一批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百亿级工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细分领域“单项冠军”“隐形冠军”,让更多产业产品、技术装备、材料器件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成为关键环、处在中高端、具有核心竞争力,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更好地发挥政策在产业发展上的协调、引导作用,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针对现有产业基础和薄弱环节,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统筹规划,推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质量提高、环境保护、品牌培育等方面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加大对创新创业和智能制造的支持力度,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在重点领域力争实现跨越和突破。

创新驱动,人才为本。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建立市场导向的创新体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养引进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夯实产业智力支撑。

智能引领,融合发展。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通过典型示范、行业推广,大力提升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制造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促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

质量为先,绿色低碳。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市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打造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以质取胜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开发高效节能产品,推进高耗能设备的节能改造,坚持走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产业集聚,开放合作。以骨干龙头企业为依托,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中小企业协作配套能力,加快产业集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大力推进郑新融合发展,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推动招商引资,提升出口质量,扩大出口规模。

第三节  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十四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0%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2%以上,对全市经济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力争达到30%,打造装备制造千亿级产业集群1个,生物与新医药、食品制造、轻纺500亿级产业集群3个,化工、建材300亿级产业集群2个。培育销售收入超200亿元以上企业3家,100—200亿元企业8家,每个县(市、区)都有1个以上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营收比重达到3%以上,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全覆盖,重点领域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主要工业品质量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品牌附加值和品牌经济比重不断提高。新增省级质量标杆企业20家。

两化融合水平快速提升。两化融合基础环境进一步改善,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智能制造建设模式有效推广,培育建设80个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8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增上云企业5000家以上,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绿色制造水平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技术在重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完成省下达目标,用能效率和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类别

指标

2020年

2025年

综合实力

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速(%)

6.8

10

全部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

30.6

32

千亿集群数量(个)

0

1

百亿企业数量(个)

2

11

产业结构

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13.1

15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21.8

30

创新能力

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营收比重(%)

2.55

3

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营业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件)

1.04

1.5

省级及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家)

4

5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391

新增

400家

质量品牌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速(%)

7%左右

制造业增加值率提高(%)

22.9

29

融合渗透

省级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数量(家)

累计7家

每年新增1—2家

企业上云数量(家)

累计4380

累计1万

绿色发展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按省下达目标

省级以上绿色园区(工厂)数量(家)

累计22

累计32

第三章  发展重点

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深入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坚持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贯通起来,改造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制造、轻纺、化工、建材5大传统支柱产业,发展壮大生物与新医药、电池及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4大战略新兴产业,提前布局基因工程、氢能与储能2大未来产业。形成“以未来产业为先导、新兴产业为支柱、传统产业为基础”的先进制造业体系。

第一节  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

以培育新优势、增强竞争力为主导,综合运用承接转移、延伸链条、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手段,改造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制造、轻纺、化工、建材等产业,构建传统产业发展新优势。

1.装备制造产业

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积极推进高端装备产业培育和传统装备产业升级“双轮驱动”。巩固提升起重物流装备、振动机械、过滤分离设备和汽车零部件、农业机械等5大传统优势领域。加快培育数控机床、成套装备、航空航天、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产业。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突破口,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新乡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形成1000亿级产业规模。

起重装备。发展高端和新型起重机产品。加快应用变压变频调速、故障自诊、远程运维、智能防摆和防撞、近场感应防碰撞等技术,实现产品轻量化、高端化、智能化、模块化、大型化、专业化。加快通用桥、门式起重机轻量化升级换代,大力发展新型节能轻量化桥、门式起重机(欧式起重机)。加大高智能军用起重机、智能物流搬运系统、核用中低放智能转运设备的开发。进一步满足下游行业特色需求,发展水利起重机、内河航运机械、外装式风电维护起重机、核级起重机、防尘防爆特种起重机、垃圾搬运起重机、航天发射塔用臂架式维修起重机等。大力发展吊钩吊具、新型电动葫芦等产品。

振动机械。应用物联网技术、低频高幅与高频低幅设计等先进理念和手段,提升产品性能和可靠性,重点开发节能环保复频振动筛等高效率、高可靠性、低噪音、低能耗、大型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振动机械。支持和鼓励企业转型,在振动机械技术基础上,进入节能环保装备等新领域,积极发展垃圾处理设备、污水污泥处理设备、固废资源综合循环利用设备、土壤修复专用设备等。

过滤分离设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着力提升设备的集成化、智能化、成套化水平,继续保持在煤机、制冷等传统工业过滤领域的领先地位。积极进入污水处理环保领域、风电和地热水供热等新能源领域,大力发展地下水过滤回灌装备等先进产品。加强先进技术装备示范推广应用。

汽车及零部件。支持优势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大力发展离散型智能制造。支持和鼓励企业应用轻量化、新能源技术,开发节能、环保新型产品,实现由传统零部件制造向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高附加值制造升级。积极与郑州等地区整车厂对接,鼓励企业积极融入整车配套体系。

农业机械。重点突破农业机械数字化设计、可靠性与自动监测、智能信息化等关键核心技术,向高效智能、舒适便捷、节约可靠、复式功能、宽幅大型、节能环保方向发展,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攻占高端农业机械市场。

专栏一:重点产业基地布局

1.起重装备基地。以长垣市、经开区、封丘县等为重点区域,以智能起重装备为核心,以研发、生产、管理、服务全流程智能化为特点,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与资源,打造绿色化、智能化、定制化、网络化的起重装备生产核心基地。

2.振动机械基地。以新乡县等为重点区域,积极发展高性能振动搅拌机械,开发节能降耗新产品,不断提高振动机械的制造水平。支持企业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由产品制造商向集成供应商和系统服务商转变。

