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以航空港综合试验区建设为龙头,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
一、我市产业集聚区发展主要特点
今年以来,全市产业集聚区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集聚区肩负起省会城市的“双重”责任,工业增速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市,单位产值能耗低于全省,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一)投资建设快速推进,新开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高速增长
1.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总量位居省辖市第一名。
1-10月,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43.6亿元,投资总量位居省辖市第1位;同比增长20.2%,高于全省产业集聚区投资增速6.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9个百分点,增速位居省辖市第2位(位于第一位的是焦作市24.5%);占全省产业集聚区投资完成额的11.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3个百分点。
2.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高速增长,在建项目减少。
1-10月,全市产业集聚区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为1192.3亿,位居全省第二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一个位次,第一名为洛阳市1206亿。其中: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569亿元,同比增长61.3%,位居全省第二名。
全市产业集聚区在建项目459个,比2014年同期减少155个,比2013年同期减少190个,位居全省第七名,比去年下滑2个位次。前三名分别为南阳市786个、商丘市784个、洛阳市676个。
亿元及以上项目326个,比2014年同期减少87个,比2013年同期减少57个,位居全省第七位,比去年同期下滑三个位次,前五名分别为南阳市625个、洛阳市466个、商丘市447个、焦作市443个、信阳市422个。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134个,比上年同期减少39个,位居全省第7名。
3、加快产城融合步伐,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较大。
加快了基础设施投资步伐,促进产城融合,承载力提高。1-10月,全市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投资完成334.12亿元,占全市产业集聚区投资的20.3%,比全省产业集聚区平均水平高了9.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797.8亿元,占全市产业集聚区投资的72.5%,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10.9个百分点。
(二)规上工业生产利润快速增长,推动全市工业提质增效
1.规上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增速排名上升。
今年以来,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有效扩大。从增速看,1-10月,我市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高于全省产业集聚区1.9个百分点。在18个省辖市中排第6名,比去年前进了3个位次。前三名为濮阳、平顶山、周口,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9.8%、16.3%、16.3%。
2.收入和利润增长较快,增速均高于全省。
从效益看,1-9月,我市产业集聚区完成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161.7亿元,同比增长15.7%,占全省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4%,高于全省180个集聚区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3.7个百分点。总量位居省辖市第1名,增速位居第6名,较2014年同期上升8个位次。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前三名为三门峡20.2%、驻马店18.8%、濮阳18.5%。完成规上企业利润总额222.8亿元,同比增长10%,高于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利润增速0.6个百分点,占全省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的13.2%,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9个百分点,总量在全省排第1名,增速排第9名。
(三)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位居第五,单位产值能耗低于全省,发展质量有所提升
1-10月,全市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27.2万吨标准煤,位居全省第五位,和2014年下降一个位次,占全省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7.4%,较去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全市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了4.9%,位居省辖市第6位。
(四)商贸流通运行较快增长,产业集聚区销售额占全省三成
商贸流通领域运行保持基本平稳。1-10月,全市产业集聚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305.5亿元,占全省产业集聚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比重34%,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产业集聚区增速2.9个百分点。
二、我市省级产业集聚区在全省排序情况
(一)固定资产投资排序情况
2015年1-10月我市省级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位次在全省100名以内的有8个,位居前十名的为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第1位、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第2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第3位。
我市省级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次在全省100名以内的有6个,位居前十名的为郑州白沙产业集聚区第7位。
我市省级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位次情况
产业集聚区 | 1-10月固定资产 | |||
累计完成 | 位次 | 比上年增长 | 位次 | |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 217.07 | 3 | 20.8 | 55 |
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 | 273.51 | 2 | 23.2 | 49 |
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 | 403.13 | 1 | 28.6 | 30 |
郑州市中牟产业集聚区 | 134.62 | 20 | 45.6 | 8 |
郑州市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 | 83.44 | 68 | -11.5 | 160 |
郑州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 | 35.67 | 158 | 31.4 | 23 |
郑州马寨产业集聚区 | 7.61 | 178 | -82.5 | 179 |
新郑新港产业集聚区 | 66.52 | 96 | -6 | 157 |
新密市产业集聚区 | 124.59 | 22 | 59.5 | 5 |
登封市产业集聚区 | 72.16 | 82 | 60 | 4 |
荥阳市产业集聚区 | 72 | 84 | -0.5 | 150 |
(二)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2015年1-9月我市省级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位次在全省100名以内的有4个,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位居第11位。低于全省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速12%的有8个。
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位次在全省100名以内的有8个,位居前十名的为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第1位、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第5位。
我市省级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收入增速位次情况
产业集聚区 | 规模以上工业1-9月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 |||
累计完成(亿元) | 排名 | 比上年增长 | 排名 | |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 270.0 | 27 | -6.8 | 171 |
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 | 453.0 | 5 | 8.9 | 113 |
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 | 1545.8 | 1 | 32.7 | 11 |
郑州市中牟产业集聚区 | 21.9 | 169 | -12.8 | 176 |
郑州市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 | 199.6 | 48 | 11.9 | 99 |
郑州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 | 123.6 | 102 | 0.5 | 150 |
郑州马寨产业集聚区 | 112.5 | 111 | 1.1 | 147 |
新郑新港产业集聚区 | 199.5 | 49 | 3.3 | 141 |
新密市产业集聚区 | 186.8 | 54 | 18 | 51 |
登封市产业集聚区 | 158.6 | 76 | 8.2 | 115 |
荥阳市产业集聚区 | 266.3 | 30 | 15.4 | 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