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信阳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加快振兴发展,实现“两个更好”的关键时期,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跟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推进现代化信阳建设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意义重大,既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市战略位势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有力支撑,更是建设现代化强市、应对全球变革与挑战的重大战略抉择。根据《“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制定本规划。 现将规划印发给你们,请各区、各相关单位结合各自职责推动落实。

       特此通知。



                                                                                                                       信阳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12月23日


“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新征程、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的关键时期,也是信阳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由大到强的转型攻坚期。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意义重大,既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市战略位势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塑造我市发展新优势的有力支撑。根据《“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河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战略形势

     (一)发展基础

       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培育壮大了一批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和产业集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集聚化发展,未来产业也呈现突破发展态势,成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产业转型稳步推进。“十三五”时期是信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信阳革命老区视察,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为信阳发展标注了时代方位、指明了方向路径、描绘了美好蓝图。“十三五”期间,信阳市产业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一产占比首次降至20%以下。食品、纺织服装、建材三大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矿物质功能材料四大新兴产业加快向千百亿级规模迈进。全市聚焦全产业链建设,坚持以产业强支撑,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统筹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各县区按照“1个主导产业 1个特色产业”定位,压实链长责任,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链水平整体跃升。

创新发展动能集聚。信阳市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以创新激活力,加快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培育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0家,推进淮滨县、平桥区、光山县等产业集聚区创建省级高新区,支持上天梯管理区创建省级经开区。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平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完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230家,新增高新企业20家。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十大工程,力争列入省技改项目200个,技改投资增长30%以上。持续实施招才引智、信阳英才计划,完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探索聘用“科技副总”。市、县两级财政科技投入增长10%以上。

集群发展优势凸显。信阳市积极培育产业链重点企业,建立完善支持“信阳造”产品本地消费政策措施,通过市场换产业、产业引导基金阶段性参股等方式,推动明阳智慧新能源、开源环保、羚锐制药、三元光电等20家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依托龙头企业和各类专业园区,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引进配套项目,提高本地配套率,推动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强化示范引领,重点推进以中部半导体和天扬光电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以明阳风电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以碧桂园现代筑美为引领的绿色智能家居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加强要素保障,设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积极开展产业集聚区“百园增效”行动,配套发展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开展主导产业发展年度考核。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领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优化产业发展生态,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链关键环节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二)发展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严峻性复杂性前所未有,给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出新问题、带来新挑战,也迎来新机遇、指明新方向。

发展机遇。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前沿技术呈现集中突破态势。“十四五”时期,国家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谋划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指明了路径方向。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经济步入平稳增长期,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壮大发展形成利好效应。

面临挑战。全球产业合作格局重构,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逐渐从错位竞争向正面竞争转变,国际技术贸易壁垒持续增加,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国际环境趋于复杂。我市经济总量较小,仍存在创新驱动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优等突出问题,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面对旧力渐弱、新力渐强的分水岭,只有在破解结构性矛盾上聚焦发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发展未来产业,才能全面迈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整体看来,“十四五”时期是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期和攻坚期,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事关高质量发展大局,必须将其作为经济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资源要素加快推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围绕“两个确保”目标和“十大战略”举措,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着力抓创新、强主体、育集群、促融合、拓开放、优生态、提能级,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强化科技战略支撑,高位嫁接优势主导产业,抢滩占先高成长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体系,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整体跃升。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集聚创新资源,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产品迭代应用,集中突破一批具有自主产权、安全可控的“卡脖子”技术,促进以点带面推动补链强链延链实现系统性突破,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坚持开放发展。聚焦科技变革最前沿和产业发展新趋势,主动对接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创新优势区域,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吸引国内外重大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全面融入国家及我省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坚持深化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破除阻碍人才、技术和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金融支持产业发展能力,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激发产业发展潜力、市场主体活力。

坚持集群发展。坚持集聚集约发展模式,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有效集聚和供给,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优、竞争能力强的新兴产业集群。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实力在省内领先,未来产业引领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基本形成具有自主技术支撑的新兴产业体系,成为引领全市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

产业规模。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现翻番,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20%;未来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增加值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0%;形成一批支柱产业,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创新能力。力争在优势领域创建国家实验室或分支(基地),争创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10个高水平创新平台,集中攻克一批关键领域的产业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产业链整体效能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创新能力跻身国内前列。

产业集群。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形成1-2个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培育引进10家引领型企业,新增一批国家级、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2-3个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产业生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突破一批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完善政府资金稳健投入机制,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加大投入,产业资本与天使风投创投等各类基金结合更加紧密,初步建立创新效能大幅提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创新生态系统。法规、信用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市场环境更加公平,适应新模式、新业态蓬勃涌现的产业生态更加优化。

到2035年,基本建立相对完善的未来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培育形成一批创新引领、要素富集、空间集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高地。