3.过滤分离设备基地。以新乡县、高新区等为重点区域,大力发展环保、节能、多功能、模块化、系统化、集成化、智能化过滤分离设备。

4.汽车零部件基地。以辉县市、原阳县、获嘉县、长垣市、高新区、经开区、平原示范区等为重点区域,大力发展汽车转向器、滤清器、空调、制动器、齿轮、汽车管路等特色产品,积极服务郑州百万辆汽车生产基地和重大装备生产基地。

5.农业机械基地。以辉县市、卫辉市、获嘉县、凤泉区等为重点区域,大力发展收获打捆机、玉米籽粒割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茎穂兼收青储机等高效收获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农作物秸秆打捆机、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机械、热泵粮食烘干机和果蔬烘干设备等特色农业机械。

6.高端装备基地。鼓励辉县市、卫辉市、新乡县、牧野区、红旗区、卫滨区、高新区等区域,以产业基础为依托,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数控机床、成套装备、航空航天、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的快速发展。

2.食品制造产业

以面粉及面制品、肉制品、休闲食品、速冻食品等优势产业为重点,发展中央厨房新模式、新业态,打造全省重要的特色食品产业基地。依托“中国第一麦”品牌资源优势,形成龙头集聚,提高小麦精深加工能力,发展精深加工专用面粉。调整肉类结构,向小包装、细分割方向发展,走连锁加盟道路。鼓励企业提高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积极开发具有南北方地域特色的速冻食品。大力开发营养、保健等新型焙烤食品,充分挖掘南太行旅游、牧野文化内涵,走定制化发展道路,积极布局具有传统特色的休闲食品。支持白酒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啤酒企业调整产品结构,鼓励奶制品重点企业建设优质奶源基地,提高奶源自给率,打造豫北重要的乳制品生产基地。充分利用树莓、山楂、桃仁等药食同源食品的资源优势,走精深加工道路,大力发展保健和休闲饮品。利用先进低温保鲜技术,建设都市大厨房加工集中区,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中央厨房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形成500亿级产业规模。

专栏二:重点产业布局

1.面粉及面制品。以新乡县、延津县等为核心区域,以黄河故道独有的地质条件为依托,发挥“中国第一麦”品牌优势,重点发展以高品质小麦为主的面粉加工、面制品加工等产业,打造全国知名面粉及面制品加工基地。

2.肉制品。以原阳县、卫辉市、经开区为核心区域,走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道路,围绕肉制品产业链服务端,聚焦释放产能,丰富肉制品品种和层次,拓宽销售渠道,打造知名区域品牌。

3.休闲食品。以辉县市、凤泉区、延津县等为重点区域,结合本地“南太行”特色、中国传统文化、风景名胜等文化元素,发展“休闲食品 文旅”新模式,打造全省知名的休闲食品生产加工区。

4.速冻食品。以封丘县、延津县等为重点区域,积极开发具有传统特色的面点(卤面、馅饼、汤包、杂粮包),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全国有特色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

5.中央厨房。以原阳县、平原示范区为重点区域,继续富集中央厨房优势企业,建设都市大厨房加工集中区。在冷链技术支持下延伸产业链服务端,打造优质齐全的食材供应链,提升食品产业价值链。

3.轻纺产业

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现代家居及造纸产业,建成全省有影响力的轻纺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高端棉纺、绿色纤维,积极拓展工业用布、装饰用布、特殊用布和专用服装等新领域,补齐新型面料染整短板,加快培育引进知名服装品牌。加快培育直播、新零售等新型销售模式,推动纺织服装向高档化、品牌化、创意化转变,打造新乡纺织服装区域性品牌。强化智能家居产品研发,积极培育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示范企业,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冰箱、空调等智能家电产品,积极承接智能家电产业转移,建成省内重要的智能家电产业新高地。鼓励造纸行业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中高档产品比重。开发绿色产品,走绿色化发展道路,打造省内知名的纸制品加工和纸包装基地。做强工艺美术产业,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资源与新技术新应用的跨界融合。到2025年形成500亿级产业规模。

专栏三:重点产业布局

1.纺织服装产业。按照“一园区、两集群、一小镇”的思路,加快建设经开区绿纺新材料产业园和辉县吴村、延津王楼、长垣职业装小镇等三个纺织产业集群区,鼓励高新区等其他地区根据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积极发展特色纺织服装产业,外引内培,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体系。

2.现代家居产业。积极打造“两基地、两支点”的现代家居产业发展格局,大力推进高新区新飞智家科技产业园白色家电基地、原阳家具产业园基地建设,依托牧野区海宝电器、大班家具,获嘉县家具产业园两个支点,开展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实施升级改造,提高智能制造能力,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各具特色和富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家居产业集群。

3.造纸产业布局。重点推动新乡县、辉县市等两大造纸产业基地转型升级,提升中高档产品比重,打造国内知名的纸制品加工和纸包装基地。

4.化工产业

支持煤化工企业“一头多尾”产业链条延伸,实施产业升级,推动下游产品深加工,加快大型连续加压气化装置的推广和应用,促进核心气化技术优化升级。加大高端新肥料的研发应用,推动化肥向绿色、高效、缓释方向升级延深。依托甲醇、氢气等原料,发展甲醛、氨基树脂、双氧水、二甲基甲酰胺、环乙烷二甲醇(CHDM)等下游高附加值产品。优化提升化工新材料性能,发展PBAT、PBS、PGA、PLA、纳米可降解剂等生物可降解材料及制品,突破关键化工新材料以及关键配套原材料的供应瓶颈,填补国内空白;发展节能降碳新产品。培育高端精细化工产业,重点发展医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高端涂料、助剂、表面活性剂等专用化学品,推进两糠产业链、树脂系列产品、甲酰胺系列产品、吡咯烷酮系列产品等特色优势领域持续升级,培育一批产品质量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到2025年形成300亿级产业规模。

