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政府关于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意见

索 引 号:566454757/2015-00005主题分类:卫生、体育/其他
发布机构:二七区法制办关 键 词:医疗卫生
文    号:二七政〔2015〕4号成文日期:2015-04-27发布日期:2015-04-29
体    裁:通知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政府关于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意见

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政府

关于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的

意  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 《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意见》(郑政〔2014〕35号)要求,加快推进我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巩固提高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成果,现结合我区实际,就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影响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约2.6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 ,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针对慢性病流行造成的严重危害,我国已将慢性病防治工作列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原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委联合出台了《慢性病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措施,实施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综合防控策略。近年来,我区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也积极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是面对全国性的慢性病快速上升的势头,我区慢性病防治工作仍面临着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群体对慢性病严重危害普遍认识不足;二是“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三是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尚不健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因此,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及创建国家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的必要性,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我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努力保障辖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总体要求

(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为指导,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跨部门慢性病防控协调机制,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体系,动员社会力量和群众广泛参与,营造有利于慢性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二)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效果

要充分考虑我区实际情况和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程度,制定合适的具体防控目标和控制策略,关注弱势群体和流动人口,重点通过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慢性病防控的可及性、公平性和防控效果。

(三)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

以城乡全体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为干预重点,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患者管理为主要手段,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防控作用,促进预防、干预、治疗的有机结合。

三、工作目标

力争经过不懈努力,使我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体系基本完善,政府部门间合作机制逐步健全,人民群众卫生防病意识不断增强,慢性病发病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一)建立政府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等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慢性病各项综合防控措施。

(二)以持续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基础,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争取2015年通过省级考核验收,2016年通过国家级考核验收。

(三)辖区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到9克以下;成年人吸烟率降低到25%以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 以内,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不超过8 % 。

(四)全面开展全人群死因监测、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以及辖区人群营养状况监测等工作。

(五)区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达到本单位业务总经费的10%及以上,慢性病防控专业人员占本单位专业人员的比例达5% 以上。

(六)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人群知晓率达50%以上,35岁以上成人血压和血糖知晓率分别达到70% 和50%。

(七)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40% ,管理人群血压、血糖控制率达到60% ;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幅度控制在5%以内,死亡率下降5% 。

(八)4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控制在8%以内。

(九)适龄儿童窝沟封闭覆盖率达到20%以上,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

四、明确职责,密切协作,构建慢性病综合防控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为确保慢性病综合防控措施得到真正落实,形成全区共同关注慢性病防控工作的良好局面,各乡(镇)办事处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慢性病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做好本职工作:

卫生部门负责牵头制订慢性病防控方案,将慢性病防控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核心内容,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的衔接,实现防治有效结合。研究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控重大专项,做好组织协调、技术指导、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预防治疗和监测评估。并负责评价防治效果,推广适宜技术,指导社会和有关部门开展慢性病预防工作。

爱卫部门要以卫生创建、健康创建为平台,以国家卫生城市(镇)复验为中心,大力宣传贯彻爱国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加大全社会禁烟控烟力度,为国家卫生城市复验奠定良好基础。

发展改革部门应将慢性病防治相关内容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慢性病防控能力建设,保障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基本条件。

教育体育部门要将营养、慢性病和口腔卫生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监督、管理和保证中小学生校园锻炼的时间和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积极推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指导并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

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贫困慢性病患者及家庭的医疗救助政策,逐步加大救助力度,对符合当地医疗救助条件的,积极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财政部门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疾病谱的转变和疾病负担的变化,安排必要的慢性病防控业务经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做好基本医疗保险与公共卫生服务在支付上的衔接,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减轻参保人员慢性病诊治医疗费用负担。

科技、工业和信息化、环境保护、农业、商务、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政府部门以及区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和各类社会学术团体等,要发挥各自优势,按照职能分工,密切配合、履职尽责,共同推动我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深入开展。

五、工作任务内容

(一)进一步加大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力度

各乡(镇)办事处和相关部门要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订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将慢性病防控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核心内容,实现综合防控措施有效落实,指导督促相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加入到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中来。

