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 索引号:005253074/2015-00054
  • 主题分类: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督/统计/业务信息/工业统计
  • 发布机构:郑州市统计局
  • 关键词:统计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5-10-21
  • 发布日期:2015-12-08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郑州市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今年以来,在全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大背景下,面对国内外市场需求持续偏紧、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严峻形势,全市工业战线深入践行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着力调结构,努力稳增长,全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工业生产增速稳中有进,经济效益稳中趋缓。

    今年以来,在全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大背景下,面对国内外市场需求持续偏紧、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严峻形势,全市工业战线深入践行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着力调结构,努力稳增长,全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工业生产增速稳中有进,经济效益稳中趋缓。

    一、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基本特点

    (一)工业生产增速稳中有进。从当月增速情况看,年初开局良好,1-2月同比增长10.8%,3、4、5月份同比分别增长7.8%、9.2%、9.5%,6月份同比增长11.6%,为前9个月单月最高增速,7、8月份同比分别增长10.1%、9.9%、9月份同比增长10.7%,为今年以来单月次高增速。从累计增速情况看,一季度,工业生产增速9.9%,上半年,工业生产增速10.1%,较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工业生产增速10.2%,分别较一季度、上半年加快0.3、0.1个百分点。

    (二)增速跑赢全国全省,位次不断前移。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6.2%,全省工业同比增长8.5%,郑州市工业增速同比增长1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郑州市工业生产增速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居第二位,同比前移12位,较一季度、上半年位次分别前移3位、1位,其中9月当月增速在全省居第一位;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居第二位,同比前移3位。

    (三)行业增长面超七成,主导产业贡献突出。前三季度,全市工业38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长面73.7%。与上半年相比,16个行业生产增速加快,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家具、医药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通用设备等9个行业增速加快2个百分点以上。18个行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制造等11个行业增速高于15%。前三季度,工业七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6.7%,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多拉动0.3个百分点。

    (四)近六成工业产品同比增长,部分重点产品增速加快。在我市统计的248种工业产品中,产量同比增长的有143种,占57.7%,有39种产品增长达20%以上。重点监测的40种产品中,有24种产品保持增长,24种产品增速较上半年加快,11种产品增速加快5个百分点以上。其中手机、汽车配件、电动自行车、变压器、氧化铝分别增长32.3%、29.2%、14.8%、13.7%、10.2%,分别较上半年加快13.3、5.4、27.2、6和5.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产能大幅提高的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2.2倍,较上半年增速加快1倍。

    (五)工业经济效益主要指标增速趋缓

    自2014年以来,郑州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和利润总额呈波动增长态势,但总体上增速逐步趋缓。1-8月份全市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91.4亿元,同比增长9.3%,位居全省18个省辖市第7位,同比前移6位;实现利润632.4亿元,同比增长4.5%,位居全省第8位,同比前移5位。1-8月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落1.1、1.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较去年同期下滑0.3个百分点,较一季、上半年度分别回落2.1、1.2个百分点,利润增速回落较大。

    二、支撑工业发展的积极因素

    前三季度工业生产增速稳中有升,经济效益水平基本稳定。工业生产增速在全省及中部六省增速不断前移,主要效益指标增速位次在全省位次同比大幅提升,随着全市工业经济运行趋稳趋好,支撑工业发展的积极因素也在不断累积。

    (一)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工业结构继续优化。一是全市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比重提高,增速加快。前三季度,全市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工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及医药产业四大战略性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增幅高出全市工业4.6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比重为47.2%,较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二是传统支柱、高载能行业占比下降,前三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六大高载能行业同比增长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比重为42.2%,较去年同期下滑1.7个百分点。

    (二)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稳增长调结构的主要推动力量。前三季度,产业集聚区(含巩义)实现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38.4%,同比增长14.7%,比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9%,拉动工业增长6.2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对全市工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成为全市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

    (三)政策措施扎实有效,助力小微企业作用显现。近年来,针对我市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郑州市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健全企业服务工作体系构建企业服务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服务企业的政策措施,努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发展。2015年,为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双创”企业的讲话精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郑州市财政支持稳增长调结构促双创增动力十六条实施意见的通知》(郑政文〔2015〕187号)。在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推动下,前三季度郑州市小型企业同比增长12.5%,微型企业同比增长14.6%,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3、4.4个百分点,小微企业拉动全市工业增长4.5个百分点。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