专栏四:重点产业布局

1.现代煤化工。以新乡县、获嘉县为重点区域,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煤化工向精细化、高端化、多元化发展。新乡县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重点以心连心集团为主导,坚持“以煤为基,肥化并举”的发展路线,打造“一头多尾”式集约集群发展的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获嘉县产业集聚区依托中新化工等企业,构建具有“双碳”经济特色的现代化碳综合利用煤化工产业体系。

2.化工新材料。以卫辉市、延津县、新乡县为重点区域,依托河南省先进膜材料产业研究院、河南省功能高分子膜创新中心、瑞丰新材润滑油添加剂研究院等研发平台,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加强创新技术转化应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支持银金达集团、瑞丰新材延链补链,加快功能性高分子膜材料、功能性树脂材料、再生聚酯膜材料、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PBAT、高性能润滑油添加剂等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3.高端精细化工。以获嘉县、延津县、卫辉市为重点区域,推动延津县产业集聚区、获嘉县楼村精细化工园区、卫辉市铁西专业园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强供应链合作,加快环保型助剂、高性能胶粘剂、绿色涂料等高端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向功能化学品、专用化学品发展。支持全市依据自身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当地特色化工产业做大做强。

5.建材产业

加快推进水泥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水泥企业利用水泥窑开展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开发水泥下游产品,发展水泥复合多功能保温墙体、保温防水屋面集成、功能性水泥部品构件等终端产品,轻质混凝土、泡沫水泥等建筑节能制品。推动水泥与装配式建筑产业加强合作,完善产业链。加快传统钢结构产业向智能制造 互联网融合升级,打造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业集群。鼓励开发新型耐火材料,突破高温工业新工艺、高温窑炉节能技术、耐火材料循环利用等技术,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培育节能环保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加强新型建筑材料、住宅部品部件、环保塑料建材等领域产品研发,探索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到2025年形成300亿级产业规模。

专栏五:重点产业布局

1.水泥产业。以辉县市、卫辉市、凤泉区为重点区域,严禁新增水泥熟料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高标号水泥比重,开发水泥多功能复合产品与集成。鼓励无熟料直供企业水泥产能退出,支持水泥企业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2.装配式建筑产业。以高新区、原阳县、延津县为重点区域,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推动装配式建筑应用。培育智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龙头企业(集团)及产业生态圈,优化产业布局。

3.耐火材料。以卫辉市、延津县、辉县市为重点区域,重点发展长寿命、功能高效、环境友好、可循环利用的耐火材料产品,淘汰高耗能、低效率和质量不稳定产品,加强炼钢连铸功能耐火材料应用,做精做强耐火材料细分领域。

4.新型建材产业。以高新区、卫辉市为重点区域,积极发展可再生资源建材、固废再利用建材、纳米建材、节能环保建材、智能墙材等,加快研发生产高强度、高保温、装饰一体化的新产品。支持建设以新型绿色建材为特色的产业园区。

第二节  强力推进新兴产业

围绕创新引领、壮大规模,突出关键技术,强化示范推广,促进高端要素集聚,加快推进生物与新医药、电池及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取得突破。

6.生物与新医药产业

聚焦发展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及卫材、高端化学原料药、现代中药,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依托郑大医学院、河南中医大学和新乡医学院,争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产业转化,到2025年形成500亿级产业规模,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疫苗生产基地、知名的生物技术药物创新高地、高端医疗器械与卫材生产基地。

生物医药。加快血液制品、新型疫苗、单克隆抗体、干细胞等生物制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依托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生物医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等,积极研发新冠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先进疫苗,以及抗肿瘤、抗类风湿等单克隆抗体药物,开发以检测传染病、血液病、肿瘤为主的特异性诊断试剂。支持基因测序产品、生物检测产品以及与仪器配套使用检测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高端医疗器械及卫材。依托河南省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积极开发高分子生物医学材料、吸收性生物蛋白棉、植介入医疗器械、血液透析产品、骨科器材、医疗机器人等高值耗材及高端医疗器械,鼓励发展以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智能技术为特色的健康信息服务产品。加快医用卫材全链条发展,重点围绕防护用品的生产、储备、研发和调拨等,打造“国家医用防护用品生产基地、国家医用防护用品储存基地、国家医用防护用品进出口基地、国家医用防护用品研发中心、国家医用防护用品调拨中心、国家级医疗器械长垣中心”等“三基地、三中心”,努力建成全国领先的医用卫材产业集群。

高端化学原料药。围绕抗病毒、抗肺纤维化、抗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领域,加强核苷系列、培南系列、沙坦系列、小分子药物、吡啶类及吡啶衍生物等关键药物中间体和高端原料药的研发与制造,突破高附加值化学药物剂型改造技术,提高通用名药物研发效率和质量,鼓励企业加大创新药物的研究力度。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吸引外资,围绕临床急需、供应短缺的药号迅速开展一致性评价工作,通过提高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水平,提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推动仿制药企业“浴火重生”、提质增效。

现代中药。围绕金银花、卫红花、山楂、连翘等道地药材和优势大宗中药材,鼓励中药生产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建设一批规模化、规范化(GAP)种植基地,通过整合中药产业资源,推动地方特色中药饮片、经典名方的开发以及名优大品种二次开发和应用。开展名贵中药材人工替代品的研究,积极扶持优质饮片发展,加快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与纯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强组分中药研究和中药制剂技术应用,实现中药产品剂型多样化。

