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529153X/2015-00032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计划总结 | |
发布机构:荥阳市高村乡人民政府 | 关 键 词:计划总结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4-01-15 | 发布日期:2014-01-22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2013年,高村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重要抓手,立足本乡实际,团结和依靠全乡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有力推进了本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201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高村乡以全市税收专项治理为契机,加强征管力度,大力培植税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2013年市定我乡财政收入任务2476万元,预计年底,财政收入完成2476万元;其中,国税收入完成1020万元,地税收入完成1456万元。预计年底,全乡生产总值完成273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688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056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2970万元;引进域外境内资金27117万元。
(二)新型城镇化工作扎实推进
1、新型社区进展情况。2012年8月启动的高村社区和穆砦社区,四栋楼房主体已竣工,内外道路、供排水、有线电视、宽带设施、供电等“五通”齐备,达到了群众回迁入住条件。目前,所涉及农户已陆续领到新房钥匙,安置户回迁率达85%以上,部分农户正在装修,即将搬迁入住。投入120万元修建的全长600米、设计路宽14.5米、双向4车道的镇区通往高村社区道路已于6月10日建成通车,铺设排水管道1440米。高村社区另外一条全长1.5公里,设计标准为二级的道路正在建设,已于11月底建成通车。
2、路网建设情况。沿黄快速通道高村段建设工程:该条道路涉及高村乡7.2公里,占地600多亩,3月份开始进行附属物调查登记工作,截止目前,灰土层碾压、涵洞等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下一步,将积极与上级路网交通部门沟通,做好协调,使高村段顺利完工。S314道路高村至王村段改造工程:该道路起点位于高村街与S314线交汇处,终点位于王村镇S314线与新荥王路交汇处,全长7.62公里,设计标准为三级公路,路基宽7.5米,路面宽6.5米。该工程于5月初开工建设,7月中旬已达到通车条件。Y092北邙社区至刘沟社区环道:该条道路全长5.4公里,设计标准为三级公路,路基宽9米,路面宽7米,已于8月初开始招投标工作,10月初开工建设,预计12月底建成通车。S232高村段延伸拆迁工作:2012年6月我们对S232高村段进行拆迁,今年11月接市政府通知,对S232高村段进行延伸拆迁,道路两侧各再拆迁22米,11月14日开始放线及定桩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附属物测量及登记工作,下一步将积极做工作与各拆迁户签订道路拆迁补偿协议,并按照上级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拆迁工作。
3、生态廊道建设情况。完成S232高村段6.4公里和S314高村段2.7公里生态廊道建设工作,对4.8公里连霍高速高村段两侧生态廊道实施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截至目前,两条道路廊道绿化工作已全部结束,共栽植杨树、夹竹桃、红叶李、紫薇、大叶女贞等绿化树木5万余棵。
(三)农业工作取得新成效
高村乡作为郑州市最近的农业乡镇之一,确定了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服务都市发展的工作思路,确立了以农业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目标,立足高村实际,积极构建全链条现代产业示范区建设。
1、大力推进河阴石榴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为加快河阴石榴产业发展以及河阴石榴风景区建设,高村乡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战略。一是提高站位,与郑州金水创意合作,进一步完善高村乡农业发展规划和河阴石榴发展规划,为石榴产业发展注入文化符号;二是完善销售网络。在郑州市金水区设立9个河阴石榴直销点,减少产品流通环节;积极与河南中保利商品现货交易平台签约合作,创新交易模式,实现河阴石榴上市交易,并通过“果歌网”进行网上销售,同时依托果品超市,打开石榴产品销路,实现了石榴产品在销售环节的增值;三是实施标准化管理。为最大限度地挖掘石榴产量潜力,为河阴石榴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树河阴石榴品牌意识,积极争取申报“河阴石榴产业示范区物联网应用系统建设项目”,以物联网技术助推河阴石榴走高端科技发展之路;四是加强对外推介。为借鉴外地经验,积极参加第一届世界石榴大会暨第三届国际石榴及地中海气候小水果学术研讨会,并完成《关于枣庄市峄城区第一届世界石榴大会及峄城区石榴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今年9月份,成功举办了荥阳市第九届河阴石榴文化节暨农特产品展销会,并在11月份借助国内顶尖的农业盛会,河阴石榴首次亮相中国国际果蔬加工技术及物流展览会和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追捧。河阴石榴超凡的品质、产业发展以及文化的连续举办也引起了中央媒体的关注,2013年11月28日中央四套《走遍中国》栏目推介河阴石榴,为河阴石榴走向世界开启了一个窗口。
2、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今年我乡共争取到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万亩。其中国家级项目涉及荆寨、史坊、油坊、高村、杜常5个行政村,争取国家投资1075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全部竣工,正在准备迎接上级验收。今年下半年,我乡又争取到郑州市本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万亩,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万亩,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7000亩,其中,市本级项目和省本级项目已经获得批复,明年将开始实施。
