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现代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发展现代物流业重要性的认识
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信息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供应链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形式。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推进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进而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助于拉动金融保险、商贸流通、信息服务、餐饮、会展等相关服务业的配套服务需求,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助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推动制造业供应链一体化,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是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助于增强物流配套服务能力,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进一步优化第二产业结构,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助于衔接生产和消费,扩大社会就业,进一步提高商品流通效率,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环境与现状
我市地处河南省中部,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为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我市已经形成了装备制造、能源电力、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和烟草、发制品、超硬材料、纺织、汽车及零配件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大生产、大流通的发展格局引发了对物流有效需求的快速增长,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一些传统的大中型运输、仓储、邮政企业利用自己的物流基础设施,逐渐向现代物流市场发展。以万里集团、众品冷链物流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迅速。民间资本开始涉足物流业,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初步形成。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品牌专卖、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不断涌现。会展业已成为助推我市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许昌国际发制品博览会、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中国(禹州)中药材交易会、长葛农机产品交易会等会展经济品牌效应日渐显现。2005年以来,我市现代物流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年均增速达到12.3%,增加值高于同期服务业0.5个百分点,2009年,全市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65亿元,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4.6%,无论从总量上,还是在比重上,都在我市服务业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条件。
从总体看,我市现代物流业有着很好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从现状看,我市的现代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发展进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有:全市物流业缺乏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导致物流运行系统环节多、周转慢、费用高、服务差、效率低;物流资源缺乏整合,传统物流企业比重偏大,功能单一,物流资源处于散、乱、杂状态,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物流企业小、弱、散,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信息网络不完善,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物流人才等。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国际范围内物流业竞争日趋激烈,全国、全省各主要经济区域、各大中城市的现代物流业也呈现出竞相发展态势,对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必须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把我市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物流业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不断提高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为目的,突出区位交通和产业特色鲜明的比较优势,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优化物流空间布局。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和业态提升改造传统商贸物流业,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设施网络体系和信息体系。实施“3615”现代物流业提速工程,把我市建设成为连接南北、辐射东西的全省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把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我市支柱产业之一。
(二)发展目标。近期目标(2010—2015年):围绕“3615”现代物流业提速工程,建设三大现代物流平台,六大现代物流园区,十个特色产业物流中心,培育五家以上年经营收入超10亿元的重点物流企业(其中两家年经营收入超50亿元),优化资源配置环境,完善配套服务功能;积极推动大型企业开展物流配送、物流业务外包和供应链管理,促使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成长壮大;广泛应用智能仓储、卫星定位、电子标签、网上交易、网上定货等现代物流手段,初步实现调度管理科学化、货物配载智能化、装卸搬运机械化、账目结算电子化;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较为健全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格局,形成立足豫中、辐射周边、面向全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2015年,全市现代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40亿元,年均增长14%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8%以上。
远期目标(2016—2020年):全市初步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完备、运转有序、高效便捷、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一批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具有品牌优势和综合竞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企业集团实现集群式发展,现代物流业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到2020年,全市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
四、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通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着力构筑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网络和会展物流平台,科学布局综合物流园区,重点推进六大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催生一批具有先进物流经营理念、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通过物流发展环境的改善,吸引外来投资,实现物流产业跨越式发展。
(一)构筑三大现代物流业发展平台
