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的通 知

索 引 号: 成文日期: 失效时间: 发文字号: 发文机关: 发布日期: class="pmingcheng"> 2023-01-03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新乡市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的
通 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新乡市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2月12日

新乡市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

为认真落实《河南省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豫政办〔2022〕8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关于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产业链“双长制”的工作方案》(新办〔2022〕1号)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实施“十大战略”、实现“两个确保”,把绿色食品集群发展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坚持绿色化、高端化、品牌化、智能化,坚持一群多链、聚链成群,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实施冷链食品、休闲功能食品和预制菜升级行动,落实数字赋能、品牌提升和安全保障任务,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链,做优粮食制品,做强肉类制品,做精油脂制品,做大乳制品,做特特色产品,做靓预制菜,到2025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超500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二)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达10%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进一步提高,绿色食品业布局进一步优化,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稳固。

——链群能级提升。重点培育小麦、玉米、水稻、红薯、生猪、肉牛、肉羊、花生、水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12条优势特色产业链,积极建设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打造创新链前瞻引领、产业链完整融合、供应链协同集聚的食品产业生态。

——企业规模提升。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60家以上,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0家以上,积极培育百亿级企业、上市企业。

——创新能力提升。高水平建设一批食品科技创新重大平台,突破一批食品业关键共性技术,新增一批食品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推动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品牌效益提升。绿色制造技术在重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用能效率和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培育绿色食品企业知名品牌20个,品牌附加值和品牌经济比重不断提高,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更加突出。

二、发展重点

(一)做优粮食制品。推进全市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加快专用面粉、功能性面粉研发,推动小麦淀粉、小麦蛋白等小麦制品精深加工,发展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开发中高档主食加工产品。稳定传统玉米种植区面积,积极发展鲜食玉米,在养殖大县重点发展青贮玉米,加快发展玉米蛋白饲料、乙酸乙酯、果葡糖浆、聚乳酸等玉米制品精深加工。建设沿黄水稻种植带,推进稻鱼、稻虾、稻蟹、稻鳅综合种养,推广专用大米生产,推动米粉等米制品精深加工。扩大辉县市、封丘县等地红薯集中种植,发展蜜薯、高淀粉薯,推动红薯淀粉、红薯粉丝粉条、酸辣粉等红薯制品精深加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延长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花生产业链,到2025年,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50亿元。

(二)做强肉类制品。巩固提升京广铁路沿线生猪产业带和沿黄滩区肉牛、肉羊为主的绿色产业布局。科学集成应用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绿色技术,发展精深加工高端产品。增加低温肉制品供应,生产低脂肪、高蛋白、低热量和风味独特、营养均衡、易消化、色香味俱佳的酱卤制品、功能性复合肉制品和重组肉制品等新型健康肉制品。支持九豫全、雨轩、阿杰、世魁、高金、臧营桥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质肉制品企业发展高端加工产品。支持肉制品加工企业发挥优势带动畜禽养殖、屠宰加工等上游产业发展,建设肉制品全产业链。到2025年建成国内重要的优质肉类生产加工基地。

(三)做精油脂制品。加快发展绿色、高油、高油酸花生生产基地,重点建设沿黄大果花生基地,实行高油、高油酸花生专种、专管、专收、专贮、专用、专加工,保障加工产品品质。支持鲁花、华豫、亮健等油脂加工企业利用有机、绿色、高油、高油酸花生原料,开展花生油料深加工,培育有机、绿色高油酸花生油品牌,通过降低成本争夺高端油品市场。加快发展红花籽油、米糠油、玉米胚芽油等特色油料产品和专用油料产品,支持油料加工项目向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方向升级,开发油料蛋白、生物活性物质等高端油制品。鼓励发展葵花籽油、核桃油等新型健康特色小品种食用油。到2025年,规模以上油脂及油脂制品企业营业收入达到50亿元。