专栏六:重点产业布局

1.生物医药。围绕高新区、平原示范区,以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华兰疫苗P3实验室等为依托,提升生物医药创新能力,全力打造以血液制品、疫苗、单克隆抗体及重组蛋白药物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2.高端医疗器械及卫材。以长垣市为核心,依托河南省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和卫生材料全产业链发展优势,建设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基地和全国医用卫生材料及防护用品研发、生产、储备基地。

3.高端化学原料药。以高新区、新乡县、延津县、经开区为重点区域,重点发展高端特色原料药,鼓励走原料制剂一体化发展道路,积极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打造高端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

4.现代中药。以辉县市、卫辉市、封丘县等为重点,围绕金银花、卫红花、山楂、连翘等道地药材和优势大宗中药材,推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精深加工,完善现代中药产业链条。

7.电池及新能源产业

聚焦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电动两轮车、电动工具、电子产品等重点应用领域,围绕锂离子电池全产业链重点突破。在稳步提升传统锂电池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加快全固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产业链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在新体系电池领域实现换道超车。到2025年形成200亿级产业规模。

锂电池领域。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制作用,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强化企业服务,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巩固科隆新能源、天力锂能、弘力电源等企业在锂电正极材料、消费类电池等领域的优势。加强与平煤集团合作力度,支持平煤集团整合新乡锂电产业。针对高品质电芯、负极材料、电解液、铜箔等短板、弱项,瞄准行业龙头,采取以商招商、协会招商等多种方式,实施精准招商,补链强链,做大做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电解液、电池芯、电池组、配件等产业链各个关键领域。推动全固态电池等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争取项目能够尽早落地投产,实现锂电产业的迭代升级。

其他电池领域。立足市场需求,发展环保、安全的其他类型电池。加大企业改造提升力度,推动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扩大其他电池产品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使各类镍系电池等其他类型电池成为新乡电池产业的重要补充。

专栏七:重点产业基地布局

锂电池基地。以牧野区、凤泉区、新乡县、高新区等为重点区域,围绕市场主流需求,以电芯及关键材料为主导,重点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加快提升电池材料产业规模,推动与国际一流客户的合作配套,加快全固态电池等新体系电池产业化进程,打造国内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锂电池产业集群。

8.节能环保产业

重点发展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和节能环保产品,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资源综合利用装备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形成30亿级产业规模。

节能领域。一是发展节能技术与装备,包括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节能监测技术和装备;二是发展节能产品,包括家用和商用电器、照明产品、建材产品等,重点推广能效等级为1、2级的高效节能产品。同时,探索推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和装配式建筑自动化成套设备及产品。

环保领域。以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生活及医疗垃圾处理装备研发为主攻方向,一是发展先进环保技术与装备,包括污水、垃圾处理、除尘设备、监测设备等;二是发展环保产品,包括环保材料、环保药剂,重点研发和产业化示范膜材料、高性能防渗材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替代产品等。

资源综合利用领域。重点发展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设备、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设备,建设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规范再制造市场秩序,推进工程机械和高端机电产品等再制造关键工艺与技术研发,推动静脉产业园建设。支持企业建立再生资源交易平台,推广“互联网 回收”新模式。

专栏八:重点产业基地布局

1.节能环保装备基地。以延津县、新乡县、卫辉市、封丘县为重点区域,以节能锅炉、除尘设备、环卫设备为发展重点,建设节能环保装备基地。

2.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以牧野区、辉县市、封丘县为重点区域,发展以废旧蓄电池、废钢铁、建筑垃圾为主要方向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建设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

9.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重点做强智能传感器、5G及先进计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产业链,到2025年建成50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高地。

智能传感器。建设新乡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新乡市MEMS中试基地建设,以北方车辆仪表、芯睿电子为重点,巩固我市在声电传感器芯片、仪器仪表传感器上的优势,积极推进红外传感器、热电堆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等专用传感器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化,为河南省“一谷六园”完善“研发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系统应用”产业链条。

5G及先进计算。持续加快5G网络建设,实现乡镇以上区域5G网络全覆盖。推进新乡市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推进5G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传感等技术融合,拓展“5G 智能制造”“5G 现代农业”“5G 现代服务业”“5G 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服务、工业APP等领域开发和应用,加快软件与互联网、物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应用。力争引进行业优势企业,推动软件产业集聚发展。

专栏九:重点产业基地布局

1.智能传感器基地。以红旗区为重点区域,聚焦智能传感器高端化发展,加强核心技术突破,推进与物联网系统的融合,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链,建设智能传感产业基地。

2.5G及先进计算基地。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典型场景应用,强化系统集成与示范推广。

3.其他特色产业基地。以延津县为重点区域,依托慧联电子企业优势,推动新乡市PCB专用工具行业发展。

第三节  谋篇布局未来产业

推进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在基因工程、氢能与储能等前沿技术领域蓄势突破。

10.基因工程产业

聚焦多肽类激素、造血因子、细胞因子、血浆蛋白因子、融合蛋白、重组酶、基因重组单抗和重组疫苗等基因工程药物,开展细胞筛选、细胞发酵、蛋白纯化、多糖纯化、制剂研究、分析检测到动物药效评价等研究,加快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融合蛋白类大分子物质重组细胞的构建、单克隆筛选及小规模培养、纯化工艺的研究,重组基因工程疫苗的小规模培养、纯化工艺的研究,推动曲妥珠单抗、阿达木单抗、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等药物的产业化进程,促进我市生物制药健康发展。推动华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重组蛋白药物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抗体药物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等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11.氢能与储能产业