1.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加大投入,强力推进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和城乡公路等交通设施建设,搞好仓储、配送等现代物流设施节点建设,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以国道省道干线为辅、重要节点间快速通道为连接的对外公路交通网络;整合铁路资源,利用现有铁路专线、地方铁路区域枢纽优势,配合物流园区和大型物流企业建设,搞好城南、城北两大铁路专用线建设;抓住郑州机场被国家确定为全国8大区域枢纽机场的大好机遇,建设航空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加强与空港、港口的通关衔接,积极发展航空物流业,形成多式联运的立体网络格局。
2.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紧紧抓住电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的机遇,以许昌交通运输指挥中心和河南万里物流信息网建设为依托,积极构筑许昌市商贸物流公共管理信息平台,将公路、铁路、税务、保险、银行、检验检疫、企业供应链管理等物流信息整合集成起来,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充分实现信息的联网共享和无缝对接;鼓励和支持重点物流园区或企业建立与区域物流网的数据交换系统,积极发展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手段,拓展物流信息网络覆盖范围,实现物流配送业务与物联网业务的有效对接。
3.会展物流平台。以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中国(禹州)中药材交易会、长葛农机产品交易会、许昌国际发制品博览会为平台,加强展馆及会展平台软硬件建设,培育会展品牌;强化会展服务企业功能,使会展服务和与之相关的物流服务紧密结合,为参展企业提供展品运输、展示、广告策划等一揽子服务,并提供商品成交后的延伸物流服务。
(二)科学布局综合物流园区,实现要素配置集约化。重点推进六大物流园区建设。许昌商贸物流园区。利用许昌东南部的仓储用地,发挥京港澳、许平南高速公路等交通优势,依托万里运输、河南冷王等大型物流企业,发展以食品、工业品、建材、纺织品和汽车为主的物流种类,逐步形成完善的商品集散、仓储、配送、信息等多种服务功能的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许昌东城物流园区。利用城区东部的邓庄仓储用地,发挥京港澳高速、311国道以及地方铁路的交通优势,结合食品、花卉、汽车贸易等专业性物流的发展,着力推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邓庄食品工业园、汽车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以储运、配送、加工、交易等为主的多功能综合物流园区。魏都物流园区。依托河南省(魏都)民营科技园区,以万通汽贸公司、大运公司为主,建设集汽车销售、汽车配件、农机及农机配件、二手车交易及农副产品加工配送为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重点搞好万通汽贸城物流、大运物流园等项目建设。长葛物流园区。依托长葛新区,结合长葛市的产业基础,以长葛钢材批发交易市场和建材装饰交易中心为核心,形成以物流配送、加工配货、仓储运输为主的综合物流园区。许昌航空物流园。依托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许昌异地航站楼,重点建设航空货站、综合保税区、公路港等关键设施,承担国际运输、保税仓储、流通加工、邮政快递等功能。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业的辅助产业,培育临空经济新产业。积极争取建设二级口岸,推进与郑州国际机场空港经济的良性互动,形成空—铁—公联运的高效对接。众品冷链物流港。以冷链物流为核心,建设集总部基地、生产加工、技术研发、展示交易、商务服务、生活配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食品冷链物流园区。禹州市、鄢陵县、襄城县要结合实际,规划建设一批与本地优势资源关联度较高的现代物流园区,引导企业和物流资源向园区聚集。
(三)积极发展特色产业物流,构筑十个特色产业物流中心
1.许昌市电力电子产业物流中心。整合中原电气谷、国家(许昌)电力电子系统产业园物流资源,在中原电气谷规划建设许昌电力电子产业物流园区。
2.许昌市汽车及零配件产业物流中心。整合许昌汽车零配件市场资源,在许昌新区建设许昌市汽车及零配件产业物流园区。
3.许昌市烟草及制品产业物流中心。鼓励和引导烟草生产企业发展物流业务服务外包,扩大烟草物流品种,形成烟草行业物流园区。
4.许昌市粮食物流中心。依托国家、省级粮食储备库,整合全市粮食储备资源,完善粮食物流配送设施,建设许昌市粮食物流中心。
5.鄢陵县花卉物流中心。完善鄢陵花木电子交易中心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动花木物流集聚发展。
6.长葛市有色金属物流中心。积极推进长葛市大周镇有色金属加工生产基地的资源整合,建设长葛市有色金属交易市场。
7.禹州市中药材物流中心。整合中药材加工贸易资源,推进华中医药物流园项目建设,不断完善中药材物流中心服务功能,引进省内外知名中药材加工生产及贸易企业积极入驻。
8.许昌县河街豆制品物流配送中心。坚持以提高产业聚集度和空间密集度为重点,有效整合豆制品资源,推动豆制品要素集中配送。
9.鄢陵县箱包物流中心。依托鄢陵县产业集聚区,建设集箱包生产、加工、销售、原材料供应为一体的综合物流园。
10.襄城县农产品配送中心。充分发挥襄城县蔬菜种植优势,推进以蔬菜为主体的农产品市场建设,完善其物流配送功能,提升襄城县农产品配送中心发展水平。
支持各县(市、区)结合本地特色产业优势和物流资源禀赋情况,规划建设一批特色产业物流中心。
(四)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建设一批物流配送网点。根据各类物流性质、服务半径和现有物流设施分布情况,规划建设一批物流配送中心,直接为物流需求主体的生产、生活提供配送服务。市区物流配送网点以日用消费品为主,服务半径为2—4公里,形成与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主辅互补的级次关系。各县(市、区)的物流配送网点承担农业生产资料、农村消费品、重要的地方工业品的集散职能,服务半径为4—7公里。
(五)积极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加快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许昌市交通区位优势,结合许昌市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引进食品、汽车及零部件、电力电子信息等行业的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提高许昌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按照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要求,鼓励许继集团、许昌卷烟厂、瑞贝卡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分离物流资产,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物流运作的规范化程度。重点培育万里运输、众品冷链物流、华中医药物流、河南冷王、万通运输等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鼓励和支持其加快发展。大力发展与现代物流配套服务的信息咨询、人才中介等商务服务业。依托许继集团软件技术优势,加快现代物流软件的开发应用,不断提升现代物流业信息化水平。
(六)大力推进物流行业改革开放,努力扩大现代物流市场需求。积极鼓励工商企业分离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物流业务,交由专业物流企业承担。鼓励农副产品、食品等行业深化流通改革,增加物流配送的服务需求。鼓励和支持大型物流企业参与境内外资本市场运作,为企业上市融资和资产重组提供政策保障和优良服务。依托我市资源优势和物流品牌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我市物流企业与国内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的战略合作,支持其以资产为纽带重组我市物流企业。支持各特色物流中心、专业批发市场交易方式与功能创新,扩大专业市场物流需求。引导广大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利用现代流通方式,挖掘消费者物流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七)加强物流业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积极推动现代物流业务流程广泛运用。支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理念和方法,加强企业内部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交易与共享。推动企业广泛应用电子数据交换、二维条形码与射频识别、电子订货系统、供应链管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推动物流企业应用行业、国家和国际性的物流标准、计量与设施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运作模式与管理服务标准,将企业物流标准化作为政策支持的重要内容。努力提高我市物流技术、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水平。
