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不少基层干部为此叫好。
近些年,随着脱贫攻坚、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基层工作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重、标准越来越高,一些基层干部为此“白加黑”“5 2”地忙碌。基层作为承接顶层设计的“最后一公里”,人少事多、权小责大的结构性矛盾一直很突出。此次中办印发减负通知,很及时,很有必要,充分彰显了中央对基层工作的重视以及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因为,如果文山会海、痕迹主义、任性问责、一票否决、频繁检查等形式主义歪风在基层肆意蔓延,短期看,挤占的是基层干事创业的时间和精力,长期看,则会迟滞基层改革发展事业步伐。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事实上,近些年,很多省、市、县三级都出台了不少减负条例。此次能否将中央“基层减负年”各项部署落实到位,考验着各地各部门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做好基层减负工作,就要聚焦中央精神,找问题、明责任、强落实,真正为基层干部卸下枷锁,让他们轻装前行,其落脚点和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推动事业发展。减负的目的并不是不作为,而是提升工作质量,优化工作作风,增强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同时,基层干部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扎扎实实履职尽责、服务为民,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王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