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体育局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安排

  • 索引号:005252290/2015-00030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郑州市体育局
  • 关键词:工作信息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5-12-17
  • 发布日期:2015-12-17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郑州市体育局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安排

        2015年,郑州市体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创建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和参加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为重点,聚焦思想,聚集资源,聚拢力量,主动作为,统筹谋划,有效工作,有序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参加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于10月18日至27日在福州举行。该项运动会是经国务院批准举办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旨在与国际青奥会接轨,对青年体育后备力量进行大检阅,发现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推动城市体育事业发展。根据大会规程,省会城市为必须参加城市。10月9日,我市召开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郑州代青团成立大会,马懿市长郑重地将团旗授予郑州市代表团团长、副市长刘东。我市共派出183名运动员参加了16个大项128个小项的比赛。通过顽强拼搏,郑州代表团共获得了6金、12银、15铜,共33枚奖牌的优异成绩,在全国所有省会参赛城市中排名第6位,创造了郑州军团参加全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纪录,并且没有出现一例违规违纪和兴奋剂事件,被大会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称号,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11月3日,郑州市委、市政府在媒体上刊发了贺信,充分肯定了“十二五”我市体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十三五”我市体育工作寄寓了厚望。

    (二)创建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工作有序推进

        今年是创建河南省“全民健身示范市”的收官之年,为进一步全面推进我市创建河南省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工作,5月6日至16日,我局分赴14个县(市、区)对创建河南省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工作进行调研,督促指导创建工作。6月16日召开郑州市体育系统创建河南省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工作座谈会,就当前创建的一些重点工作如何落实,如何推进,建言献策。8月27日我局又协调安排8个组对全市的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进行再一次督查。局领导亲自带队,采取点面结合、现场察看与座谈了解相结合的形式,定期、不定期的考察工作推进情况。目前,按省局创建评估验收通知要求正在进行材料整理,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三)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

        一是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以元旦、春节、“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等为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拉开全年健身序幕的郑州市元旦长跑、展示巾帼风采的郑州市第七届“百万妇女健身活动”、品牌赛事郑开国际马拉松、以“跑出健康、跑出快乐、跑出友谊”为主题的“2015城市乐跑赛·郑州站”,以及“全民健身活动月”启动仪式、首届河南省城市坐标定向赛暨郑州市全民健身日群众体育展演活动等等,至目前,市级举办全民健身活动(赛事)86项次,各县(市)区每年开展活动分别达200余项次;承办国家、国际级有影响的重大赛事活动16项次,承办省级赛事22项次,共组队参加省以上群体赛事45项次;打造市级品牌赛事28项次,特色体育活动24项次,乡镇街道均有特色体育亮点。

       二是扎实推进全国第四次全民健身状况调查、国民体质测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成立42人组成全民健身状况调查队,赴金水区、中原区、管城区、中牟县、新郑市、荥阳市等6个县(市)区,对18个乡镇(街道)、35个行政村(社区)对全民健身状况进行调查,入户近1200户,访问2000余人,采集到有效样本达1531个,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480个样本量任务。工作人员对2万多名(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分别从形态、机能、素质三大方面展开测定,为每个受试提供体质监测报告,开出运动、营养处方,反馈给受测者,充实完善了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数据库,为长期动态观察我市国民体质状况奠定了基础。今年,持续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共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3777人。至目前,郑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2万余人。全市有全民健身辅导站点4016个。

       三是高度重视农村社区体育工作。精心组织了2015年郑州市乡镇街道体育工作会议暨全市乡镇级体育干部培训工作。明确了我市乡镇街道体育要抓好社区体育“五个一”达标和积极培育和打造乡(镇、办)体育亮点两个主要工作任务,为全市乡(镇、办)体育工作指明了目标方向。

    (四)认真做好青少年业余训练及竞赛工作。

        一是制定并出台了《2015年至2018年郑州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意见》,并组织各训练单位认真学习贯彻,按照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分解目标,落实责任,稳步推进我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二是积极开展河南省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5-2018)认定工作,本周期申报了16个单位(8个项目)作为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目前已全面通过检查评估。三是完成各项目年度冠军赛及锦标赛45项赛事,其中田径、跆拳道、武术(套路、散打)等项目连续金牌、奖牌、总分第一名;全年共举办篮球、田径、排球、足球、乒乓球等17项比赛。四是完成了2015年度河南省青少年体育竞赛注册工作,全年确认、注册运动员共6223人,其中新注册人员为1178人,占全省注册人数的18.6% 。