       三、发展重点

     (一)做优做强优势主导产业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引进培育一批头部企业和拥有核心技术的零部件企业,提升产业链水平和自主可控能力,全面增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突出打造一批布局结构优、规模体量大、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性强的主导产业集群。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焦“补芯、引屏、固网、强端、育器”,强化信息制造、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创新,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万物互联、融合创新、智能协同、绿色安全的产业发展生态。

生物技术产业。抢抓生物技术加速演进、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加强生物产业基础和应用研究,聚焦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引导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和生物安全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节能环保产业。加快节能环保产业与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融合,促进节能环保技术创新突破瓶颈,加速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推动“智慧环保”深化发展,构建产业间耦合、上下游衔接、技术先进的节能环保产业链,建成全国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二)培育壮大高成长产业

加强关键技术装备的突破应用和数字技术的融合赋能,促进新兴技术加速向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和新兴服务业等领域广泛渗透,持续提升产业能级和综合优势,培育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新业态、新模式。

高端装备产业。以自主安全可控为核心,深度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应用,推动智能制造装备高端化发展,提升高端工程装备发展水平,促进农业装备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增强优势高端装备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中西部地区知名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新能源产业。紧抓新能源快速发展机遇,加快推动太阳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风能装备产业链更加完备,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和地热能,推进多种形式新能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促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构建低碳高效能源支撑体系。推进风能产业集聚发展,重点突破大型风电场运行维护、变流变桨智能控制、风场大数据管理等关键技术,提升低风速风电机组生产制造水平。支持风机主机生产基地扩能提效,带动叶片、轴承、制动器、塔筒等风电配套产业集聚发展,推动风电装备产业链更加完备。推进风电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加快风电与储能技术融合,提高风电基地消纳利用水平,提升风电稳定性和持续性能力。

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顺应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趋势,强化技术创新、示范应用,全面推进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培育汽车与能源、交通等融合发展新业态,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

新兴服务业。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金融科技、创意服务、康养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赋能生产制造全面转型,持续创造生产和消费新需求,构建特色鲜明、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新兴服务业新体系。

      (三)谋篇布局未来产业

围绕“优中培精”“有中育新”“无中生有”三大路径,超前谋划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谋篇布局量子信息、氢能与储能、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力争在若干前沿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培育形成一批引领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链群,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

优中培精引领型产业。立足具有一定基础、能够抢抓机遇率先布局的量子科学和氢能及储能领域,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源头供给,培育一批初步具备国际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力争产出一批原创性、颠覆性成果,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有中育新先导型产业。结合我市产业基础和技术成熟度,紧跟国内外最新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发展趋势,加快释放类脑智能和未来网络的产业潜能,快速壮大产业规模,在产业链和创新链上占据一定位置、突出河南元素。

无中生有潜力型产业。紧密跟踪世界科技前沿,把握未来产业变革趋势,超前部署发展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加快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力争在重大领域、细分领域换道抢滩,打造新赛道,领跑新转型。

     (四)培育壮大新动能

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顶层设计,加快实施产业链提升、创新平台构建和产业生态优化三大系统工程,建立健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着力补链强链延链,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河南特色的新兴产业生态体系。

产业链提升工程。打造十大新兴产业链。深入推行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推进新兴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优化产业链发展布局,推动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链发展协同匹配,探索更加有效的跨部门、跨区域的协调机制和产业链垂直管理架构。滚动编制重点产业链全景图,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着力补链强链延链育链,促进“政产学研金介用”合作,引进培育一批引领型链主企业和具有“杀手锏”产品的配套企业,加快形成上下游配套生产体系,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

创新平台构建工程。积极创建高端创新平台。坚持“强化储备、建立梯次、创建高峰”原则,建设3-4个省实验室,力争优势领域创建国家实验室或分支(基地),择优培育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标准重组、整合、打造新的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超短超强激光平台、量子信息技术基础支撑平台等科研基础设施。在光通信、高端轴承、诊断检测、安全芯片、隧道掘进装备等领域创建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省内高端创新资源整合,推进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和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加大科研院所支持力度,增强基础科学等领域研究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

产业生态优化工程。推进数字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新兴产业发展,提升企业平台化设计、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普惠性金融支持力度,构建覆盖股权、债权、担保、上市全链条的金融支撑保障体系。继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争创营商环境最优省、市场机制最活省、改革探索领跑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省战略,提升知识产权价值和成果转化效率。健全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加快发展技术要素、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技术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

       四、重大工程

       “十四五”期间,着力实施平台建设、人才培育、技术突破、交流合作、产业孵化、金融支持、政府服务等七大重点工程,加快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七大主体相互贯通、共生演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培育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进一步聚焦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方向,完善稳定支持机制,推动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我市特色优势的领域,积极推动引进若干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国家实验室在我市建设分支机构。参照国家建设首期国家实验室的做法,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加快信阳市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积极吸引中国科学院、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在信阳建设大科学装置,争取在前沿领域取得突破,孵化更多前沿技术应用到工业领域。

