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索 引 号 :11411000005747189K/201902-00004
  • 信息分类:上级政策解读
  • 发布机构:市农业农村局
  • 生成日期:2019-02-22 09:31
  • 名 称 :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文 号 :
  • 关 键 字 :
  • 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原文链接:http://www.gov.cn/xinwen/2019-02/19/content_5366917.htm
        2月20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局局长吴宏耀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并答记者问。
        韩长赋:昨天是二十四节气“雨水”,新华社受权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是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下面,我向大家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做好今明两年“三农”工作、起草好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进行全面部署。去年年底,总书记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2018年农业农村发展成绩,强调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了重点任务。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制定今年的一号文件、做好今明两年“三农”工作确定了基调,提供了根本遵循。李克强总理也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8年,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新成绩,脱贫攻坚迈出坚实步伐,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农业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3158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肉蛋奶、果菜鱼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裕。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增速继续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发展呈现新气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启动实施,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成功举办。农业农村稳中向好,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历史交汇期,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风险和困难明显增多,必须守住“三农”这个战略后院,发挥好“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还要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是在农业农村,必须集中力量攻坚,确保顺利完成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适应国内外复杂形势变化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文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六个突出”。
        一是突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眼于稳市场、保供给,强化发展农业特别是抓好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明确要求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稳定粮食产量。着眼于稳就业、促增收,强调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进一步挖掘农村就业潜力,为农民提供更多就近就业机会。着眼于稳政策、促改革,在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着眼于稳社会、促和谐,强调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
        二是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抓手。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逐项明确阶段性工作举措,推动乡村振兴一年一个新进展,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是突出围绕硬任务抓落实。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硬任务进行再强调、再动员、再部署,细化举措、压实责任,把工作重心、投入保障、政策供给向硬任务聚焦,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四是突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作出部署,着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文章往深里做、往细里做。
        五是突出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把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了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六是突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细化实化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制度安排,强调要把落实“四个优先”的要求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同政绩考核联系到一起,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
        可以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决胜全面小康攻坚冲刺阶段的一号文件,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交汇推进时期的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40年新时代农村改革再出发的一号文件。文件的指导性、针对性、前瞻性都很强,我们要全面抓好贯彻落实。
        2019年重农强农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三农”工作大政方针,撸起袖子加油干,千方百计把“三农”领域的事情办实办好,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形势,以优异成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刚才介绍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特点,包括突出围绕硬任务抓落实,能否具体介绍一下什么是硬任务,有哪些硬任务?
        韩长赋:这个问题提得好,涉及到文件的重点。到2020年,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所以,今年的一号文件对“三农”工作是围绕这些硬任务作重点部署的。
        第一项硬任务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硬任务,是重中之重、急中之急。今年一号文件把它摆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这方面一是要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薄弱环节。二是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要把这个“硬骨头”啃下来。三是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从这个角度来说,产业扶贫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提供就业岗位、拓宽增收渠道,也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最直接、最有效的衔接点。所以,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是一个重要措施。
        第二,抓好粮食生产。这始终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也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不确定风险增加的压舱石。今年一号文件作出了特殊强调,释放了明确的重农抓粮的信号。每年关注一号文件的朋友们会注意到,今年的文件强调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就是稳面积、稳产量、稳政策,提出要稳定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粮食产量保持稳定。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的特殊保护制度,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另外,也提出到2020年确保完成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的任务。所以,粮食生产是硬任务。
        第三,增加农民收入。到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指标。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已经连续九年增幅快于城镇居民收入。今明两年要保持农民增收好的势头,所以文件对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出了部署和安排。
        第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必须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确保到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得到阶段性明显改善。这方面要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重点抓好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因为中国各地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所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注重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还要同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这也是推进这项工作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是城乡差距最直观的一个表现,也是农民反映强烈的一个民生痛点。所以,要加快补齐短板,改善农村民生。文件提出要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农村饮水、道路、用电、住房、物流、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生态宜居乡村。
        在其他领域也还有一些硬任务,也必须强化时间节点的意识,加强统筹协调,细化工作举措,层层压实责任,确保这些硬任务能够按时按质收官交账。应该说“三农”工作方面任务很多,这几项是硬任务。特别是要对标对表全面小康,脱贫攻坚是重中之重,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不能打折扣。粮食安全是首要任务,必须守住底线,确保生产不滑坡。乡村振兴是总抓手,必须全面推进,久久为功。这些都是今明两年我们必须要大力推进、全面完成的。
        中国新闻社记者: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目前进展如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完成起步期的重点工作?今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6年聚焦“三农”问题,请问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央为何要连续持续聚焦,有何深意?