    (五)加快推进体育设施建设

        一是编报了全民健身工程(2016-2017年)规划。根据健身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按照项目建设标准,认真研究论证,完成了项目编报计划。二是加强了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制定和下发了《健身工程项目申报计划和实施方案通知》,共建设了3个乡镇体育健身工程、10个多功能运动场(6个笼式篮球场,4个笼式足球场)、80条健身路径。三是加大了示范区建设力度。在加快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城市社区、搬迁革命老区、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同时,以创建省示范市活动为牵引,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场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建设了新密市来集镇翟坡社区、上街区峡窝镇五云社区、郑东新区龙子湖办事处牧专社区、荥阳市高村乡、王庄、枣树沟、崔庙镇、植物园等8个示范区。2014年投资960万元建设的河南省老年健身示范园暨惠济区户外全民健身中心已于9月份建成使用。荥阳市拆装式游泳池于8月初投入使用。今年新密市来集镇、牛店镇、平陌镇三个省级老年健身示范园项目已经开始动工。四是加快了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步伐。郑州市西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项目已经奠基;郑州市东区市民健身中心项目已完成绿化部分方案设计、文物勘探、地质勘探;郑州市北区市民健身中心项目的选址意见书通过了规划批复。《郑州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

       (六)认真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三个专题的学习研讨,全局广大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党性进一步增强。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了深入。部的综合治理能力,有效改进工作作风。三是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荣获了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授予的郑州市“文明河南做表率”系列活动组织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四是积极推进“五单一网”制度改革工作。对公开市级“五个”清单进行了布置,详细规范了公开内容、公开载体和其他要求,目前已完成了公开工作。五是积极组织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建立督导平台,培育示范点,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自1985年我市举办全国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以来,我市从未举办过全国大型综合性赛事,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与其它省会城市相距甚远,与省内其它城市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体育场馆建设的滞后,影响了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市民不能在“家门口”欣赏高水平体育赛事;影响了群体体育的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广泛开展缺少场地,这与我市加快都市区建设的步伐不相适应。

        三、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政策精神

        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2014年9月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一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二要盘活、用好现有体育设施。三要优化市场环境,支持体育企业成长壮大。让体育产业强健人民体魄,让大众健身消费助力经济社会发展。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

    今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第一项议程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审议通过的《总体方案》不仅被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格局之中,还将其列为实现中国梦、体育强国梦的重要一步。特别是自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索契冬奥会、出访巴西世界杯、参加南京青奥会、支持张家口申办冬奥会等,更是彰显了国家领导人对体育的关心和重视。

    机遇稍纵即逝。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部署意见,抢抓新机遇,扎实做好各项体育工作,加快体育强市建设步伐,为推动郑州都市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四、2016年工作安排

        (一)认真办好体育赛事(活动)

        1.举办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

        按照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要求及时上报举办武术节的请示。把办好武术节作为全年一项中心工作,认真总结已往经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办出一届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

    2.完成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所承担的筹备任务

         经报国务院批准,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同意,河南省将承办2019年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目前,省政府、市政府已经分别召开了相关部门的协调会。2016年我们将根据统一安排,继续做好民运会的有关筹备工作。

    3.举办郑州市第六届直属机关运动会

        郑州市直属机关运动会,迄今为止已举办过五届,其中第五届运动会于2012年举行。按照每4年举办一届的惯例,2016年将举办郑州市第六届直属机关运动会,以提高我市干部职工的健康水平,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干事创业的激情,在建设郑州都市区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体育的重要作用。

    (二)扎实做好群众体育工作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成立各类体育组织,逐步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社区(行政村)四级体育组织网络,发挥市各级网络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规范健身指导,提高健身水平。加大对基层健身站点扶持力度,引导健身站点常年、有序的开展活动,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月”和节假日为节点,全年举办各类群众体育活动达百余项次,保持“全年有主题、月月有特色、周周有亮点、天天有活动”的全民健身格局。

    (三)健全完善国民体质监测

        根据《河南省体育发展条例》有关要求,建立省、市、县(区)三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中心(站)网络,为群众进行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定、运动健身指导等服务。在全市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指导中心、指导站规范化建设工作,逐步建立为群众进行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定、科学健身指导等公益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

        (四)稳步推进后备人才培养 

    持续推进《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落实,认真贯彻《2015年至2018年郑州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意见》,以奥运会为最高目标,构建层层衔接的体育后备人才培训网络,并加强指导、监督。鼓励各县(市)区业余体校积极申请建立单项训练点和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加强青少年比赛的组织工作,扩大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面。落实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和每天两个“大课间”活动,激发广大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加快推进体育设施建设

        做好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郑州市北区市民健身中心、东区市民健身中心相关建设工作,推动新型全民健身设施和体育场地建设,加大多功能运动场(笼式篮球、笼式足球)和城市示范社区的建设力度。加强农村体育健身路径工程建设,满足农民群众的健身需求。

    (六)不断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步伐

        积极落实《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结合本地特色,有针对性的发展体育产业。加强对体育市场的规范管理,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单位申报国家和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加大体育彩票销售力度,确保完成省体育局下达的任务。

    (七)认真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精神,严明政治纪律,加强从严治党;突出责任追究,增强制度约束;强化监督制约,规范权力行使;加大办案力度,严查违规行为;深化基础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开展好“三严三实”教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八)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