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政[2007]26号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7年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 索 引 号 :11411000005747138B/200705-00033
  • 信息分类:市政府文件
  • 发布机构:许昌市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2007-05-09 09:05
  • 名 称 :许政[2007]26号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7年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 文 号 :
  • 关 键 字 :
  • 许政[2007]26号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7年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2007年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做好200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二○○七年四月十八日

     

    2006年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6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速度比较快、质量比较高、后劲比较足的良好势头。生产总值达到717.2亿元,增长14.9%,比计划高1.9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5亿元,增长28%,比计划高10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完成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农业生产稳中有升。全市粮食产量257.3万吨,比上年增加25万吨,超额完成计划。农业特色化水平继续提高,花卉苗木种植面积59万亩,增加8万亩,超过计划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97万亩,超过计划7万亩。畜牧业较快发展,实现增加值37.8亿元,增长7%。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20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4亿元,增长16.6%。农村生产条件继续改善,1.5万名农民工得到培训,1.5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沼气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二)工业生产产销两旺。全市工业增加值425.6亿元,增长18.3%,比计划高2.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1%,实现利润增长65.2%,为近年来较高的一年。煤电运紧张得到缓解,原煤产量增长39.8%,货运周转量增长19.3%。“136”工业体系建设得到加强,87个省重大工业项目超额完成计划进度。40户重点企业生产效益大幅提高,利税超亿元企业达到15家。工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建项目140多个,总投资107亿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继续提高,许继集团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2个。

    (三)服务业增长实现提速。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8.5亿元,增长13.9%,高于计划3.4个百分点。物流业较快发展,在加快万里物流园区、上海商贸城、万通汽贸城三个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的同时,又谋划了4个物流园区和一批物流市场、物流中心。旅游业再添新荣誉,经中宣部批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许昌为“中国三国文化之乡”暨中国三国文化研究基地,命名禹州市为“中国陶瓷文化之乡”、鄢陵县为“中国蜡梅文化之乡”。银行贷款在宏观调控下增势不减,达到303.21亿元,增长19.6%。房地产开发产销两旺,施工房屋面积增长2倍,实际销售面积增长1.4倍。

    (四)投资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3.7亿元,增长31.9%,比计划高6.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9.0亿元,增长40.6%。城镇工业投资进一步扩大,达到149.3亿元,增长45.9%。民间投资增势强劲,达到175亿元,增长7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9.6%。新开工项目增多,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到800个,增加151个。薄弱环节建设得到加强,水利完成投资8500万元,增长98%;电力完成投资10亿元,增长160%;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9.5亿元,增长80%。

    (五)消费在升级中需求趋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8亿元,增长15.2%,比计划高2.2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差距有所缩小,市区和县城消费分别增长15.7%和14.3%,农村消费增长13.8%。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1.8万户,新增11.8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17.6万户,新增12万户。市场物价略有上升,上涨1.1%,低于计划0.9个百分点。

    (六)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市1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7亿元,比上年增长39%,基本达到年度投资计划要求。省定在建的12个重点项目,全部超过省计划进度。许继电气城一期、瑞贝卡发制品四期、黄河集团金刚石生产线、众品公司无公害猪肉及制品综合加工等项目竣工。东城区热电厂开工建设,禹州电厂二期取得重大突破。首山一矿、泉店煤矿两个矿井完成投资4.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8%。许禹、禹登、许亳、郑石四条高速公路完成投资2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0%,均比计划投资有较大的超额幅度。许昌学院二期、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迁建进展顺利。

    (七)招商引资推进更具实效。全市招商引资123亿元,增长35.5%,其中市直招商引资33亿元,增长35.2%。争取上级资金取得新成绩,通过上级发改委下达资金3.7亿元。争取市外银行贷款迈上新台阶,国家开行河南省分行又授信11.1亿元,郑州股份制银行对许昌新增贷款余额突破50亿元。大力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呈现新局面,成功推动众品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元化生物在英国伦敦OFEX上市,瑞贝卡公司、许继集团定向增发方案得到证监会批准,分别筹集资金3.5亿元。

    (八)和谐许昌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设成效显著,城镇化水平达到34%,提高2个百分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45个国债、省补助项目进展顺利,16所乡镇卫生院全部竣工;人口出生率9.71‰,有效控制在计划之内。人民幸福指数继续提高,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万人,超过计划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比计划低0.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891元,增长14.4%,比计划高5.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4269元,增长17.2%,比计划高11.2个百分点。

    二、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

    200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

    —生产总值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5%,第二产业增长15%,第三产业增长11%。

    —工业增加值增长15%。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进出口总额增长17%,其中出口总额增长18%。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左右。

