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农业兴,则百业旺;农村稳,则大局定;农民富,则许昌强。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市七次党代会把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列入今后五年着力建设的“四个强市”目标之一提了出来,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强农兴农的鲜明主题,也是我市推动“三农”持续向好的核心任务,与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高度契合。
在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现代农业强市建设、全市脱贫攻坚第二次推进会议上,市委书记武国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目标,坚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许昌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3月16日,《中共许昌市委、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实施意见》认真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明确了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为了使广大读者了解《实施意见》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今日,本报推出解读,以飨读者。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核心,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大力实施“五大工程”,推动创业创新,深化农村改革,拉高标杆,补齐短板,实现“四优四化”,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争创全省一流、全国先进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基本原则
——坚持调结构、优产能协调兼顾。注重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质量,加快形成数量平衡、结构合理、品质优良的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坚持生产、生活、生态协同推进。妥善处理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的关系,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双轮驱动。把体制机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作为两大动力源,统筹推进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等各项改革,推动农业发展由注重物质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
——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顺应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大趋势,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发挥临港区位优势,加快形成优势互补的农业对外合作局面。
——坚持市场、政府两手发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支持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建立主体活力迸发、制度保障完备的现代管理机制。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以维护农民权益与增进农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农民首创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创造活力,让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主要任务
实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强基础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全市新建高标准粮田50万亩、改造提升100万亩,累计建设高标准粮田340万亩;落实和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政策,重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加大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万亩,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00万亩;加大水肥一体化等农艺节水推广力度,示范试点面积5万亩;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向广大农村扩展延伸。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统筹协调各类农业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搭建综合性农业科技研发平台,推动现代种业发展,推进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智慧农机
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大力推进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大豆、红薯、花生、烟叶等作物播种、收获环节的机械作业水平。依托“智慧农机”信息化平台,培育发展县级农机跨区作业指挥中心,健全农机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农机信息化全覆盖。 扩大绿色环保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推广高效环保节能农业动力装备,发展农业航空。积极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单位。
●推广多元农技服务
充分发挥40个农技推广服务区域站的作用。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大力培育植保、灌溉、农机承包作业等各类生产性社会化服务组织。在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内,培育20家植保专业合作社,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到80%。各县(市、区)要培育30家以上拥有大型、新型植保设备的服务组织,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到50%。发展智慧气象,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全市建成15个高标准粮田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
实施农业质量效益提升工程,强供给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科学规划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特色农业发展区。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坚持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因地制宜发展适宜性、增收型农业。培育特色种养和农产品加工“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0个。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全市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全市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到240万亩以内。扩大优质花生、优质大豆、优质红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0万亩、40万亩、50万亩。支持禹州市、襄城县山区建设以核桃、皂角、油用牡丹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积极发展优质专用饲草作物,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全株青贮玉米发展到10万亩。
●做强特色高效农业
大力发展“花、菜、药、烟”等优势产业,加快特色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巩固扩大花木生产规模,重点抓好鄢陵县“一廊、三带、六基地、十二园”建设。全市花木面积达到100万亩,年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木生产和销售集散地。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5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5万亩,蔬菜产量稳定在240万吨以上。支持具备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开展集约化育苗场建设。建设7个万亩以上道地药材高效种植示范区,全市中药材面积达到50万亩,道地中药材地理标志认证产品达到10个,种植产值在15亿元以上。全市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12万亩以上,“百年浓香”品牌更加响亮。
●积极发展优质草畜
大力实施畜牧产业提升工程,重点推进以优质草畜为重点的畜牧结构调整。全市培育省级以上畜牧产业龙头企业50家,培育畜牧饲养名优名牌10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50个。全市年出栏优质肉牛达到25万头、肉羊100万只。积极创建国家绿色畜牧业发展示范县(市)。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抓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积极推广“公司 基地 农户 标准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全市“三品一标”基地60个、产品100个。
●推动适度规模经营
鼓励农户通过互换承包地、联耕联种等多种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经营权流转、土地托管、股份合作、代耕代种等多种规模经营新模式。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持续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开展“绿满许昌”行动计划,实施农业生态修复工程,推动农村增绿。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培育扶持20家秸秆资源化利用企业,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支持禹州市积极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实施都市生态休闲农业提升工程,强特色