氢能领域:积极布局未来产业,依托豫氢工程研究院和中氢动力研究院等平台的科研技术优势,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实现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与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服务好豫氢动力、豫氢装备、氢璞创能、上海氢储等一批已落地项目建设,加速燃料电池及相关产品规模化生产进程,推动核心产品尽快全面进入市场。加快氢能产业园项目建设,以氢能产业园为载体,围绕“制氢—储氢—加氢—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发动机”的产业链条,引进氢燃料电池及关键部件、动力系统等优质项目,打造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氢能产业高地。支持企业加强与省内外整车龙头企业合作,争取我市燃料电池及相关产品进入其配套体系。

储能领域:支持平煤锂电、河南锂动等企业提质扩产,全面进入储能领域,参与储能电站、智慧城市等市重点工程建设,形成“新乡电池点亮新乡”的产业生态。支持弘力电源、鑫泉能源、阳光电源等电池企业拓展储能业务。加大与中国铁塔、国家电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公司的合作,积极拓展储能应用场景。强化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储能电池行业龙头企业布局新乡。

第四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实施创新引领工程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发挥科教优势,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友好型社会。用好自创区“先行先试、探索经验、作出示范”的重要功能,推进成熟的创新政策向全市复制推广。努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区域人才高地,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新乡和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新乡提供科技支撑。

1.培育一流创新主体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加大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培育,选择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基础好、技术创新能力强、具有行业带动性的典型企业,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落实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计划,重点培育10家综合实力强、行业地位突出的创新龙头企业,10家发展速度快、成长性好的“瞪羚”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扩容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库,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0家。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建设研发机构和平台,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全覆盖,引领带动全市企业创新水平整体跃升。

2.争创一流创新平台

主动对接国家、省实验室建设体系,坚持围绕重点产业前瞻布局,坚持与头部企业培育相结合,坚持聚集一批顶尖人才团队,充分发挥新乡市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等产业集聚程度高的优势,谋划建设太行实验室、新乡市电池及新能源实验室,推进河南师范大学整合创新资源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2025年底前,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5家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2家以上。建设河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等80家以上,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100家以上,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5家以上,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0家以上。

3.集聚一流创新人才

落实《“牧野英才2.0”人才行动计划》,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人才需求,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引进创新引领型人才和团队,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壮大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育和引进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80人以上,引进紧缺经营管理人才和产业发展人才150人以上。推进引才聚才载体建设,探索在国内外创新高地建立引才聚才载体,争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院士及团队服务站、中原学者工作站、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国际联合实验室、离岸研发机构等各类人才载体30家。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推动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增收,力争全市技能劳动者全部实现持证就业,全民能力素质明显提升。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支持人才公寓建设等,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个性化、精细化、专业化服务。

4.促进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

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管理及服务制度,健全尽职免责机制,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建立完善校地合作对接系列机制,支持驻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新型研发机构,围绕我市产业布局积极参与企业科技创新、工艺革新、流程优化、管理提升,推动更多的科研成果在本地企业转化。加快发展多元化科技金融,推进省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建设。加快发展多元化科技金融,推进省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建设。完善科技贷款贴息及风险补偿等多样化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推广“科技贷”业务。积极争取中央、省创投引导基金,与我市合作适时设立子基金,加强部门间联动,支持科创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深化科技开放合作,加强与知名高校院所的交流合作,办好“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扩大创新要素吸引力,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开放创新发展格局。

专栏十:创新引领专项

1.专业型产业研究院突破行动。支持优势领域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组建产业研究院,打造产业创新联合体,协同解决一批行业内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孵化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促进我市优势产业链不断向前端、高端、尖端迈进。到2025年,力争我市产业研究院达到5家以上,显著增强我市未来产业生成能力、新兴产业壮大能力、传统产业提质能力。

2.制造业创新中心扩容行动。围绕行业重大共性需求,重点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强化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供给,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到2025年,力争我市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5家以上。

3.实施新技改提升工程。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四化”改造专项,强力推进一批重大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推动传统产业与前沿技术、跨界穿心、颠覆模式对接链接。到2025年,技术改造投资增速年均增长20%以上,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大幅提升,基本完成传统产业改造,推动我市技改工作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第二节  实施数智赋能工程

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推动“数智谷”建设

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政府建设,统筹中国电波科技城、大数据产业园、“双创”基地建设,探索“研发基地 科创及数智企业 创新金融”建设模式,对进驻企业提供从原始创新到产业化的全流程、全方位赋能服务。强化“数治”思维,推进大数据技术与智慧化治理深度融合,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促进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聚集创新要素,吸引、培养高水平人才,孵化创新主体,促进创新转化,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高地、人才聚集高地与数智产业聚集区——“数智谷”。

2.推动数字化转型

大力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全力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开展提升信息化水平,通过开展“哑设备”信息化改造,提升核心装备和关键工序的数字化水平,实现设备间实时数据交互与协同生产,开展企业内网升级改造,连通信息“孤岛”,鼓励企业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监控中心,应用物联网、智能传感、数据分析等技术,全面采集和汇聚工艺参数、设备运行、质量检测、物料配送、进度管理等现场数据,实现生产制造、能耗管控、设备运维、质量检测等关键环节数字化。支持企业充分借助标识解析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强化供应链,产业链协同,实现整体效率的提升。联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入企业开展座谈、培训、调研、合作,借助已有的行业领域知识库、工具库、模型库以及微服务组件,推动快速数字化转型。组织企业参加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活动,通过重点解决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共性“痛点”“难点”问题,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优秀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3.持续深化智能化改造

