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圃田乡2015年农村工作的意见

索 引 号:737405256/2015-00306主题分类:综合政务/通知公告
发布机构:郑州市郑东新区管理委员会关 键 词:农村工作的意见
文    号: 圃政〔2015〕2号成文日期:2015-03-11发布日期:2015-03-11
体    裁:意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关于圃田乡2015年农村工作的意见

各村、乡直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2015年是我乡发展的关键一年,面对村庄拆迁带来的土地整合为农业项目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为进一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结合我乡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意见:

一、科学调整现代农业产业化结构,实现都市型现代农业健康发展

根据合理规划都市农业区的功能空间布局与交通体系,科学确定建设时序,以市场为主导,加快发展建设农业生态园示范基地,延伸绿色食品生产、深加工产业链,实施“农户 基地 公司”运营模式,使开发绿色食品和生态园建设有机结合,以公司为龙头,积极开拓绿色农副产品广阔的市场,带动相关产业和乡域经济发展。依托省农业大学和中牟农校等单位的技术力量,组建新产品试验基地、大学生实习基地和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中心,组织关键技术人员研究和开发一批适合我乡的附加值高的绿色农副产品。构建以蔬菜种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

二、继续落实各种惠农支农政策,持续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坚持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动摇、落实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不减弱、进一步争取省、市、区各项农业和农村、农民扶持资金,推进“三农”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确保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支农政策落实到位,从而确保农村经济有发展,农业经营有效益,农民收益有增加。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加强对畜产品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监管,对兽药、饲料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加大对“瘦肉精”监管检测力度,严格检疫制度,提升检疫质量,开展病死畜禽专项整治工作,严格责任追究,使权力和责任紧密挂钩,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全乡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突出改革重点,加大涉农技术培训的推广与创新力度

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村改革发展一系列决策部署的工作思路上,始终坚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的新型道路。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开展以专家授课为主的农村科普宣传活动和科技信息服务,邀请省市业务部门、高校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农作物高产栽培、化肥使用等知识讲座,畜牧专家进场入户开展养殖、防疫、良种推广等技术指导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引导、扶持各(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五、强化组织领导,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加强畜禽免疫,严密组织实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行动,指导监督养殖场(户)按程序免疫,强化常年补免补防,完成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计划,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90%以上。加强监测预警,完善监测网络,提高监测频次、数量和质量,实行疫情风险月评估制度,提高对突发重大动物疫病的应急处理能力,加大对禽流感等疫病的监控力度,确保全年不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情。

六、加强农机技术推广,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加快推进大田作物生产环节和农作物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的机械化,主攻秋粮生产和薄弱环节机械化,突出支持玉米机收、深松整地作业机械的发展,大力推进设施农业机械化。高效规范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继续实施“全价购机、区级结算、直补到卡(户)”的补贴结算方式。大力发展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各类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切实组织和服务好重要农时季节机械化应用。

七、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实行乡领导包村、村领导包组、组领导包户制度,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提高秸秆焚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构建预防为主、堵疏结合、快速反应、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出现秸秆焚烧,按照“及早发现,快速反应、及时处理”的原则,把危害程度降低到最小,实现 “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不烧一棵树”的目标。积极推行“收、耕、种”一条龙作业,推广机耕、机播、秸秆粉碎还田、秸秆机械捡拾技术,坚持成熟一片,收获一片,覆盖一片,播种一片,同时大力推广秸秆青贮、过腹还田等秸秆利用形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堵塞焚烧漏洞。

八、做好抗旱防涝工作

以“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为方针,认真落实抗旱除涝制度, 增强抗旱、防涝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保证抗旱、防涝指挥系统科学化、规范化。成立完善抗旱防涝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和分工,把抗旱防涝和抢险工作落实到人。认真做好工程检查、整修,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及时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意见,全面落实安全抗旱、防涝措施。加强团结协作精神,克服麻痹侥幸心理,以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来完成我乡的抗旱防涝工作。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