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

  • 索引号:005252661/2010-00002
  • 主题分类:民政、扶贫、救灾/减灾救灾/政策法规/规章
  • 发布机构:郑州市民政局
  • 关键词:减灾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0-05-05
  • 发布日期:2010-05-05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下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的通知

     

    国减办发〔201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近年来,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积极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在减灾工作制度建设、预案制定和演练、减灾设施和避难场所建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各地对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的认识不断加深,创新并总结出了许多开展社区综合减灾的新做法和新经验,极大地丰富了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内涵。

    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开展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顺应综合减灾工作发展要求,我们对原《“减灾示范社区”标准》(民函〔2007〕270号)进行了修订完善,制定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现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印发你们,请按照新的标准,积极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增强城乡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五月五日

    附件2: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

     

    一、基本条件

    1.社区居民对社区综合减灾状况满意率大于70%。

    2.社区近3年内没有发生因灾造成的较大事故。

    3.具有符合社区特点的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并经常开展演练活动。

    二、基本要素

    (一)综合减灾工作组织与管理机制完善。成立了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机制。负责开展以下工作:

    1.全面组织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运行、评估与改进工作。

    2.组织开展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地图。

    3.组织编制社区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开展防灾减灾演练。

    4.组织制定符合社区条件、体现社区特色、切实可行的综合减灾目标和计划。

    5.调动社区内各种资源,确保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资源的投入,共同参与社区综合减灾教育宣传活动,提升居民防灾减灾意识。

    6.组织社区开展综合减灾绩效评审。

    (二)开展灾害风险评估

    1.采用居民参与的方式,开展社区内各种灾害风险排查工作。

    2.明确社区老年人、小孩、孕妇、病患者、伤残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分布,针对风险落实了对口帮扶救助人员和措施。

    3.积极鼓励居民参与编制并知晓社区灾害风险地图。

    (三)制定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

    1.预案明确在社区设灾害信息员,开展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日常监测工作,建立健全了监测制度,灾害风险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理的措施落实。

    2.预案明确了特定手段和方法,能及时准确向社区居民发布灾害预警信息。

    3.预案明确了领导小组和应急队伍责任人的联系方式,有针对社区弱势群体的对应救助措施。

    4.预案中有社区综合避难图,明确了灾害风险隐患点(带),应急避难所分布、安全疏散路径、脆弱人群临时安置避险位置、消防和医疗设施及指挥中心位置等信息。 

    5.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演练包括组织指挥、灾害隐患排查、灾害预警及信息传递、灾害自救和互救逃生、转移安置、灾情上报等内容。能及时分析总结演练经验和问题,不断完善社区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

    (四)经常开展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

    1.以国家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为契机,开展经常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2.利用现有公共活动场所或设施(图书馆、学校、宣传栏、橱窗、安全提示牌等),设置防灾减灾专栏、张贴有关宣传材料、设置安全提示牌等,开展日常性的居民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3.利用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经常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

    4.定期邀请有关专家、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对社区管理人员和居民进行防灾减灾培训,适时开展社区间减灾工作经验交流。

    5.每年印制分发社区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材料。

    (五)社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较为齐全

    1.通过新建、加固或确认等方式,建立社区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明确避难场所位置、可安置人数、管理人员等信息。

    2.在避难场所、关键路口等,设置醒目的安全应急标志或指示牌,引导居民快速找到避难所。

    3.避难场所标有明确的救助、安置、医疗等功能分区。

    4.社区备有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救援工具(如铁锹、担架、灭火器等)、通讯设备(如喇叭、对讲机等)、照明工具(如手电筒、应急灯等),应急药品和生活类物资(如棉衣被、食品、饮用水等)。

    5.居民家庭配有针对社区特点的减灾器材和救生工具,如逃生绳、收音机、手电筒、哨子、灭火器、常用药品等。

    (六)居民减灾意识与避灾自救技能提升

    1.居民清楚社区内各类灾害风险及其分布,知晓本社区的避难场所及行走路线。

    2.居民掌握防灾减灾自救互救基本方法与技能,包括在不同场合(家里、室外、学校等)、不同灾害(地震、洪水、台风、地质灾害、火灾等)发生后,懂得如何逃生自救、互帮互救等基本技能。

    3.居民积极主动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类防灾减灾活动。

    (七)广泛开展社区减灾动员与减灾参与活动

    1.社区建立了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承担社区综合减灾建设的有关工作,如宣传、教育、义务培训等,配备了必要的装备,并定期开展训练。

    2.社区内相关企事业单位积极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主动参与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宣传教育与演练等社区减灾活动,在做好安全生产的同时,经常对企业员工特别是外来员工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等。