3、土地流转工作。今年,我乡继续放大农业优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惠民富民为根本,不断规范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截止目前,全乡共完成土地流转面积14600亩,涉及全乡15个行政村,引进土地承包企业33家,经营范围包括苗木花卉、药材种植、农牧业、良种培育、休闲观光、设施农业等。
3、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今年,我乡被确定为荥阳市整建制高产创建示范乡(镇),涉及9个行政村1万亩耕地。为确保创建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小麦亩产550公斤、玉米亩产600公斤的高产创建目标,我们逐村对农技人员、示范户和群众进行了培训,又对各村进行集中培训2次,每亩又补助16元,其中,每亩种子补助8元、病虫害防治补助8元,为整建制高产创建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粮食亩产高出创建目标一个百分点。另外,今年我乡共有11个行政村被农业部列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村,我们为示范户发放了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资料和价值150元的农药。2013年示范村内示范户及辐射户粮食亩产比去年增收10%。
4、圆满完成“三夏”、“三秋”秸秆禁烧和防汛工作,确保无事故发生。
(四)加大招商力度,增添企业发展后劲。
本着“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整合传统企业、挖掘有潜力企业”的原则,创新理念,改进方法,以高村乡现有产业资源为基础,努力提高招商引资质效。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坚持“企有所呼、我有所应”,积极配合荥阳市上市办,加快瑞龙制药上市进程,发挥企业优势,壮大瑞龙制药工业园,争取实现年产值3.5亿元;按照“资源共享、产品配套、集聚发展”的原则,在用地、融资、服务等方面积极扶持以神龙泵业为龙头、水泵行业聚集发展的特色农民创业园建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注重整合提升。在成功整合全乡20多家氯化石蜡行业的基础上,整合全乡70多家小农机,筹建高村乡小农机行业协会,提升小农机的规模和效益,实现水泵、化工、小农机等行业组团发展。利用5-8年时间,争取促使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入住农民创业园,规模以下企业搬入标准化厂房。
(四)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一是投资3000多万元的兴盛农庄项目二期工程,截止6月底已完成全部投资,并于11月正式营业,为北部邙岭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二是服务南水北调工程。今年重点做好渣场复耕工作,截止目前已复耕穆寨渣场约160亩。张村、后圈约300亩渣场正在进行复耕,预计年底前完成。三是服务西水东调工程。上半年对西水东调一号泵站所占地进行附属物调查及清理工作,目前一号泵站正在建设当中,工程进展顺利。四是服务博爱—薛店天然气管道工程,全长6公里,涉及官庄、穆寨、张村、真村四个行政村,该工程于9月开工建设,并于10月中旬完工。
(五)民生事业有新成绩
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续费工作进展顺利。截止11月20日我乡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23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3%。全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将近4万人,今年新参保人员300多人。
2、粮食补贴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共发放直补7371177.47元,累计面积66406.973亩,将国家的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农民身上。
3、计生工作局面良好。继续落实奖扶政策,加强监督与核查,确保奖励和扶助资金落实到户。目前,独生子女领证户达3358个,双女户节育630人,60岁以上奖扶179人,逐步实现老有所养,计生优抚工作切实做出了成效,使群众应享尽享国家计生政策带来的好处。
4、民政工作稳步推进。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2013年我乡共有1021户1428人享受农村低保、35户49人享受城镇低保。为54名五保老人发放五保供养款145664元,全年发放救灾款28000余元,救灾面粉4万斤,救灾棉被80条。开展孤儿帮扶活动,发放帮扶金10800元,教育金3000元,投资10余万元升级改造高村乡敬老院,共改造房屋30间700余平方米,对60周岁退伍老兵发放补助21万余元,为患有重病的优抚对象发放医疗救助金19800元。在我市第四个全民慈善日活动中募集慈善爱心捐款24万余元。教师节企业自发捐款20多万元支持教育事业。
6、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事关民生,关系人民群众的身心健 ,为确保不出现食品安全事故,乡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与相关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要求和职责,重拳出击,在全乡范围内展开了拉网式排查,并完善监管档案,明确整顿重点。在近期开展的食品安全整治活动中,我乡共出动150余人次,进驻店铺92家,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组织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培训180人次。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确保了食品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的成效。
(六)网格化管理工作
实施“两本两排名”等八项工作措施,不断探索创新“联动机制”,围绕七大重点领域及时排查化解了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和广大干群履职意识、责任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同时,还把网格化管理和运行同当前的新型社区建设、路网建设及“三夏”麦收防火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网格化管理运行的实效性。
(七)文化旅游事业持续发展。
