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题:加强逆周期调节 为企业营造良好融资环境
新华社记者吴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会议明确,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今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如何担当逆周期调节的重任,为企业营造良好融资环境?
当下,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面对今年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稳增长任务较重。货币政策要进一步发挥作用,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从信贷供给端来看,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受到流动性、资本、利率等多重约束。”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年初以来,相关部门将逆周期调节措施与补短板、加强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针对这些约束因素积极破题。
在流动性方面,1月25日,人民银行开展了2018年度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更多金融机构享受了存款准备金率优惠,净释放长期资金约2500亿元。加之,年初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近期开展2575亿元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1月份这三项措施共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认为,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具有定向调控、“精准滴灌”的功能,是人民银行此前提出“三支箭”政策组合中的重要内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人民银行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创设新工具,不仅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还能有效增强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信贷供给能力,降低融资成本。
在资本方面,中国银行日前成功发行了400亿元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可提高中国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约0.3个百分点,为后续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开了一个好头。
首单永续债发行获得市场高度关注,约140家机构参与认购,认购倍数超过2倍。新品种债券能够被市场广泛接受,人民银行在发行前夜创设的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至关重要,提高了银行永续债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了机构投资永续债的意愿。
“资本充足水平制约着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是提高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举措。”曾刚说,预计银行业资本工具创新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在利率方面,人民银行在年初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稳妥推进利率“两轨并一轨”,完善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
“利率传导不畅会对银行信贷形成约束,推进利率市场化有利于缓解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表示,一旦利率“并轨”后,银行可以通过利率手段覆盖一些风险,而这要求银行进一步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提高定价能力。
专家表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速放缓而减弱,反而是加大支持力度,这体现了相关部门的逆周期调节。随着今年逆周期调节进一步强化,市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利率水平日趋合理稳定,将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便利的融资环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