    三、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

    (一)坚持产业立市,促进增长方式转变

    落实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制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纳入考评体系。考虑各地基础条件的差异,在对县(市、区)考核上,增加工商税收、城镇投资、工业增加值三项人均指标。市经济开发区和东城区与县(市、区)一并考核。

    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强力推进“136”工业体系建设,确保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按照扶优扶强促小的原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许继集团、许昌卷烟总厂、黄河集团等40户重点企业、100户“小巨人”企业、20户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继续实施“质量立市、名牌兴业”活动,培育更多的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驰名商标。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坚持布局集中、产业集群、土地集约的原则,用足、用活、用好工业集聚区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企业、项目以及各类生产要素向工业集聚区聚集。突出抓好9个重点工业集聚区建设,争取重点工业集聚区增加值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努力提高23个产业集群的整体实力。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分步实施好全市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五个方面的20项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7个工业点源治理项目建设,争取一批项目竣工。组织好年度10大重点节能工程备选项目申报,争取列入国家计划。争取长葛市大周循环经济产业园列入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规划。

    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万里物流园、万通汽贸城、上海商贸城等物流项目进度,争取规划的物流园区、物流市场、特色物流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深挖曹魏文化、生态文化、钧瓷文化三大文化资源,争取曹魏主题公园实现开工、神垕镇历史文化名镇建设有重大突破,高起点建设文化旅游景点、景区。引导房地产业、金融业、社会服务业等健康快速发展。

    (二)突出城乡一体化,加快新农村和推进区建设

    加快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设。认真落实推进区总体规划、配套规划和专业规划,努力取得更大成效。注重产业支撑,加快推进区内工业集聚区、生态园区、物流园区建设,提升推进区经济实力。着重抓好推进区内的道路、供水、供热、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推进区功能。

    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继续扩大花木、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粮食生产,继续提高优质小麦、优质大豆、优质玉米、优质红薯的比重。高度重视现代畜牧业发展,重点搞好畜牧生态科技示范园和优质生猪、优质家禽、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着力扶持20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巩固提升“村村通”,积极推进“村互通”,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继续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强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扩大旱涝保收田面积。抓好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试点工作,加强农村信息设施建设,形成市、县、乡、村互通相连的农业信息化体系。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深入实施经营城市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

    继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经营城市的“项目策划、资金筹措、资金偿还、项目监管”四个机制,注重完善城市功能、疏通城市出入口、适当拉大框架,科学谋划、规范运作城建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在建的城建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帝豪游园、天宝路西段等项目如期竣工。提高城市间通达水平,实施好国道、省道改扩建工程,努力推进许昌至郑州城际快速通道项目。

    强力促进市区经济发展。树立和落实“产业立市”思想,突出发展市区工业,积极扶持大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引导老城区企业向工业集聚区进入。坚持扩大总量,提升质量,加强市经济开发区、东城工业集聚区等市级重点工业集聚区建设。突出物流业和旅游业两个重点,大力发展市区服务业。加强与郑州的经济联系和功能对接,努力推进郑许经济一体化。

    搞好城市创建活动。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贯穿创建工作始终的最高标准,认真落实“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属地管理、资金保障、新闻发布、考核奖惩”等六个机制,深入开展“四城同创”。加强市区主次干道、旅游景点景区以及城市出入口、铁路沿线等重点部位的市容环境整治,继续改造背街小巷,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各县(市)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污水处理厂全部实现达标排放。

    (四)促进社会事业进步,努力构建和谐许昌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农村科技示范工程、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和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和引导产学研合作项目。抓好襄城高中、长葛一高等优质高中建设,积极推进工商管理学校、襄城县职教中心建设,加快市二高迁建工程建设。加快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迁建、许昌学院二期工程进度,完成长葛职业教育中心建设。

    加强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实施农村卫生体系建设,建成21所乡镇卫生院。建设历史文化名镇或街区,加快推进神垕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项目和全市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项目。搞好数字电视客户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体育中心前期工作。加强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深化企事业单位改革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深化文化系统改革。按照“一保三放开”的要求,加快教育系统改革。在保证公共卫生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卫生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城建方面的市政公用、勘察设计等事业单位的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许继集团的产权制度改革,除上市公司外,其子公司和非子公司全部完成改制。完成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的扫尾任务。优化已改制企业股权结构,多渠道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争取万里集团海外上市,再发展一批新上市企业。

    正确处理改革中的利益冲突。按照法律、政策要求,规范推进企事业改革,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改革方案,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积极开发城镇就业岗位,帮助改革中下岗职工再就业。认真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依法处理改革中群众上访问题。

