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创新创业为根基释放创新活力,真正成为创新经济蓬勃发展、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自主创新高地,建设成为全国创新创业示范区。
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专项
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和创新载体建设,增加科技创新投入,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到2021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5%,建成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
力争到2021年,培育10家以上产业创新领军企业、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形成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5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成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力争到2021年,培育200家创新型企业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等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企业集群。
实施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工程
力争到2021年,省级以上创新研发平台总数突破150家,实现大中型企业省级研发机构全覆盖。
加强市级创新型企业创新平台培育认定,实现创新型企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工程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实施100项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推动特高压输变电、智能装备、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健康技术、生态环保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等10个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聚焦经济社会优先领域和优势产业重大科技问题,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研究开发应用新装备、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模式。
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促进发明专利实现倍增。
实施高新区创建工程
加强产业集聚区创新研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孵化平台建设,持续提高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引进、培育、集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提高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推动许昌国家高新区早日进入全国高新区先进行列,推动产业集聚区创建省级高新区。
实施开放式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把科技开放合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引技引智,加强共建共享,建设省级区域产业创新中心,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合作,引导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型企业在许设立分支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支持企业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协同创新。
推动企业开展海外技术并购、建立海外研发机构,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增加创新投入。
引导社会资源参与科技创新,构建多元化、开放式创新投入体系。
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专项
提升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水平,形成支持、鼓励创新创业的载体平台和体制机制,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建设成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实施“双创”群体培育工程
实行税费减免、小额信贷、技能培训等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推动各类市场创业主体不断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创新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强对创新人才的股权、期权、分红奖励,激发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培育一批创客和极客。
实施“双创”孵化载体建设工程
全面推进众创,培育一批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孵化平台,推动技术、开发、营销等科技资源和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建设一批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专业化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新型孵化载体,加快形成“众创空间 孵化器 加速器”完整的孵化载体体系。
到2021年,建设各类创新创业孵化载体30家以上,实现各县(市、区)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全覆盖。
实施“双创”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建设市级“互联网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推进产业集聚区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和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科研资源面向社会开放。
推进科技投融资平台建设,加快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精准对接。
大力引进培育研究开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产业信息、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专业科技服务机构。
到2021年,建成20家左右“互联网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培育壮大30家左右创新创业第三方服务企业。
建设人力资源强市专项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倡导“大国工匠”精神,改进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全链条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体系,搭建让创业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舞台,建设成为中原人力资源强市。
实施“许昌英才计划”
实施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工程、引进高层次人才工程,充分发挥“许昌英才基金”作用,落实对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各项支持政策,加快引进领军型、高层次、紧缺型创新创业团队和人才。
坚持每年表彰一批优秀科技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形成崇尚创新、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
到2021年,力争引进培育50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5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00名紧缺型创新创业人才,创办100家左右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500个优秀青年大学生创业项目,引进培养“高精尖缺”型人才取得重大突破。
加大人才载体平台建设力度,建设院士工作站15个左右、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5个左右、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2个以上,提升集聚科研人员能力。
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
积极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省级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省级创业培训示范基地。
到2021年,完成各类职业培训50万人次以上,新培养高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推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
支持许昌学院应用型大学和职业技术类学院实用型院校建设、森源集团与西安交大合作办校,继续采取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办法培养一批急需紧缺型职业(工种)技师、高级技师,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精湛技艺的“许昌工匠”。
到2021年,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7.5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3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