(四)做大乳制品。以沿黄滩区和黄河故道区为重点,建设奶业优势区。积极实施优质乳工程,推广低温生产工艺,实施绿色清洁生产,扩大巴氏奶、低温酸奶等低温乳制品生产供应。支持企业积极开发羊奶产品,丰富奶类产品种类。加快开发绿色有机奶、功能牛奶、保健牛奶、奶酪等适销对路的高端乳制品,形成多品种、多层次、差异化的产品结构。通过休闲观光牧场创建、互联网 应用、物联网 应用等大力培育奶业发展新业态。支持盛亚牧业、中荷乳业、中源农牧立足当地市场需求,鼓励发展休闲观光、文化旅游、科普宣传、创意体验、现制现售等特色模式,激发奶业发展新动能。到2025年,生鲜乳及乳制品生产加工能力显著提升。

(五)做特特色产品。利用原阳县、平原示范区等沿黄稻区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原阳大米”品牌效应,培育大米优势产业集群,开发有机(生态)米、富硒米、米糠油、米蛋白、休闲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贮藏窖、保鲜库和烘干设施,提升产后净化、分类分级、干燥、预冷、储藏、保鲜、包装等初加工能力。依托封丘树莓种植基地、辉县山楂种植基地、封丘芹菜种植基地、延津胡萝卜种植基地、原阳冬瓜种植基地,发展净菜、冻干果蔬、蔬菜汁、果蔬粉、蔬菜膨化食品、蔬菜脆片深加工。依托星河生物、仙灵生物、润辉生物等食用菌生产加工龙头企业,调整食用菌产品结构,鼓励发展金针菇、白玉菇、蟹味菇、灵芝等高端食(药)用菌。鼓励发展灵芝孢子粉、灵芝酒、食用菌干制品、罐头制品、酱类制品和功能性产品等精深加工制品,延长食用菌产业链条。发挥树莓、山楂、金银花、卫红花、决明子、葡萄、番茄、胡萝卜等特色农产品功能性特质,增加食药一体化食品多样性,拓展特色果蔬加工空间。到2025年,规模以上特色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

(六)做靓预制菜。抓住全国预制菜快速发展机遇,把预制菜产业作为重要主导产业进行培育。以原阳县为重点,大力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培育预制菜产业龙头企业,推行“绿色食品基地 产业化龙头企业 电商销售 金融服务”等新产销模式,不断完善餐饮服务体系。支持县域企业利用预制菜带动粮食蔬菜种植、禽肉养殖等上游产业,以及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工业旅游、乡村休闲游等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提升预制菜原材料供给能力和产品质量,构建营养、健康、安全、卫生的预制菜产业链。到2025年,力争预制菜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建成全国知名的预制菜生产加工基地。

三、重大行动

(一)实施预制菜升级行动。加强基地建设。推广“原料基地 中央厨房 物流配送”等产业模式,衔接预制菜上下游产业,整合产业链资源,打造绿色食品产业新典型。规划建设中国(原阳)预制菜创新示范产业园,打造全国知名的预制菜产业基地。创新菜品门类。发展即食、即热、即烹、即配食品,大力发展面向家庭日用、节庆聚餐的预制菜,开发应用于航空航天、户外拓展、应急救援等领域的预制菜。支持千味央厨、九豫全等头部企业加速发展。创新加工技术。推动原料品质数据化、预制菜标准化、生产智能化、预制菜营养健康化,支持餐饮企业、中央厨房与科研院所技术协作,打造一体化预制菜加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畅通销售渠道。支持预制菜企业拓展团餐市场、连锁餐饮市场、外卖餐饮平台等渠道。