    (六)突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确保经济增长后劲

    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实施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项目责任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督查通报制度和环境问题协调解决制度等,着力抓好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完成全年投资计划。确保竣工许昌至禹州、禹州至登封、许昌至亳州许昌段高速公路、郑州至石人山高速公路许昌段、107国道改扩建工程。积极推进京广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争取开工建设107国道复线工程。争取东城区热电厂1号机组并网发电,首山一矿、泉店煤矿要完成较大投资量。争取许昌铁矿、禹州电厂二期开工建设。做好禹州扒村煤矿、襄城电厂一期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许昌卷烟总厂造纸法烟草薄片项目要完成厂房施工及部分设备安装。开工建设许继电气城二期。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推动企业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省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三项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深化银企合作,深入开展季度银企洽谈会、与郑州股份制银行的对口衔接、开行授信工作。适度设置招商引资门槛,严把环保、土地两个项目准入关口,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附件:2007年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计算

    单位

    2005年实际

    2006年计划

    2006年实际

    2007年计划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一、生产总值

    亿元

    605.5

    13.5

    680

    13

    717.2

    14.9

    840

    12

    第一产业

    亿元

    99.6

    6.8

    105

    5.5

    106

    7

    115

    4.5

    第二产业

    亿元

    370.3

    16.7

    429

    16

    452.7

    17.4

    550

    15

    其中:工业

    亿元

    344.9

    17.5

    400

    16

    425.6

    18.3

    530

    15

    第三产业

    亿元

    135.6

    10.6

    146

    10.5

    158.5

    13.9

    175

    11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239.4

    47.2

    299

    25

    293.7

    31.9

    352

    20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64.9

    49.1

    211

    28

    229.0

    40.6

    286

    25

    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1.1

    1.1

    102

    2

    101.1

    1.1

    102

    2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47.4

    14.3

    167

    13

    169.8

    15.2

    192

    13

    五、对外贸易

     

     

     

     

     

     

     

     

     

    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

    万美元

    41935

    13.7

    48645

    16

    57186

    36.3

    66908

    17

    出口总额

    万美元

    35579

    14

    41983

    18

    45740

    28.5

    53973

    18

    六、外商直接投资

    万美元

    4260

    34.9

    4650

    9

    6508

    42.8

    7810

    20

    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19.96

    29.4

    23.55

    18

    25.5

    28

    30.3

    18(20.1)


    指标名称

    计算

    单位

    2005年实际

    2006年计划

    2006年预计

    2007年计划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八、人民生活

     

     

     

     

     

     

     

     

     

    农民人均纯收入

    3643

    12.2

    3861

    6

    4269

    17.2

    4525

    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769

    11.6

    8468

    9

    8891

    14.4

    9958

    12

    九、城镇登记失业率

    3

     

    4

     

    3.6

     

    4

     

    十、人口与就业

     

     

     

     

     

     

     

     

     

    人口自然增长率

    4.26

     

    5

     

    4.26

     

    5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58993

     

    44000

     

    60000

     

    50000

     

    十一、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4

     

    4

     

    4

     

    十二、农业产品产量和播种面积

     

     

     

     

     

     

     

     

     

    1.产量

     

     

     

     

     

     

     

     

     

    粮食

    万吨

    232.3

     

    230

     

    257.3

     

    230

     

    棉花

    万吨

    2.5

     

    3

     

    2.7

     

    2.5

     

    烟叶

    万吨

    4.3

     

    4.1

     

    4.6

     

    3.5

     

    油料

    万吨

    11.6

     

    10

     

    10.5

     

    11

     

    肉类总产量

    万吨

    40.6

     

    45

     

    43.6

     

    46

     

    水产品

    5620

     

    6000

     

    6100

     

    6300

     

    2.种植面积

     

     

     

     

     

     

     

     

     

    粮食

    万亩

    591.35

     

    585

     

    620.4

     

    590

     

    棉花

    万亩

    46

     

    45

     

    38.3

     

    40

     

    烟叶

    万亩

    28

     

    28

     

    21

     

    15

     



    指标名称

    计算

    单位

    2005年实际

    2006年计划

    2006年预计

    2007年计划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油料

    万亩

    50

     

    50

     

    53.6

     

    58

     

    花木

    万亩

    51

     

    58

     

    59

     

    75

     

    蔬菜

    万亩

    97

     

    90

     

    97

     

    90

     

    中药材

    万亩

    35.5

     

    38

     

    38

     

    40

     

    十三、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原煤

    万吨

    1417

     

    1000

     

    1714.6

     

    1750

     

    发电量

    亿千瓦时

    56.3

     

    51

     

    57.6

     

    55

     

    卷烟

    万箱

    107

     

    107

     

    107

     

    107

     

    十四、生态环境保护

     

     

     

     

     

     

     

     

     

    林木覆盖率

     

     

     

     

    26

     

    27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83

     

     

     

    84

     

    85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325

     

    312

     

      注:生产总值绝对额为当年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007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计划,按财政口径计算为20.1%。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