针对行业不同特点,开展针对性智能化改造推进工作,围绕细分行业和产业集群,鼓励企业参加智能制造标杆遴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以点提线带面,拓展延伸,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和产业集群实现智能化升级,打造智能化改造的产业链标杆和产业集群标杆。面向规上工业企业探索开展分级评价评估,开展智能制造诊断调研,推动企业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快速转型。引进和培育智能化改造解决方案供应商、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综合型及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工业互联网软件、工业APP、工业机理模型和微服务组件研发应用,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推动工业APP向平台汇集,探索基于平台的交易和服务机制。组织开展分行业、分专题的智能化改造培训交流、案例分享活动,推动企业加快改造转型进程。支持制造业企业在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方面开展探索,在生产方式、企业形态、商业模式等方面探索变革。鼓励中小企业基于自身发展需要,逐步开展精益管理提升,分步骤、分层次持续开展设备、工序、生产线的智能化微改造、微创新,夯实智能化改造基础。

4.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

推动中小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运维服务等关键环节上云上平台。聚焦企业发展核心和痛点问题,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同时发力,实现企业降本增效。鼓励基础运营商、云服务商提供低成本、低门槛、模块化、快部署服务,降低上云门槛,开放平台接口、数据、计算能力等资源,帮助企业拓展商机、配套资源,提升企业效率和效益。打通企业生产制造上下游信息链,推广个性化定制生产、设备联网监控、远程诊断监控和维保管理协同、节能降耗数字化应用等场景,推动企业内部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互联互通,达到企业间资源共享协同。提升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管理水平,推广机器视觉质量检测、柔性化工厂运营、智能化供应链管理等典型应用场景,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生产。推广云化产品和服务生态,培育本地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企业上云上平台提供全方位支持。

5.布局数字新基建

聚焦打造数字强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水平位居全省前列;持续推动企业内网升级改造,加速构建以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和计算设施为核心,以融合基础设施为突破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探索建设5G全连接工厂。探索5G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5G 机器视觉、5G 远程控制等“5G 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的建设,研究“端—边—云”协同解决方案,培育“5G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持续推动天博物联网研究院工业互联网(新乡)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建设和应用推广,完善标识解析服务体系。

专栏十一:数字赋能专项

1.智能化改造标杆示范行动。培育智能化改造标杆企业和产业集群,以点提线带面分层次推进,通过“设备数字化—产线智能化—企业网络化—集群平台化—智能生态化”逐步推进。

2.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针对“订单、成本、质量、交期”等核心业务痛点,针对不同行业需求场景,引入数字化服务商提供低侵入、轻量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诊断服务,组织专家开展“入户诊断”。

3.推动1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面向不同行业、规模企业上云转型需求,借助云服务商,提供差异化上云服务。力争推动1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争创上云上平台标杆企业。

4.多样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天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综合型)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与应用推广,支持心连心集团、中誉鼎力等细分行业、特定领域平台建设,鼓励若邻智能等开发工业APP,形成多样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广“5G 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推动工业数据资源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和共享。

第三节  实施两业融合工程

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通过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平台赋能,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

1.积极培育服务型制造

围绕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聚焦智能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协同管理、总集成总承包服务、共享制造(平台)、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模式等,汇集较成熟、可复制、能推广的先进经验和有效模式,带动行业上下游企业开展服务化转型。鼓励节能环保、特种设备等领域企业建设“硬件 软件 平台 服务”集成系统,为客户提供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拓展管理、运营、金融等新业务新模式。鼓励纺织服装、家居建材等领域企业建立数字化设计与虚拟仿真系统,推动零件标准化、部件模块化和产品个性化重组,拓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鼓励食品工业企业探索中央厨房、私人定制、健康管理等新业态。鼓励有条件的本地原材料企业、信息服务企业向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提升服务型制造服务和供给能力,提供定向开发服务。

2.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发展创新研发、工业设计、数据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检验检测、工业软件、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以创意设计、数据分析、服务流量等要素嵌入引领制造新模式。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水平。支持有条件的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企业延伸价值链,搭建工业设计、共享制造、供应链管理等专业服务平台,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专业化、定制化、平台化服务。提升制造业设计能力,争创工业设计中心、产业研究院等。

专栏十二:两业融合专项

1.服务型制造推广行动。围绕集成化、柔性化、共享化、平台化,以“制造 服务”“产品 服务”为重点,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赋能效能高的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平台,形成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加快在行业内推广。

2.生产性服务业推进行动。支持服务型制造企业、平台整合工业设计、科创服务、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管理咨询、专业外包、市场开拓等资源,发展开放型、平台化、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

第四节  实施集群强链工程

围绕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集群能级,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和现代化产业链,打赢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1.培育千亿产业集群

实施千亿集群培育工程,锻造集群长板,补齐集群短板,推动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全面提升。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按照“一群多链、聚链成群”的原则,抓好汽车及零部件、高端医疗器械及卫材、纺织服装等13条重点产业链建设,打造装备制造千亿级产业集群1个,生物与新医药、食品制造、轻纺500亿级产业集群3个,化工、建材300亿级产业集群2个。加快布局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等9个新兴产业链和基因工程、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链。到2025年,形成2—3个国内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4—5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链,完成未来产业产业链先导化布局。提高集群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安全化水平,形成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稳固多元的供应体系。优化集群生态,构建高能级的产业生态圈层和高效能换道领跑战略的体制机制,培土奠基产业生态圈层,实现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共赢发展。

2.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坚持“锻长板与补短板相结合”,全面梳理重点产业链企业、技术、人才、平台、项目、融资、用地等清单,编制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图谱,强化“挂图作战”,培育一批产业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商及专业服务商和集群促进机构。着力锻长起重装备、振动机械、食品制造、医疗卫材等产业链长板,积极补好新一代信息技术、电池及新能源、氢能与储能等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领域的短板,加快实现规模化、跨越式发展。全面推行重点集群产业链“群链长制”和产业链联盟“盟会长制”,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打通痛点、堵点、难点、重点、关键点,推动五链高效衔接、深度耦合、协同一体,实现流程再造、优势再造。