        韩长赋: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而且写进了《党章》。这一年多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精心组织谋划,努力推动落实。各地都已经研究制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意见,出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地方规划。大家都知道,去年下半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已经发布了。各地基本上都制定了配套计划,应该说基本搭建起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四梁八柱”,明确提出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同时,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中央到地方,也研究出台了一批专项规划、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部署了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行动。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这些任务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可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有了良好的开局。
        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乡村振兴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市县的重视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人、地、钱”瓶颈制约还需要破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领域欠账比较多,农民主体作用也有发挥不够的情况等。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强化要素支撑和制度保障,一号文件和去年印发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讲了很多的具体措施。我以为最重要的有这么几条: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理论武装,明确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方向,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各方力量。二是要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这是我们的制度和体制优势,要层层压实责任,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制度,加强考核结果应用,发挥考核指挥棒和方向标的作用,推动工作落实。三是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完善优先发展顶层设计,真正树立起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做到干部配备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优先安排,解决好“人、地、钱”的问题。乡村振兴要真刀真枪干,也需要真金白银投。四是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解决“谁来振兴”的问题。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人才的下行通道,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这几条措施是下一步工作要强调和落实的。
        关于第二个问题,新世纪以来,今年是第16年印发一号文件。我想,最重要的两句话,一是体现了我们党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亿万农民的深切关怀,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二是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全面小康的短板和难点在“三农”方面,特别是贫困地区。今年继续制定印发一号文件,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路透社记者:市场比较关注一号文件中提到的大豆振兴计划,能否介绍计划的具体细节,比如今年增加产量和面积的目标是什么?从中美贸易战开始中国已经批准从很多新的国家进口粮食,请问中美经贸磋商后,这种多元化政策会继续实行吗?
        吴宏耀: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是中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第一,要稳定恢复中国大豆种植面积,主要是在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引导农民扩大大豆种植。第二,在科研上加快培育推广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开展联合攻关,提高大豆品种的适应性、高产性和优质性。第三,结合加工业发展,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大豆加工企业,提高大豆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水平。所以,大豆振兴计划主要是从技术上、结构上、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
        第二个问题,关于中美贸易大豆进口的问题。中国常年从美国进口大豆,占总进口量的1/3左右。去年受贸易摩擦的影响,从美国进口大豆有所减少。刚才也说了,中国大豆的需求量每年大概在1.1亿吨左右,而我国大豆产量在1600万吨左右,85%左右的大豆需要进口。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包括农业对外开放的力度,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进口大豆的大门是打开的。从哪儿进,要根据市场,让市场说了算,让企业说了算,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我们也是向美国市场开放的。
        韩长赋:我想补充三句话。第一句话,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也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所以中国肯定会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消费者需要,适度、合理发展自己的大豆。第二句话,中国虽然是要恢复和发展大豆生产,但是大豆市场的供给以进口大豆为主的格局不会改变。我们一年生产1600万吨左右大豆,而我们的需求量在1.1亿吨,常年需要进口9000万吨左右。第三句话,我们会在国际上开展大豆贸易,进口要多元化,中美是大豆贸易的重要伙伴。
        农民日报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题目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韩部长在介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六个突出”的特点时,其中一个突出讲的就是突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请问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面,有没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韩长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也是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出发提出来的,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一号文件对坚持这个方针、这个政策导向提出了要求,文件的标题就是《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具体来说,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优先”:
        一是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优先把优秀的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优先把精锐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优先把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充实到各地党政班子,建立健全“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机制,打造一支“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
        二是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要破除阻碍要素城乡流动、平等交换体制机制障碍,改变资源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格局,引导和支持土地、人才、资金、技术以及科技等各类发展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释放发展潜力和活力。
        三是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要坚持把农业和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加大公共财政倾斜力度,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投入比例,过去长期是“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城”,今后要确保农业农村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不断增加。
        四是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要努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能够实现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让农民在农村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用农民的话说,我们希望有一天能够过上城里人一样的日子。
        一号文件提出来要制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意见和具体办法。优先贵在落实,要真正改变“三农”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把“四个优先”的要求真正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并且和自己的政绩联系起来,层层落实责任,动真格、见实效、能考核,把中央重视“三农”工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通过这些政策优先的措施,切实得到保障。
        中国日报社记者:今年是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开局之年,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农村改革的一个“重头戏”,请问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是什么?
        韩长赋:今年确实是新一轮改革的开局之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新一轮农村改革作出了部署。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仍然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总的要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推进农村改革。具体来说,有这么几个方面是重要的。
        第一,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要扎实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妥善处理好、化解好遗留问题,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到农户手中,我们叫颁铁证、吃定心丸。这项工作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已经连续干了五年,已经基本完成,今年要做好收尾工作。同时,研究出台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以后再延长30年的配套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布了这样一个决策,我们要根据中央要求,制定配套政策,确保政策衔接,能够平稳过渡。
        第二,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就是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改革试点已经实行了四年,要总结好试点经验,巩固扩大改革成果。试点比较成熟的,比如农村土地征收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这方面将会在修改相关法律基础上,完善配套制度,全面推开,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试点不够充分还不够成熟的,比如宅基地制度改革,要稳慎推进,拓展改革试点,丰富试点内容,探索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有效途径,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大家都说农村有很多“空心村”,有很多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要探索一些盘活利用的路径。在这之前,要做好基础性工作,组织开展农村宅基地和农房的调查,摸清全国宅基地的基本情况,力争2020年基本完成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第三,创新经营方式。要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突出抓好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这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落实扶持小农户发展政策,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率和水平。
        当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还有其他的任务,这项改革是大事,所以必须稳慎推进。一号文件也强调,改革要守住底线,就是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坚持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进城落户的条件,这些底线是要守好的。总之,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会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的活力。
        凤凰卫视记者:我们关注到,文件提出要推动农村各类产权流转交易的规范运行,2019年农业农村部会有什么样具体举措?