(二)实施冷链食品升级行动。开发冷链产品,支持千味央厨、霍嘉、富元、英杰、喜世、倍儿鲜等速冻食品企业创新产品、增加门类、扩大规模。支持雨轩、高金等屠宰加工企业提升屠宰现代化水平,引进培育本地肉牛屠宰加工企业,推进肉品冷链化运输、冷鲜化上市。推进果蔬产地初加工,提升产后净化、预冷、保鲜等初加工能力。扩大食用菌冷鲜保存、冷链运输规模,提升保鲜质量。补齐鲜活农产品流通“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短板,加快初加工、保鲜预冷、冷藏配送等设施建设。支持郑北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港园区建设,布局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争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三)实施休闲、功能食品升级行动。发展休闲肉类食品,支持九豫全、阿杰食品等肉类加工企业发展肉脯、小包装肉制品等休闲食品,培育国内肉类零食领军品牌。发展谷物零食。支持米多奇、口口妙、银龙、亚特兰、九月天、永昶等企业加快馍片、手撕面包、方便面、酸辣粉等谷物类制品迭代升级。发展药食同源产品。支持生命果、英杰食品等企业发展药食同源功能食品,发挥覆盆子、卫红花等功能性特质,开发一体化功能性食品、代餐粉和零食。发挥卫红花、金银花、蒲公英等在药茶制备中的作用,培育发展一批代茶饮用品企业。充分利用花生、大豆等种植优势,支持企业发展植物基食品,打造植物基产品体系。

四、主要任务

(一)强化数字赋能。发展智能装备。支持优势装备企业联合食品企业根据食品加工生产工艺流程,研发生产上下料机器人系统、搬运机器人系统、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后厨等,集成创制先进适用的加工新技术新装备,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施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建立完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形成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全程可溯的信息化监管模式,提升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水平。推动“一村九园”(数字村庄、数字田园、数字果园、数字菜园、数字茶园、数字菌园、数字药园、数字花园、数字牧场、数字渔场)数字化建设。大力发展电商。深化与京东、阿里、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战略合作,在主要电商平台提升冷链食品、休闲食品、特色功能性食品、预制菜网上销售份额。推动数字化场景规模应用。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绿色食品业供应链深度融合,以数据驱动提升产业效率。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上下游企业协同采购、协同生产、协同物流,促进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

(二)提升品牌效应。强化品牌策划。吸引国内外知名策划公司量身定制品牌形象,形成强大品牌资产。推进品牌形象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向特色化、功能化、年轻化、低碳环保可再生方向发展。强化品牌塑造。支持九豫全、雨轩等企业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食品品牌。叫响新乡小麦、原阳大米、卫辉卫红花、封丘金银花、辉县山楂等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打造延津花生、获嘉黑豆、原阳预制菜、新乡县种子、平原示范区育种产业等中原农谷品牌,鼓励加工企业积极开展绿色食品认证,推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健康发展,打造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强化吸引品牌。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吸引国内外知名食品加工企业落户我市。

(三)加强安全保障。强化企业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意识,推进食品工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质量安全保障能力。鼓励和提倡农产品加工企业采用“两品一标”加工原料,配置原料检验、生产过程动态监测和产品出厂检测等检验检测设备。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从种养、加工、仓储、运输等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可追溯制度,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管理标准、产品标准、加工工艺标准及卫生环境标准。加强对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和卫生状况的监督检查,对食品安全严重失信的企业依法进行惩戒。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行食品制造业全产业链链长制,分管市领导担任群链长,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为群链长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粮食和储备局负责编制肉制品、面制品产业链图谱,建立绿色食品产业项目库,筹建绿色食品集群专家库。

(二)完善工作机制。组建市食品制造业产业链工作专班,建立链长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市农业农村局、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财政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金融局、资源规划局、生态环境局、粮食和储备局、供销社、农科院和河南科技学院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研究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和工作方案,协调解决食品制造产业链培育中的重大问题。

(三)加强部门配合。农业农村部门要牵头负责日常协调联络,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发改、资源规划、生态环境等部门要开辟“绿色”通道,保障食品企业新上项目顺利实施。财政、金融等部门要统筹运用相关资金、政策对食品企业给予支持。科技部门要以食品企业需求为导向设立科研项目,支持和鼓励食品企业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市场监管部门要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商务、粮食和储备、供销部门要统筹协调相关支持政策,推动食品制造业全产业链发展。

(四)强化工作落实。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建工作专班,细化工作措施,推动工作落实。各县(市)、区要将食品制造业产业链发展情况列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对发展成效明显的,在项目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支持。各县(市)、区要将食品企业作为“万人助万企”活动重点对象,加大政策宣传和贯彻力度,协调解决食品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