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稳,则经济稳;质量硬,则工业兴。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关键时期、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我们要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牢固树立‘稳工业就是稳经济’的思想理念,大力开展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全面提振许昌工业质量和效益,为实现‘两高一率先’的目标提供重要支撑。”日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工信委)主任杨宏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市工信委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努力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加快工业企业品牌建设;持续、增强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201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许昌市GDP的59%,在全市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深化企业改革,提升发展质量
杨宏杰告诉记者,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市工信委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牵头部门,要站在这个基础上,抢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两大机遇,制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规划建设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医药健康等工业园,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和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百亿级行业龙头企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通过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障能力,已成为市工信委的一项常规工作。今年以来,市工信委通过实施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创新能力等举措,提升再生金属及制品、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及冷链产业等传统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继续保持其在国际国内市场的领先水平;同时,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和“电商换市”的步伐,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全面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通过市场、环境等机制,淘汰采用落后工艺、设备等的低端产品,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了发展质量。
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品牌质量
杨宏杰告诉记者,今年,我市印发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许昌行动纲要》,规划了我市制造业未来5到10年内的目标任务,确立了3个定位、6项工程、11个重点发展领域,瞄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开启了由许昌制造向许昌创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的转型升级之路。
“质量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品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市工信委积极采取措施,抢抓‘一带一路’、许港融合发展等重大机遇,积极承接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京津冀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推进本地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重点企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一对一’‘点对点’对接,引进一批‘高大上’项目;同时,鼓励和引导我市电力装备、食品、汽车等龙头企业率先‘走出去’,通过合作、重组等形式,加快我市优势产业全球化步伐,加快推动龙头企业国际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集团,造就更多的强势企业品牌,提升全市工业企业的质量水平。”杨宏杰说。
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质量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入实施大企业集团培育计划,森源集团、黄河集团、众品食业、金汇不锈钢等4家企业入围“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8家企业同时登上“2015河南民营企业100强”和“2015河南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两个榜单。
“市工信委作为全市企业服务的牵头部门,要用足用好银企、产销、用工和产学研四项对接机制,提高服务质量,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引导我市特色产业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开展合作,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同时,我们将持续加大培育力度,力争到2020年,全市形成营业收入千亿级企业1家、超500亿元企业2家,超百亿元大企业集团15家以上,形成一批大企业集团梯队,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提升全市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杨宏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