        韩长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要方面,这方面的改革安排就是要做好两件事。首先要搞好清产核资,就是集体有多少资产,包括经营性资产,也包括非经营性资产,这项工作今年年底前要基本完成,要搞清家底。第二要推动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建立农村股份合作组织,要解决这些资产哪些人有份、怎么样管理和运营问题,建立一套产权明晰、权属又清楚、运行又有效的机制。这项改革目前是在扩大试点的阶段,全国一部分县市在进行试点。这里面政策性很强,现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快推进,特别是大量的农民也就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外出务工经商、进城落户,农村在发生很大的变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要把集体资产的家底以及资产的权属搞清楚。另外,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也要通过推进改革,把农村的资源要素盘活。这项改革中央已经下发了文件,这两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我们相信,随着改革逐步到位,会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的活力。
        光明日报记者: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20字总要求里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都和乡村治理有关。请问韩部长,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加强和改善乡村治理方面有怎样的政策亮点?
        韩长赋:乡村振兴总要求是5句话20个字,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治理有效。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振兴,而是乡村的全面振兴。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它关系到农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关系农村社会稳定,也关系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现在,乡村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也有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比如乡风文明方面,现在婚丧陋习、老无所养等一些农村不良风气有所抬头,有些地方农村黑恶势力侵蚀农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服务动员农民的能力弱化,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发挥得也不够。今年的一号文件对乡村治理进行了重点部署。
        一是完善乡村治理机制。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发挥群众参与治理的主体作用,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按照中央的要求,我们研究起草了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政策意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
        二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守牢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建设文明乡风。
        三是建设平安乡村。要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强农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和乡村公共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确保农村社会能够风清气正、和谐稳定。
        四是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逐个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选好用好村党组织带头人,加强和改善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的领导,强化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同时很重要的是,要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这是文件中一个很大的政策。要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这些措施,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动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完善乡村治理体系。这方面工作应该说任务还是很艰巨的,通过贯彻落实文件,乡村治理也会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亮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八字方针。请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有什么重要的举措?
        韩长赋:八字方针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方针,就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说,近两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良好进展,农产品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存在的错配问题有明显改善,玉米去库存成效比较显著,农业绿色发展正在兴起,农产品质量持续提升,但是农业的主要矛盾还是在供给侧,所以说这项改革仍然在路上。贯彻八字方针,一号文件也进行了强调。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文章往深里做、往细里做,目标就是不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这方面从措施来说:第一方面,要持续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继续抓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来巩固玉米结构调整成果,同时把握好玉米去库存节奏,加大稻谷去库存力度,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增加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推进畜牧业提质增效和渔业转型升级。
        第二方面,要着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行绿色种养、生态循环这些生产方式,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去年,全国实现了农药化肥使用量“两个负增长”,这是一个历史性转折,要继续推进。另外,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也要推进,还要扩大轮作休耕试点。
        第三方面,要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和食品安全监管,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健全监管体系、监测体系、追溯体系,推动形成优胜劣汰、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农业发展格局。
        这三个方面应该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我们相信,在稳定总量的同时,不断优化结构,我们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会不断提升。
        中华合作时报社记者: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了农民合作社的规范提升,提出了建立健全支持合作社发展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现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在浙江等省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请问,下一步在推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发展方面,将如何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可否赋予供销合作社职能,从而推动合作社的规范发展?
        吴宏耀: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是我们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两个重点。今年的一号文件对这两个主体作出了部署:一个是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第二个是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这么多年来,应该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合作社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农民合作社,一号文件提出了两个方面要求:一是发展,二是规范。对一些不规范运行的合作社,包括“空壳社”“僵尸社”要进行整顿。
        浙江省在搞的供销合作社,应该是农民合作社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合作经济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央也发出了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意见,各地都在贯彻落实。浙江合作社发展比较早,到现在为止发展得比较好,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应该说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从各个地方发展情况看,搞综合合作是一个方向,但是怎么搞综合合作,各地应该有不同的探索,可以像浙江把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搞起来;也可以像山东搞代耕代种、全程保姆式耕种、土地托管,这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形式。
        在发展供销合作社方面,一是发展要向下,强化基层社,引导基层社回归本源,回到农民群众中,带动农民参与合作。二是要拓展供销合作社经营的范围,不光搞生产合作、产销合作,还可以搞一些信用合作,搞一些农产品的流通、加工方面的合作。
        总的来说,一方面合作社的发展要大力支持,另一方面还是要加强引导,规范合作社的发展,使合作社发挥更好的作用。
        韩长赋:我再补充一个观点。支持、扶持、引导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是我们农村改革方面以及乡村振兴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政策导向。因为,我们是小农户占大多数的国家,要发展市场化的农业,就要组织农民抱团闯市场。搞现代农业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也需要农民联合起来、组织起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所以,我们要坚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社,这也是我们2019年的重点工作。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