3.强化开发区载体支撑

突出开发区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构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两级体系,加快形成“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发展格局,支持现有省级开发区晋升国家级,推动国家级开发区提质进位。支持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开发区做强1个先进制造业主导产业,培育1个新兴产业或者未来产业,主动融入全市重点产业链体系。创新开发区治理体系,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推行“管委会 公司”等模式,加快建设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管理团队。支持开发区建设区中园,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加快建设工业高质量发展专业园区,突出先进、智造、专业发展定位,强化工业用地收储、标准厂房建设、创新平台打造、开放平台建设、投融资平台建立、产业基金设立等要素支撑,打造先进制造业“领军旗舰”“精品店”。重点抓好绿色纤维、电池及电动车、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动力电池、信息通信、起重智能制造、医疗器械等园区建设。

4.提高产业安全水平

统筹发展与安全,增强产业链安全性和韧性。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加强对工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指导企业强化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风险排查管控、强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持续推动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加快发展,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标准安全良性互动。

专栏十三:集群强链专项

1.实行重点集群产业链“双长制”。设立市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产业链总群链长,由市委书记、市政府市长担任。每个重点产业链设立群链长1名,由1名市级领导担任。每个重点产业链设立群链长责任单位1—2个,由相关市直部门担任;设立盟会长单位1—2个,由市内在该产业链具有重要影响的企业担任。

2.精准绘制重点产业链图谱。聚焦重点领域,分行业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研究,绘制13个重点产业链图谱,明确产业链龙头企业清单、核心配套企业清单、关键技术产品攻关清单、域外头部企业清单、域外科研机构和科研团队清单、域外重点优势集群清单等。

第五节  实施优质企业培育工程

加快培育百亿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水平,形成大中小企业共生共荣、配套协作的竞相发展格局。

1.做强做优百亿企业

实施百亿企业培育工程,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领域企业在提质发展中加快升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在培育壮大中激发动能,未来产业领域企业在前瞻布局中抢占先机,培育一批创新水平高、质量效益优、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百亿企业,建成一批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打造一批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质量标杆企业、中国质量奖获奖企业,形成以百亿企业为引领,带动一批成长性高、体量大的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和深耕细分领域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现代化产业链,群链主导力显著提升。

2.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深入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市、县(区)分级建立健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实行动态管理,层层递进,到2025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3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50家。鼓励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推进精益生产、精细管理、精心服务,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引导创新型中小企业成为创新重要策源地。健全完善“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度培育机制,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对接“头雁”、单项冠军等企业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体系,提升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3.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行动,支持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链链主作用,通过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方式,在技术攻关、产品配套、品牌渠道,资金融通等方面带动关联度高、协同性强的中小企业进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鼓励中小企业与链主企业的协同创新,配套合作。持续畅通产业循环,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内在关联性强、相互支撑、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

4.提升产品质量品牌

深入实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支持制造业“头雁”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整合国内外优质品牌资源,加快打造世界级知名品牌,鼓励单项冠军培育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积极向国内一流品牌迈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建区域高知名度品牌。实施制造业标准引领行动,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国际、国内与行业标准的制(修)订,重点支持未来产业、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制定相关行业标准,提升行业发展引领力,掌握行业发展主动权。支持制造业企业参评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支持具备条件的县(市)、区与开发区建设商标品牌示范基地,培育品牌产业集群。支持企业与知名消费互联网平台、工业品电商平台等加强战略合作,拓展线上市场,培育新兴品牌。

专栏十四:企业培育专项

1.打造头雁企业方阵。分类建立头雁企业名录库,实行年度动态调整,开展综合评价。到2025年,力争新增百亿级企业11家左右、50亿级企业12 家左右,10亿级新兴企业20家以上,带动2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2.实施“品质提升行动。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持续提升河南制造业的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到2025年,重点培育20家省级以上质量标杆企业、1—2个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和产品。

3.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行动。聚焦我市制造业发展重点和重点产业布局,深入开展产品和服务对标达标质量提升,提升企业标准与国内外先进标准的一致性。鼓励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到2025年实现对标达标全覆盖。

第六节  实施开放合作工程

按照河南省整体部署要求,融入与服务新发展格局,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扩大四条丝绸之路开放通道,放大“枢纽 开放”优势,大力承接国内外制造业产业转移,打造国内循环的关键枢纽和国际循环的重要节点,实现新乡制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1.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实施承接产业转移行动,充分发挥我市人力资源、内需市场、交通区位等优势,创新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招商引资机制,开展市场化招商、专业化招商、点对点招商、产业链招商,高端科研平台、先进科研成果、领军科研团队招商等新模式,瞄准技术前沿和产业前沿,重点引进一批头部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持续招大引强、招新引精,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动态完善重点产业链图谱和招商路线图,建立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储备库,实施产业链招商。坚持外资与外贸联动,高水平承接境内外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着力引进一批出口型项目。深入推动跨区域协作,继续加强和巩固周边合作,持续推进京沪苏浙,粤港澳等地战略合作,与主要增长极牵手互动、借势发展。

2.引导优势产业走出去

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合作,鼓励我市优势企业国际化发展,重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建设生产基地,支持龙头企业发起“一带一路”出海联盟,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结伴出海”建设境外工业园区,加快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深化全球精准合作,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参与全球资源整合配置,开展全球并购,设立境外研发中心与生产基地,集聚国际要素资源助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3.打造开放载体平台

更好发挥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等平台作用,争取更多国际会议、国际高端展会和展商等落地,支持各地、各部门举办务实管用的节会招商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与进博会、工博会等,借助域外高端开放平台深化产业合作,支持知名品牌展会在新乡举办专题展。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参与区中园、一区多园等建设运营,加快形成一批以外资为主体的国际合作产业园。支持各地与省外合作共建“飞地经济”园区,引导省外优势产业园、高新区、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在新乡建设“飞地园区”。鼓励发展“反向飞地”,引导各地在沿海地区创建创新园、孵化器等,探索“研发在沿海、生产在新乡”“孵化在沿海、产业化在新乡”协同发展模式。