    3.社区内学校在日常教育中注重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能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为居民开展各类防灾减灾教育。 

    4.社区内的医院能积极承担有关医护工作,关注社区脆弱人群,提高社区救护能力。

    5.社区内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吸收各方资源,积极参与社区综合减灾工作。

    (八)管理考核制度健全

    1.社区建立综合减灾绩效考核工作制度,有相关人员日常管理、防灾减灾设施维护管理等制度措施。 

    2.社区定期对隐患监测、应急救助预案、脆弱人群应急应对等各项工作进行检查。

    3.社区定期对综合减灾工作开展考核,对不足之处有具体改进措施。

    (九)档案管理规范

    社区建立了包括文字、照片等档案信息在内的规范齐全、方便查阅的综合减灾档案。

    (十)社区综合减灾特色鲜明

    1.在社区减灾工作部署、动员过程中,具有有效调动居民和单位参与的方式方法。

    2.在社区综合减灾工作中,有独到的做法或经验,如利用本土知识和工具,进行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有行之有效的做好外来人口减灾教育的方式方法等。

    3.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日常综合减灾工作,如建立社区网站、社区网络等。

    4.社区引入了风险分担机制,倡导居民开展社区各类灾害保险工作等。

    5.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中具有地方特色。

    三、《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评分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定标准

    满分分值

    考核分数

    1.组织管理机制

    (10分)

    1.1社区减灾领导机构(2分)

    社区综合减灾运行、评估与改进领导机构健全

    2


    1.2社区减灾执行机构(3分)

    社区有专门的风险评估、宣传教育、灾害预警、灾害巡查、转移安置、物资保障、医疗救护、灾情上报等工作小组

    3


    1.3社区减灾工作制度(3分)

    (1)领导工作制度

    1


    (2)执行工作制度

    2


    1.4减灾资金投入(2分)

    (1)较为固定的综合减灾社区资金来源,有筹措、使用、监督等管理措施

    1


    (2)已经获取资金支持的社区综合减灾项目

    1


    2.灾害风险评估

    (15分)

    2.1灾害危险隐患清单(4分)

    (1)有针对地质地震、气象水文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各种自然灾害隐患的清单

    1


    (2)有针对公共卫生隐患的清单

    1


    (3)有社区内各种交通、治安、社会安全隐患的清单

    1


    (4)有社区内潜在的供电、供水、供气、通讯或农业生产等各类生产事故的隐患

    1


    2.2社区灾害脆弱人群清单(3分)

    (1)有社区老年人、小孩、孕妇、病患者、伤残人员等脆弱人群清单

    1.5


    (2)有外来人口和外出务工人员清单等

    1.5


    2.3社区灾害脆弱住房清单(4分)

    (1)有社区针对各类灾害的居民危房清单

    2


    (2)有社区内道路、广场、医院、学校等各种公共设施隐和公共建筑物隐患清单

    2


    2.4社区灾害风险地图(4分)

    (1)用各种符号标示出了灾害危险类型、灾害危险点或危险区的空间分布及名称等

    2


    (2)标示出了灾害危险强度或等级、灾害易发时间、范围等

    2


    3.灾害应急救助预案

    (15分)

    3.1社区综合避难图(3分)

    (1)有避难场所名称、地点、可容纳避灾人数等避灾能力信息等,有合理明晰的避难路线

    2


    (2)避难场明确标注了紧急救助、安置、医疗等功能分区

    1


    3.2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4分)

    (1)预案结合了社区灾害隐患、社区脆弱人群、社区救灾队伍能力、社区救灾资源等多方实际情况特点

    1


    (2)明确协调指挥、预报预警、灾害巡查、转移安置、物资保障、医疗救护等小组分工

    1


    (3)符合社区自身灾害隐患特点的应急救助启动标准,标准简单明了,便于社区居民理解

    1


    (4)应急预案有所有工作人员的联系信息,所有脆弱人员的信息,以及对口帮扶救助责任分工

    1


    3.4社区应急救助演练活动(5分)

    (1)演练活动密切联系预案,目标明确,指挥有序

    1


    (2)开展了针对各类脆弱人群或外来人员的演练

    2


    (3)社区居民参与程度高,社区内单位、社会组织或志愿者等多方广泛参与

    2


    3.5演练效果评估(3分)

    (1)演练活动过程有文字、照片、录音或者录像记录

    1


    (2)演练活动效果有社区居民满意度访谈或者调查

    1


    (3)针对演练发现的问题,有改进方案等

    1


    4.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

    (10分)

    4.1组织减灾宣传教育(2分)

    (1)利用防灾减灾宣传栏、橱窗等组织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1


    (2)利用喇叭、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组织了宣传教育(每季度不少于1次)