(二)积极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

各乡(镇)办事处和相关部门要加大社区健身场所、健身器材建设力度,确保以社区为单位,健身场所、健身器材覆盖率达到100% ;要积极在社区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模式,每年坚持开展一次以上的多部门参与的群众性健身活动。教育体育部门要加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科学指导,逐步提高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程度和利用率;要保证中小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工间操制度,确保本单位工作人员每人每天工间锻炼不少于20分钟;有条件的单位,要积极设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提供体重、身高、腰围和血压等体质测量简易设备。

(三)积极推广健康食品,指导广大群众合理膳食

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发推广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的健康食品。农业部门要逐步调整和改善食物生产结构,引导生产安全、营养、方便、多样的农产品。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应引导并支持食品加工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推动实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促进健康食品开发和生产。食品药品监管、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指导食品企业、集体供餐和餐饮单位学习掌握合理营养膳食知识,逐步推行营养成份标识。商务、工商等部门要倡导和鼓励食品销售企业开设健康食品专柜,引导消费者选择健康食品。

(四)积极开展全社会控烟禁烟活动

各乡(镇)办事处和爱卫会要继续加大控烟禁烟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力度,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区党政机关、医疗卫生单位、中小学校等要实现无烟单位100%达标。卫生行政部门要鼓励医疗机构设立规范的戒烟门诊,提供临床戒烟服务,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戒烟服务能力和水平。每年要完成5家除党政机关、卫生、教育等系统以外的无烟单位创建工作。

(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各乡(镇)办事处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促使人们自觉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部门要配合新闻广电部门,定期发布慢性病防治健康核心信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知识讲座和卫生日宣传活动,科学广泛地传播慢性病防控知识。区爱卫会要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和群众性健康教育活动,将慢性病综合防控作为卫生城市 (镇)考核标准和健康城市及区域性健康促进行动的重要内容,推动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要督促、协助教育体育部门,共同指导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单位切实开设健康教育课,要求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单位健康教育课开设率达100 % 。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要指导、督促零售药店设立健康教育宣传台(栏) ,并做好慢性病防控宣传及咨询服务工作。

(六)强化慢性病防控措施环境支持,增强慢性病防控协调合作

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强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不断改善辖区空气、水质等环境质量,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常识宣传普及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并增强慢性病防控零级预防理念。科技部门要加大对慢性病防控研究的支持,提高慢性病防控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强慢性病防控研究和转化基地建设,重点加强慢性病防控技术与策略、诊疗器械、新型疫苗和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具,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和利用,推广慢性病预防、早诊早治早康和规范治疗等适宜技术;加强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慢性病防治全球行动,与国际组织、学术研究机构和院校在人员培训、技术合作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广泛协作。区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老龄委和各类社会学术团体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组织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知识公益宣传和社会动员活动。

(七)强化医防协作,提高慢性病防治与康复水平

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卫生系统慢性病防控网络,整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打造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慢性病防治责任共同体。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公立医院应设置专门科室和人员,履行慢性病防治工作职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专病防治机构须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慢性病及相关疾病防控规划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开展慢性病相关信息登记报告,逐步实现慢性病的规范化诊治和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要加强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性肝炎等慢性病患者治疗康复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积极推广儿童窝沟封闭等口腔疾病综合防治技术。逐步开展人群癌症早查早治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工作实施

各乡(镇)办事处要迅速成立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拟定本辖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计划和实施方案,以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为抓手,研究推进我区慢性病综合防控总体目标实现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形成政府社会防控工作合力。

(二)履行部门职责,落实综合措施

各乡(镇)办事处和各相关部门要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有效监督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慢性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各项综合防控措施落实。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能力

加强基层慢性病防控实用型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加强慢性病防控复合型人才培养,特别注重培养既掌握临床医学技能又熟悉公共卫生知识的人才;加强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慢性病科学防控水平。

七、加强督导,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各乡(镇)办事处和各有关部门应当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督查通报制度,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全面推进我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对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达标、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奖励;对因未履行职责、工作配合不力,对郑州市国家卫生城市复验、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的单位,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                                         

                      

                     2015年4月27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