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5303107/2015-00008 | 主题分类: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督/宏观经济运行/业务信息 | |
发布机构:登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关 键 词:经济,运行,分析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5-12-20 | 发布日期:2015-12-23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2015年12月20日)
一、“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结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我市全年生产总值从432.8亿元增加到519亿元,年均增速1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68.2亿元增加到330亿元,年均增速12.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2亿元增加到26.18亿元,年均增速8.3%;固定资产投资从208.5亿元增加到420亿元,年均增速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03.1亿元增加到195亿元,年均增速1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7565元上升至262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9788元上升至14670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1.3%和13.3%。
(二)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1.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大力扶持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家居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规模、集群发展。引导铝精深加工、煤炭、电力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至2015年,我市新兴产业产值增速高出传统产业127.7个百分点,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2.现代农业发展稳步提升。建成畜牧养殖、无公害蔬菜、优质核桃、优质红薯、小杂粮、金银花等特色产业带和产业基地,建成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6个,规模化农产品基地逐渐形成。
3.现代服务业发展成长迅速。培育了以禅心居、画家村艺术部落等项目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引入“互联网 ”等新模式,大力发展健康服务、运动体育、会展培训等新兴服务业,省内首家县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登封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投入运行。旅游总收入323.5亿元,年均增长10.88%,年接待游客量突破千万人次,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首批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市)。
4.重点项目支撑引领作用凸显。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5个,总投资826.38亿元,亚力山卓、中天广场、国际商贸城、国华医药、登封文化创意园、慧宝源等一大批“三力”型项目落户。初步形成了以文化旅游、健康养生、家居制造、生物医药为主,煤电铝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和高温元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互补发展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总格局。
(三)改革创新工作完成情况
1.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行政审批事项削减74%,审批环节压缩71%,审批时限缩短80%,建立、完善土委会、规委会、新上项目会审会商等制度,促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和执行的务实高效。
2.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认定省、郑州市级科技型企业67家,完成专利申请8045件;郑州联冠科技SMD生产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河南翱翔航空科技无人机项目实现了登封市航空制造业“零的突破”。全市30家地方主体煤矿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信息化管理。
3.扩大开放拓展空间。将电子商务作为新的发展引擎,对外开放由过去的工业领域转向全方位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累计出口额达到2.7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完成4.56亿美元,引进域外境内资金362.1亿元人民币,3次荣获郑州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市)称号。
4.提升经济发展硬实力。累计筹措拨付财政资金43亿元,批回建设用地3.26万亩,有力的保障了新型城镇化、重大民生工程、省、市重点项目、交通路网、生态廊道、产业集聚区等方面的建设需求。
5.打造社会民生新局面。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4亿元,新增就业再就业2.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解决了城镇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医疗保障资金来源问题,落实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五险合一”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完成。
二、“十三五”工作谋划
(一)总体思路
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总引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着力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抢抓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工程新机遇,瞄准全域旅游发展方向,积极构建新型城镇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生态文明体系、国际化服务体系、“中”文化建设体系、社会管理创新体系,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逐步形成遗产保护充分、城市魅力彰显、体制活力迸发、区域布局优化的城景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把登封市打造成极具国际影响力、市场竞争力、示范带动力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和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
(二)发展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80亿元,年均增速9%;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20亿元,年均增速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0亿元,年均增速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50亿元,年均增速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340亿元,年均增速1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05万元,年均增速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7万元,年均增速9.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比“十二五”末下降15%左右。
(三)工作重点
1.建立完善现代农业体系。以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为目标,大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基本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市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2%,现代种养殖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占全市农业比重达到60%。
2.优化提升现代工业体系。以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为载体,突出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基本形成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8%。家居制造、装备及汽车零部件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为40%,煤电铝、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传统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为50%。
3.构建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养生、功夫体育、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旅游配套服务六大产业,提升商贸物流、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态。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0%。
4.重大项目谋划情况。围绕我市全域旅游及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层层筛选,谋划出农林水、高新技术、交通、城建、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十三五”项目共计461个,总投资1562亿元,推荐进入郑州“十三五”项目库共45个,总投资417.5亿元。
5.完善金融服务系统。金融机构增加2家以上,金融服务网点新增10处以上,乡(镇)服务网点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全市纳入郑州市小微企业名录库企业数量增加100家,小微企业贷款年均增速维持在15%以上。新增上市企业1家,挂牌企业10家,后备企业20家。
6.培育新型电子商务体系。完善电商产业园和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发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地球猫跨境电商平台、嵩基E便利区域性电商等平台作用,扩大电子商务在医疗、社保、交通、旅游、家政、休闲等多领域的应用。全市实际利用境外资金累计达到5亿美元,域外境内资金累计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3%,
7.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继续深入推进“五单一网”制度建设,理顺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关系,按照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城乡一体化等原则,加快建立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基础教育公共服务资源市级统筹机制。
三、2016年工作谋划
(一)重点工作
1.夯实经济运行基础。完成“十三五”规划编制,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绘好蓝图。进一步发挥统计指标运行分析、财政税收运行分析和金融运行分析等3个专题会议的监测预警作用,加大问题协调解决力度,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积极谋划省、郑州市重点项目。谋划省、郑州市重点项目28个,总投资56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4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17个,总投资310.9亿元,2016年度计划投资65.2亿元。
3.强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家居、生物医药、新材料及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亚力山卓、慧宝源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项目竣工投产。积极培育大数据、云计算、通用航空等战略新兴产业,争取得利迅达大数据项目、浪潮集团云计算郑州区域中心等项目早日落地建设,加快推进通用航空机场等项目建设进度,打造郑州市通航产业基地。
4.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旅游 文化”、“旅游 会展”、“旅游 养生”等旅游新概念,延长旅游链条,全面提升我市旅游业的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
5.切实抓好财政税收工作。加强各类财政性资金统筹使用,加强财税收入督导,加大重点行业、重点税种收入监控力度,及时分析增减收因素,提出合理对策,确保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6.维护金融秩序稳定,激发金融发展活力。扎实做好防范、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各项工作,保持对违法集资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确保金融秩序和谐稳定。推进科诚新材料、昊南耐材、恒美铝业等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