(八)加强物流基础管理工作,完善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建设。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和管理技术,促进工商企业优化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创新物流管理模式,加快改造传统物流企业;积极推动物流企业广泛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机具、条形码等通用性较强的物流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广泛采用厢式货车、专用车辆等专用运输设备;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和引进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建立和规范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按照国家统计制度要求,实行部门分工,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业统计指标体系和运行分析制度;培育和发展物流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加强行业规范与自律。
五、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大力推进现代物流园区(集聚区)发展。按照集中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依托中心城区和许昌新区的交通区位优势,积极推进现代物流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市政府批准设立的现代物流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可享受如下政策:1.项目投资审批。对在园区落户的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物流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保、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对项目的准入、规划、供地和环评等事项联合进行论证、审批。2.项目用地。园区内符合规划,直接用于物资储运的用地,按工业项目的出让流程办理。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土地增值收益全部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市重点扶持的园区外现代物流项目,其用地按园区内物流项目用地出让流程办理。3.规费减免。集聚区内实行与工业项目用地同等供地方式的现代物流项目,其城市建设配套费按省级产业集聚区标准,由各园区管理机构负责收取,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其他项目的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仍按原办法执行。
(二)鼓励物流企业向重点物流园区集聚。对新入驻许昌新区以及省级产业集聚区(园区)内的重点物流中心、重点专业市场、重点物流配送仓储中心,2010年—2012年,其缴纳的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省财政返还部分全额补助企业。鼓励市区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企业、货运场站等社会物流资源及生产和生活资料批发市场“退城进园”,集聚发展。搬迁企业建设规模在原有规模内的,有关建设规费给予全额减免,超出规模部分给予50%的减免。入驻园区物流企业的货物运输车辆享受“绿色通道”政策。
(三)加大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力度。新建符合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重点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和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物流配送仓储中心建设项目,其用地按工业仓储用地办理相关手续。其中,用地出让价格超过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部分,由市财政按50%给予一次性补助,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四)扶持重点物流企业发展。对市政府确定的重点物流企业,新设立的重点物流中心、重点专业市场和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重点物流配送仓储中心,2010年—2012年,其缴纳的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省财政返还部分全额补助企业。
(五)支持工商企业分离物流业务。工商企业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务从主业中分离出来组建新的物流企业,2010年—2012年,其缴纳的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省财政返还部分全额补助企业。
(六)推动物流企业整合。市外物流企业重组我市物流企业,重组后工商登记注册地在我市的,自工商部门变更登记之日起,以重组前我市企业实缴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之和为基数,超基数地方留用部分前两年全额补助,后3年减半补助。
(七)提升物流企业品牌形象。对首次被评定为河南省1A—5A级的我市物流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20万元、3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首次获得河南省一星级—五星级文明市场称号的专业市场,分别给予2万元、5万元、10万元、15万元、2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升级的按标准给予补助。
(八)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市财政自2010年起,每年从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主要用于重点物流企业发展和重点物流项目建设、重大物流规划研究、公共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物流统计体系建设、物流人才培养,物流项目贴息、补助、奖励,以及国家、省重点物流项目地方财政配套。各县(市、区)也应安排专项资金,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
(九)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各类金融机构应对具备较高信用等级且效益好、有市场的物流企业给予重点支持,融资担保机构要积极为物流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大力支持物流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物流项目投资。
(十)优化城市配送车辆管理。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要根据我市物流业发展情况和道路交通现状,研究制定便于配送车辆市区通行和停靠的具体措施,适当放宽配送车辆白天进入市区的管制。配送车辆在专业市场、商场、连锁门店、超市等市内商业网点停靠,实施定点停靠管理,并提供便利条件,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十一)规范物流货运市场。以现代物流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本着“车进场,人入市,货进园,公平交易,信息共享,货尽其流”的原则,工商、公安、交通运输、城管等部门要加强市区物流货运市场的监管,鼓励和引导社会上零散的货运企业入驻现代物流集聚区从事经营活动,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净化市场交易环境,促进现代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
(十二)形成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合力。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复合性产业,政策上关联许多部门。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为切实加强领导,市政府成立现代物流业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任副组长,市发展改革、财政、科技、公安、商务、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环保、城乡规划、农业、工商、国税、地税、统计、食品药品监管、邮政、人行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宏观指导,研究解决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县(市、区)、经济开发区、东城区要尽快建立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机构和工作组织,研究制定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市场和物流业的宏观管理,清理影响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定,逐步消除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新闻单位要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共同推动全市现代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一○年七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