专栏十五:开放招商专项

1.开展招大引强行动。聚焦我市产业发展实际,制定完善产业、企业、产品、研究机构招商图谱,主动对接上级机关、企业家、专家人才和行业协会,建立重点产业招商项目跨区域流转和利益共享机制,支持重大招商项目融资,优化土地保障,招商引智并重,“十四五”期间,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年均增长3%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3%以上。

2.加强重点区域合作。深化豫沪合作,重点开展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深层次协作,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进一步加强与新疆合作,针对我市优势产业,建立加工基地。

3.强化产业基金招商。利用好省级1500亿元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150亿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适时设立市级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各地设立配套基金,创新政府资金支持方式,探索产业基金 招商模式,引进一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重大项目。

第七节  实施绿色制造工程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发展绿色制造,以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为重点,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的,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1.发展绿色制造

持续开展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创建,引导企业建设绿色设计平台、应用绿色工艺与材料、开发绿色产品。推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建设一批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打造一批覆盖全产业链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探索基于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的绿色供应链发展模式。探索园区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园区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深入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对标达标活动,培育一批全国能效、水效标杆企业。

2.推进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

开展重点产业链绿色化改造,以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领域,完善节能降耗的市场化机制,重点开展锅炉窑炉、电气电机、内燃机等高耗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水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推动重点行业有序达峰。实施清洁生产提升计划,加强节能、节水、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料,发展绿色技术、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产品,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大力开展清洁生产,探索开展园区、行业清洁生产整体审核,推进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改造。

3.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完善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拓展工业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途径,推动煤矸石等高值化利用。推进废旧蓄电池、废钢铁、建筑垃圾等资源化利用,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加强余热余压废热资源回收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探索建设资源共享、废物处理公共平台,鼓励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推动再制造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建设静脉产业园区。

4.强化工业污染治理

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严控“两高一危”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化解严重过剩产能,把淘汰落后产能和做优做强、提高市场占有率统一起来,加快退出低端低效产能,鼓励企业开展绩效分级申报工作,引导企业安装使用先进污染防治治理设施,确保达标排放。加快危化品企业搬迁入园,规范化工园区建设。实施沿黄制造业深度节水控水工程,强化沿黄制造业污染监测与治理,推动黄河流域制造业绿色化发展。

专栏十六:绿色低碳专项

1.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行动。聚焦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创建,力争到2025年,新建绿色工厂(园区)8—10个。

2.绿色低碳产业提升行动。紧抓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积极培育引进风电、光电、氢能、储能、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新型材料等产业项目,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第八节  实施布局优化工程

突出郑新融合,结合各地产业特色,进一步优化全市制造业布局,着力形成以开发区为载体的“一核两区多点”发展的新布局。一核:以市区(包括红旗区、卫滨区、牧野区、凤泉区、高新区、经开区)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引领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池及新能源、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氢能与储能、基因工程等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两区:以平原示范区、原阳县、新乡县、获嘉县为主的郑新产业融合先导区,积极承接郑州外溢产业,加强郑新产业协作配套;以长垣市为主的新型工业化提升区,重点发展起重、医疗器械等产业。多点:支持其他县(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布局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实施

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全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实施,协调推进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实施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指导工作开展。重大事项提请市委、市政府审议决定。市级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政策合力,各地要强化主体责任,细化目标任务,抓好工作落实,确保规划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第二节  强化项目支撑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产业项目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中之重,坚持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形成签约项目加快落地、落地项目加快开工、开工项目加快建设、在建项目加快投产、投产项目加快达效,达效项目长效推进机制,优化重大项目服务制度,深化领导挂钩联系项目工作机制,建立服务专班,及时了解、限时协调解决问题,全面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土地、财税等政策支持,优化环保、能耗等项目审批流程,定期组织银企对接活动,全力支持制造业项目建设。

第三节  强化要素保障

强化政策扶持。健全完善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依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重点领域、集群、园区、企业、项目、平台的支持力度。

强化用地保障。建立工业土地收储制度,推广混合用地、“标准地”出让等模式,保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用地需求。实行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按照盘活存量土地数量,奖励一定比例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强化金融支持。大力推动产融合作,落实《新乡市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方案》,加大制造业信贷支持力度。强力实施企业上市“登顶太行”计划。支持上市企业通过定向增发、发行优先股、可转债、公司债等多种方式扩大融资规模。引导各类基金帮助企业扩大股权融资规模。

强化人才支撑。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计划。围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实施“人才强新”行动计划。依托创新平台,瞄准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优势学科,健全人才需求预测和引才目录定期发布机制,实行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服务等便利措施,加快引进一批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团队)。深化产教融合,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鼓励规上工业企业与高校联合建设实训基地。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设立企业家培训专项资金,持续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培训活动,打造一支优秀企业家队伍。

第四节  完善企业服务

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健全落实领导分包企业、企业服务周例会、企业问题台账管理、企业事务服务员等制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项目、荣誉、政策支持,落实减税降费等各项惠企政策,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提升工业经济运行监测水平,及时准确掌握、研判并快速应对风险,全力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建立环保监管正面清单制度,实施差异化管控,避免“一刀切”。

第五节  加强监测评估

制定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探索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差别化评价方法和政策措施。强化目标管理,健全规划实施评估机制,明确规划各项指标的职责分工和阶段任务,组织开展中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适时开展终期评估,对规划目标、执行过程、实施效果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督促规划目标任务落实完成。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