       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围绕我市未来产业的研究和发展需求,加快谋划重大创新平台布局,持续推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顶端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重点创新平台培育,集中力量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打造未来产业发展创新策源地。推动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向各未来产业主体开放共享。争取国内外知名大学在信阳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未来产业研究院,开展重大技术研究攻关和成果产业化应用,或将承担国家重大平台的建设任务及重大项目放在信阳实施,力争产生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培育技术创新联合体。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细分领域,引导相关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搭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率先实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全覆盖。依托产业技术联合体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动联合体成员单位开展联合创新活动,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联合联合体内配套中小企业共同推进研发一批对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重点关键技术,加快成果产业化,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二)人才队伍培育工程

      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培育计划,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要,设立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学科、专业和课程,加大基础研究人才培育力度。深化校企合作,强化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培养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同层次发展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产教融合试点企业。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教育,实现高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与输送。实施卓越未来企业家和高水平创新人才培育行动,组织企业家及创新人才深入国内外未来产业龙头企业、研发平台、服务机构进行培训交流,提升发展素养。

       开展创新人才引进。坚持长期化、常态化、品牌化推进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发展需求,建立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信息数据库和招商项目数据库,及时发布人才需求和项目需求目录,吸引各类人才加速回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才行动,聚焦全球视野,重点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或潜力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院士、国际顶尖科学家、青年科学家等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

       创优人才使用生态。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积极争取国家重大课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提供发展空间和载体。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健全人才跟踪培养体系,保障引进人才待遇,提高人才服务质量,精准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打好激励组合拳。

     (三)未来技术突破工程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基础研究统筹布局,在未来产业量子力学、区块链、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等领域深化前沿基础理论研究,重点解决未来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共性基础问题,鼓励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力争牵头组织实施一批国家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引领全国乃至全球未来产业基础前沿领域科研方向,在未来产业的战略性领域实现率先突破。

       推动基础技术攻关。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点推进有利于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创新等“四基工程”夯实的重点基础技术研究。探索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基础技术攻关清单,重点支持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特别是“卡脖子”核心技术的研发。深入推行“揭榜挂帅”,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围绕“卡脖子”关键技术开展联合研发攻关,解决制约未来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技术瓶颈,抢占科技制高点。

       强化关键技术研发。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技术难题,开展关键共性重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行动,发挥各级各类创新平台的技术研发载体作用,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大技术突破与革新,加快实现具有标志意义的自主创新突破,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占领未来制高点,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先进技术成果在我市的市场化步伐。

     (四)国际国内合作工程

       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积极融入国际大通道和经济大走廊,提升国际通达能力,扩大经贸合作规模。加强对“一带一路”重点国别、重点领域发展趋势跟踪及分析,及时发布国家“走出去”有关政策,以及重点国别投资环境、产业发展和政策、市场需求、项目合作等信息,引导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企业以建设境外合作园区、生产加工基地、营销网络、对外承包工程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

       强化国际交流合作。深化与国外一流科研机构、著名大学、企业的合作交流,推动科技园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联合实验室和产业化基地等平台建设,策划和实施一批“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构建政府引导、民间参与、机构互动、产学研结合的国际合作架构。依托在豫国际科技学术组织和代表性科学家,提升我市国际合作水平和影响力。搭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吸引和支持国际高端学术会议、专业论坛在信举办或永久性落地,鼓励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和技术交流活动。

       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探索在北上广深等科技先进地区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研发机构,靠前就近学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先进技术,集聚利用异地创新要素,破解本土企业高端人才缺乏、研发能力不足的难题。持续深化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地区的合作,建立省际间创新成果转移统筹协调机制、重大承接项目促进服务机制等,搭建研究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转移促进平台。加强与周边省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的互补合作,推动共融发展,实现为我所用。

     (五)产业孵化工程

       打造孵化平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创新创业需求,建设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特色的各级各类众创空间,全方位、多角度地为相关企业提供从种子期、创业期发展到快速成长阶段的技术平台、投融资、市场拓展、人力资源等综合化服务,形成“创业苗圃 孵化器 加速器”的全产业链培育模式,为我市未来产业发展提供重要载体。

       建设服务载体。建设一批促进创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搭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建立网上技术大市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成果产业化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配置,提供技术向产业的转化全流程便捷化服务,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专业化与市场化相互动的共享平台,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

       创建展示场景。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聚区域,整合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优势资源,选取一批前沿性、可演示、互动性较强的科技创新成果,建设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展演展示中心,展示宣传最新科技创新成果。举行高端论坛,提升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影响力,吸引全球科技创新资源。