今年,加强乡文化站综合性建设,增加软硬件投入,提高为民服务能力。2013年9月,代表郑州市迎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检查并取得上级领导的肯定,为郑州市顺利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贡献力量。积极协调对秦家大院进行维修,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252万元修复油坊秦家大院1号院,并于今年3月顺利完工。文物挖掘有新突破。官庄遗址先后被列为“2010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2012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同时列入中国2012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2013年又有新发新,初步定为管国遗址。秦王寨遗址于2013年5月成功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其它工作
1、违法建设排查工作有序开展。今年以来,继续加大违法建设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建设行为。为做好高速路两侧广告塔拆除工作,我乡多次召开违章广告塔塔主会议,并安排专人每天到现场督查统计其自行拆除情况及数量。截至10月底,高速路两侧29个违法广告塔已全部拆除。违法建设工作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好日常巡查工作。
2、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我乡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申报高村社区和穆寨社区两个项目。其中高村社区项目(一期)建新区面积8.10公顷,拆旧区面积14.24公顷,整理复垦后结余建设用地指标6.21公顷。穆寨社区项目(一期)拆旧复垦面积7.0211公顷,一期建社区面积4.1291公顷,节约建设用地指标2.8920 公顷。
3、移民后续扶持工作。完成了移民村2013年后期扶持项目的申报,至目前,4个日光温室建设项目已经全面竣工。
4、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工作。安全生产工作。年初与各村签订了《2013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与企业签订《2013年度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开展了春、夏季两次拉网式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坚持每月对全乡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情况检查、复查一遍,并对各企业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比,把情况最差的企业列为停产整顿对象,充分提高企业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指导企业搞好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加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各企业的法律意识。
信访稳定工作。积极举行平安建设集中宣传活动,不断完善信访接待工作机制,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今年以来,全乡未发生一起赴上级恶性上访事件。
2014年工作谋划
2014年,高村乡将继续以“一山两河三园六区”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壮大乡域经济实力,实现经济社会事业的新跨越。
一、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
按照“成熟一个,做强一个”的思路,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要在转观念、定制度、拓思维、破难题上下功夫。一要解放思想,打破行政壁垒,摒弃“行政区经济”的模式。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市场运作,建立市场规则,克服区域之内的政策和体制差异,用“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共同拆除地方保护主义,推进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二要抓住综改试验区、中原经济区的政策机遇,大胆改革,先行先试,着力在破解体制机制等方面寻求突破,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三要借鉴发达地区好经验、好做法,结合自身实际,逐步探索出一条资源型新型城镇化之路,组建新型农村社区,形成新的居住模式、管理服务模式和产业格局。
2014年,计划部分拆迁高村、张村、穆砦、吴村4个村庄, 高村社区新建安置房4栋,穆砦社区新建楼房2栋。
二、加快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高村乡将完善“中国(郑州)石榴文化产业园区项目”的规划与建设,打造“一心两翼三轴四区”。(一心:以高村乡政府为核心打造行政、商业、科技服务中心。两翼:“北翼”石榴基地和“南翼”农业基地。三轴:通过打造行政、商业、科技服务中心;开拓王祥冢、秦氏家庙、秦王寨遗址、飞龙顶等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旅游专线;创意农场体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产业规划,形成综合产业、文化旅游、生态农业三条产业轴。四区:即黄河湿地旅游区,河阴石榴产业区,楚河汉界文化片区,现代农业观光区。五化:即农业生态化、旅游精品化、石榴产业化、田园市场化、项目差异化。)把高村乡产业中心区域打造成为全国第一个最具规模的石榴产业基地和首个航天育种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同时集生态治理、新型社区建设、种植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沟域经济示范区。
此外,我们将依托优势,加快刘沟滩区2000亩新建渔塘项目建设,使其尽早投产见效;积极协助瑞龙制药继续做好上市前准备工作;推动水泵、小农机、化工行业组团发展。
三、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推动全乡社会和谐发展。
1、网格化工作推向深入
高村乡将牢牢把握“一个坚持、两个抓手、一个探索”,继续深化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逐步推进网格化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积极与化工协会、小农机行业协会等联合,筑牢安全防控体系,通过网格解决乡镇工作中的难题,着力在镇区化规范管理、安全生产监管、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实效;积极探索条块深度融合多元化机制,丰富网格化管理理论。
2、各项社会服务、惠民工作等见成效。
扎实推进各项基础性工作,重点做好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工作,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惠民行动”落到实处,为构建美丽高村、实力高村、活力高村、幸福高村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