    1


    4.2开展防灾减灾活动(2分)

    (1)在国家减灾日等期间开展防灾减灾活动

    1


    (2)利用公共场所或设施开展经常性的防灾减灾活动(每季度不少于1次)

    1


    4.3印发防灾减灾材料(2分)

    (1)印发国家和地方相关的防灾减灾资料

    1


    (2)印发符合社区特点的、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材料

    1


    4.4参加防灾减灾培训(3分)

    (1)组织社区管理人员参加了防灾减灾培训

    1


    (2)组织社区相关单位人员参加了防灾减灾培训

    1


    (3)组织社区居民参加了防灾减灾培训

    1


    4.5与其他社区进行减灾交流(1分)

    (1)组织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等经常与其他社区进行防灾减灾经验的交流

    1


    5.防灾减灾基础设施

    (15分)

    5.1建立灾害避难所(6分)

    (1)建立了社区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明确避难场所位置、可安置人数、管理人员等信息

    3


    (2)避难场所功能分区清晰,配备应急食品、水、电、通讯、卫生间等生活基本设施

    3


    5.2明确应急疏散路径(3分)

    (1)明确了应急疏散路径,指示标牌明确

    1


    (2)在避难场所、关键路口配备了安全应急标志或指示牌

    2


    5.3设置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场地和设施(3分)

    (1)建立了专门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培训等活动的空间

    1


    (2)设置了专门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设施(安全宣传栏、橱窗等)

    2


    5.4配备应急救助物资(3分)

    (1)社区配备了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救援工具、通讯设备、照明工具、急药品和生活类物资等

    2


    (2)居民配备了减灾器材和救生工具,如收音机、手电、哨子、常用药品等

    1


    6.居民减灾意识与技能

    (10分)

    6.1清楚社区内各类灾害风险(2分)

    (1)居民清楚社区内安全隐患

    1


    (2)居民清楚社区内的高危险区和安全区

    1


    6.2知晓本社区的避难场所和行走路径(2分)

    (1)居民知晓本社区的避难场所

    1


    (2)居民知晓灾害应急疏散的行走路线

    1


    6.3掌握减灾自救互救基本方法(3分)

    (1)居民掌握不同场合(家里、室外、学校等)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灾害来时的逃生方法

    1


    (2)居民掌握基本的互救方法(帮助脆弱人群、灾时受伤、被埋压、溺水等互救的方法)

    1


    (3)居民掌握基本的包扎方法

    1


    6.4参与社区防灾减灾活动(3分)

    (1)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宣传、培训、防灾演练活动

    1


    (2)居民参加社区安全隐患点的排查活动

    1


    (3)居民参加社区风险图的编制活动

    1


    7.社区减灾动员与参与

    (10分)

    7.1社区主要机构参与防灾减灾活动(6分)

    (1)相关事业单位能积极参与综合减灾社区建设的各种工作,组织展开本单位防灾减灾活动

    2


    (2)学校能积极开展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活动

    2


    (3)医院能积极承担有关医护工作

    2


    7.2志愿者参与防灾减灾活动(2分)

    (1)志愿者承担社区综合减灾建设的有关工作,如宣传教育和培训等

    1


    (2)志愿者承担社区灾害应急时的有关工作,如帮助脆弱人群等

    1


    7.3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活动(2分)

    (1)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参与社区综合防灾减灾活动

    2


    8.管理考核

    (5分)

    8.1有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2分)

    社区减灾日常管理、防灾减灾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健全

    2


    8.2进行经常性的检查(2分)

    (1)定期对社区的隐患监测工作、防灾减灾设施等进行检查(每季度1次)

    1


    (2)定期对社区应急救助预案、脆弱人群应急救助等工作进行检查

    1


    8.3具体改进措施(1分)

    依据评审有具体改进的措施

    1


    9.档案

    (5分)

    9.1减灾工作档案(4分)

    建立了规范、齐全的社区综合减灾档案

    2


    9.2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过程档案(1分)

    综合减灾社区申报、审核、评估、颁发等过程档案

    1


    10.特色

    (5分)

    10.1明显的地方特色(3分)

    (1)在创建过程中有独特有效的调动居民、社区单位参与的方式、方法

    1


    (2)明显的针对各类脆弱人群的救助特色,有针对社区外来人口减灾特色等

    1


    (3)明显的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特色

    1


    10.2可供借鉴的独到做法或经验(2分)

    (1)明显的减灾工作创新,如利用本土知识或工具进行监测、预报和预警等

    1


    (2)有可供推广的做法或经验,如建立了社区综合减灾网站,购买了社区保险等

    1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