     (六)金融资本扶持工程

       强化产业基金支持。充分利用我市现有各类产业发展基金,进一步研究股权投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运作模式等基金投入方式,激活我市现有产业发展基金活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投资基金,促进政府基金与市场基金协调互动,有效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企业培育、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基地平台建设、创新应用示范等方向建设,引导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支持未来产业发展。

       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持续推动创新型企业在“企业创新板”挂牌,引导挂牌企业建立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将“企业创新板”打造成“科创板”的孵化器及储备库,在挂牌企业中筛选一批创新型强、发展潜力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企业开展重点服务,强化科技含量高的高精尖、专特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企业孵化培养。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企业对接市场培训,对照主板、创业板、三板、科创板上市标准进行针对性培训培育,力争更多的企业能够上市融资。

       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探索建立产融创新金融服务联合体,推动我市银行、券商、投资基金、投资机构和其他金融服务机构针对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重点发展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型的融资、担保、保险和服务。推动银企战略合作,通过组织银企对接会、向银行推荐项目的形式,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推动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企业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企业融资渠道,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企业融资难题。

      (七)政府服务提升工程

       强化产业顶层设计。充分吸纳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政策措施的制定,加快开发数字化智能化工具,进一步梳理产业发展现状,明确产业链、创新链关键节点、龙头骨干企业、重点研发机构,研究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招商引智清单、重点项目清单、产业布局清单,加速各项工作落实。科学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聚基地发展规划,引导我市结合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总体布局,认真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实现功能板块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聚区加速形成。

       推动产业政策实施。贯彻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强化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围绕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趋势,对已有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进行整合、统筹,加强财政资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支持,研究制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政府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采购政策,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逐步形成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支持体系。

       打造产业发展生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聚发展,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结合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配置要素链、完善政策链,实施精准培育、精准攻关、精准招商、精准引智、精准支持,加快布局龙头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着眼产业创新生态构建,以重大创新项目建设牵引要素集聚、产业配套,推动形成龙头企业 配套企业 高校、研发机构 基地园区承载 金融支持 市场推广 政策扶持的创新生态。深化与国内外高端智库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构建“最强大脑”,为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提供对策建议,提升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的能力。

       五、保障措施

聚焦关键领域,优化产业生态,强化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市场化配置,充分对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空间需求内容分析和布局研究,完善与各地、各部门的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确保“十四五”期间各项重大任务顺利完成。

      (一)强化组织制度保障体系

       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引领作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建立“一位省领导牵头、一套工作专班、一个产业研究院、一支产业引导基金”的“四个一”工作推进机制,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牵头做好规划实施的协调落实工作,省直有关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各相关产业发展措施,确定具体的任务目标和施工图。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结合本地实际,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制定政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构建省级专项支持政策和各地具体支持政策为支撑的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树立尽职免责导向,建立健全鼓励创新容错机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监测机制、评价制度和考核体系,完善新兴产业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监管机制。

      (二)创新财政金融支持体系

       加强政府资金引导,鼓励各地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直接资助、股权投资、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质企业培育力度。发挥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带动各地和社会资本设立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等各类基金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中长期资本。建立基金备投优质企业项目库,依托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新兴产业优质企业常态化路演和资本市场业务培训,增强企业对接资本市场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股债联动、供应链金融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信贷产品,推广新型融资模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提供长期限、低成本信贷资金支持。加强金融法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市场信用环境,发挥信用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和企业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完善落实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型材料首批次、软件产品首版次的各项认定及支持政策,建立并严格执行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制度。

      (三)健全人才支撑体系

       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支持顶尖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加快集聚创新领军人才,培育壮大青年拔尖人才,精准引进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实施“中原英才计划”等人才培育引进工程,建立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动态数据库,开展靶向引才、按需育才、精准引才。充分发挥创新主体聚才用才作用,打造高端创新平台,扩大引才用才自主权,提高高层次人才薪酬水平。建立产业发展战略专家智库,优化省级人才引进培养项目,畅通高层次人才职称评聘“绿色”通道,改革科技成果管理和转化制度,对科研经费使用赋予更大自主权。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政策,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和方式,健全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四)构建对外开放体系

       积极对接先进地区,加强与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引导支持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先进技术项目在信落地。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加快建设双边特色产业国际合作园区,支持龙头企业和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共建合作园区。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企业建立境外营销网络,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大力培育出口品牌。

    (五)健全重点项目管理体系

       坚持“项目为王”,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和分类指导,建立动态管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大项目储备库。围绕重大项目深入开展“双招双引”,采取专题招商、定向招商、上门招商、以商招商和展会招商等方式招引企业、资金和人才,变“招商引资”为“挑商选资”。优化重点项目审批程序,对重点项目手续办理实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确保第一时间受理、最短时间办结。完善重大项目监管平台和项目分级分类协调推进体系,实行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动态掌握施工进展。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