●构建城市森林生态体系
构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重点打造“两环两带四海二十园”的城郊生态系统。巩固提升“四大林海”建设水平。抓好禹州市颍河上游湿地公园、长葛市双洎河国家湿地公园、鄢陵县鹤鸣湖湿地公园、襄城县北汝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
推进农业、林业与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郑州市的花园、菜园、采摘园。全市培育20家千亩以上、100家百亩以上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和特色示范基地。每个县(市、区)打造3个以上千亩示范园、10个以上百亩特色基地。重点建设以中欧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五彩大地休闲观光旅游区为代表的都市生态农业园区。集中打造环城生态水系和东线休闲养生、南线生态采摘、西线农耕文化、北线休闲观光“一环四线”都市生态农业精品线路。
●着力培育田园综合体
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鼓励襄城县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依托,建设10个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等渠道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示范。建设20个具有历史、地域、民俗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智慧乡村游,提高在线营销能力。
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程,强链条
●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
立足农产品区域优势,统筹布局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初加工、精深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产业。全市腐竹年加工能力超过15万吨。培育30家亿元以上蜂产品加工企业,建成全国最大的蜂产品集散地。拓宽生鲜食用菌和食用菌制品加工渠道,年加工量超过10万吨。支持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肉制品精深加工,增强市场竞争力。
●促进产业集聚融合发展
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着力在“强”“特”“精”产业集聚上做文章。全市集中打造10个“生产 加工 科技”的农业产业集聚区。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建设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全市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集群15个,建成1个500亿元以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集群,3个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
●推进“互联网 ”现代农业
围绕创建国家智慧城市,加快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搭建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农业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实施农村电子商务惠农工程,鼓励优势农产品线上销售。全市培育农村电商企业1000家、淘宝专业村15个、有地域特色的知名网销品牌10个。支持鄢陵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和长葛市省级电商进农村试点工作。
实施农业改革开放工程,强活力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
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上市农业龙头企业3家以上、“新三板”挂牌10家以上。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鼓励分散农户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链条,加快组建产销一体化的合作组织。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达到1.3万家。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着力培育一批有眼界、有头脑、有知识、有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和职业经理人。
●拓宽对外开放渠道
积极搭建对外合作交流平台,鼓励引导龙头企业以技术输出和直接投资的方式,到海外发展种植业、饲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挥绿色蔬菜、蜂产品、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出口优势。鼓励支持豪丰农机公司引进全球农业技术领先的企业、机构和管理团队,提高农机装备生产水平。支持农业企业开展商标国际注册,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鼓励特色农产品企业参加国际会展,提高和扩大产品知名度和国际市场份额。
●稳步推进农村改革
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2017年全面扫尾。逐步完善“三权分置”办法,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积极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搭建完善县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深化水利改革,探索建立多元化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和管理机制。
●加快金融支农改革
支持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加大服务“三农”力度。鼓励金融机构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贷款服务。规范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鼓励发展农业互助保险。持续推进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
■相关链接
许昌为何要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市
建设现代农业强市,许昌有基础、有条件。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市常用耕地面积48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71.19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58.11万亩,占比分别达到76%、52.9%;累计建设高标准粮田295万亩,全市粮食总产量连续突破280万吨、290万吨的大关。
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5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目前,全市发展家庭农场1362家、农民合作社 278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22家、种粮大户1734家。
农业规模化经营不断推进。全市已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达到158.8万亩,流转率达到37.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建设现代农业强市,许昌有亮点、有优势。在特色农业发展上,全市已发展花卉90万亩、蔬菜40万亩、中药材40万亩、烟叶12万亩等,“花都、烟都、药都”叫响全国;腐竹、蜂产品、“三粉”、食用菌加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鄢陵的“花木 ”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在外向型农业发展上,蔬菜、花卉出口欧亚,蜂产品年出口占全国出口市场份额的30%左右、居全国第一位,世纪香公司等6家企业在俄罗斯、西班牙、哈萨克斯坦等国建立了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在龙头企业培育上,打造了粮食、花木、蔬菜、中药材、蜂产品、肉制品等12个农业产业化集群,涌现出了众品、金卡特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在智慧农机发展上,率先建成市级智慧农机跨区作业系统,实现了指挥调度智能化、监理服务实时化、农机作业数据化,走在了全省全国的前列。
建设现代农业强市,许昌有机遇、有空间。中央和省委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三区三园一体”建设,为许昌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持。
我市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工业比重已占到58%,城镇化率接近50%,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阶段性发展趋势明显,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互联网 ”催生新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增长空间,正在倒逼农业转型升级、影响农村改革方向,全市农村电商企业已达2879家,从业人员近6万人,线上年交易额突破240亿元,为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搭建了更加宽广的平台。
郑许融合战略正式上升为省级战略,更有利于许昌发展都市农业,打造成为郑州的“南花园”“菜篮子”。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加快推进,为许昌发挥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建设现代农业强市,许昌有短板、有差距。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目前,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仅占有效节水灌溉面积的13%,高标准粮田建设还没有实现全覆盖,还有50万亩中低粮田亟待改造。
种植业结构不够合理,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小,玉米种植过剩、价格偏低,特别是一些市场急需的杂粮、牧草种植面积不足。
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短,很多农产品都是卖“原字号”和初级品,还处在价值链的低端。
农产品质量还需要提升,优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无论在面积、数量还是种类上,都有较大提升空间。
制约“三农”的体制机制依然存在,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