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5303094/2015-00018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 |
发布机构:登封市教育体育局 | 关 键 词:登封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意见 | |
文 号:登教体〔2015〕11号 | 成文日期:2015-12-29 | 发布日期:2015-12-29 |
体 裁:意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登教体〔2015〕11号
登封市教育体育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根据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教育系统当前现状,就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在北师大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紧紧围绕局党委提出的“统一思想聚人心,结合自身找差距,重塑师德树形象,公开透明扬正气,正本清源见成效”工作思路,以狠抓质量、深化改革为中心,以力行规范、强化教育为抓手,多措并举,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二、工作目标
强化师德教育,力行师德规范,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注重榜样的精神引领,弘扬高尚师德,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及时解决工作中影响教育形象的一些突出问题,努力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三、工作思路
以开展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教师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线,以创建师德师风先进学校为抓手,以师德活动为载体,以师德考核为手段,激发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全面提高我市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灵魂。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的优劣。广大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培育教师爱岗敬业精神。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教师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教师要对教育教学工作兢兢业业、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均不得敷衍塞责,误人子弟。
(三)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职责。教师从事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书育人是教师最神圣的职责。广大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自觉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推进教育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要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树立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师表,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教师是党的教育事业的实施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引导和影响学生。
五、工作措施
(一)强化师德教育。各单位要牢固树立“抓师德就是抓教育,抓教育必须抓师德”的理念,把师德教育作为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法制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促使师德教育常态化。
1.要精选学习教育内容。(1)以教育部及省、市教育部门规范、制度、文件为培训的重点内容,引导教师严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落实《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按照《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师违规补课专项治理活动的通知》要求,规范从教行为。(2)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全国师德楷模的先进事迹。尤其是要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在北师大师生座谈会上讲话内容,结合思想、结合工作、结合差距,深刻领会“四有”好教师内涵,重塑教师的职业价值和职业尊严。(3)引领教师深入学习国内外教育名家著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2.重视过程教育。各单位要定期对教师思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问题,做好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师德集中教育,让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要结合不同教师的岗位职责,有针对性地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列为教师培养和培训的重要环节,尤其要注重对班主任教师进行师德教育专题培训。
4.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根据学校实际,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行风评议”及教师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教育专题活动。通过学习交流、师德演讲、师德征文等形式,引领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断提升道德情操,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教师。
(二)发挥榜样带动作用。加强学校师资队伍作风建设,要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首先,校长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清晰的办学目标给学校以正确的引领。在思想、作风、业务等方面做行家里手,不仅要建立法定权利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更要培养“非权力性领导力”,从而产生无形的人格魅力。其次,学校领导成员要树立“领导就是榜样”“领导就是旗帜”的理念,做好教师的表率。要坚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时时处处事事为教师做出样子,严于律己、勇挑重担,要敢于担当起学校发展的重任。第三,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楷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自觉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三)加强师德宣传。一是要在校园、走廊、办公室等场所的适当位置悬挂崇尚师德的标语、口号,让师德规范随处可见,深入人心。二是通过举办师德论坛、师德经验交流会,提高师德师风建设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三是要注重师德典型宣传。以激励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利用校报、广播等宣传阵地和组织师德巡回报告会,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增强广大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促进尊师重教良好风气的形成。四是以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家访先进个人评选,师德师风先进学校、家访活动先进学校创建(先进校创建活动按照局直学校、各乡镇区办中心学校、基层中小学校分类别进行)等活动为载体,加强学校对师德师风建设管理力度,引领教师争当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营造争先创优浓厚氛围,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师德修养。
(四)发挥考核导向作用。一是要把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摆在首要位置。要加强师德考核的组织领导,按照考核办法,严格考核程序,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扎实开展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教活动,做好考核监督,将考核结果公示后记录于教师档案并报教体局备案。对存在问题,要列出台账,排出整改时间表,明确责任人。二是要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等表彰奖励的必要条件。在同等条件下,师德表现突出的,优先评选特级教师和晋升教师职务(职称)、选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对师德考核结果运用落实情况纳入单位年度目标考核。
(五)严格师德奖惩。一是要通过设立师德举报箱、聘请监督员、向家长发放师德评议卡、公开校长及师德投诉电话、定期听取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形式,自觉接受监督,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二是要加大师德建设工作奖励力度。每年开展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师德师风先进学校评选活动,设立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师德师风先进学校荣誉奖,并给予奖励。三是要对存在师德问题的教师,进行谈话教育,经劝诫仍不改正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的教师,依据《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开除或者解除聘用合同的处分;对违反师德行为的名优骨干教师,取消其名优骨干教师荣誉称号及相关待遇;对违反师德的学校领导干部,按领导干部管理条例给予相应处分;对涉及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坚决清除教师队伍。
(六)着力解决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守住职业道德底线。工作中要抓住重点,着力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职业理想缺失、职业信念动摇、作风纪律涣散、发展动力不足;二是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体罚和变相体罚、驱赶和变相驱赶、歧视、羞辱、谩骂学生,或指责、训斥学生家长;三是违规向学生、家长推销教辅资料;四是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五是自立名目乱办班、乱收费、乱罚款,或动员、组织学生参加有偿补课的;六是学校存在对师德建设工作不够重视,师德教育流于形式,重管理轻教育,重师能轻师德,考核管理不严、监督查处不力;七是学校班子成员作风问题;八是《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中列举的其他违背师德师风,败坏教师声誉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单位要认真自查自纠,杜绝以上问题的发生,维护学校、教师及登封教育人的良好形象。
(七)健全师德管理体系。一是完善师德建设工作制度。建立师德承诺责任制度,通过组织教师向学校、学生、家长做出师德师风承诺,促使教师不断规范从教行为;建立师德问题谈话制度,通过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教师进行谈话,达到教育警醒的目的;建立师德问题通报制度,加大对师德建设工作的管控力度;二是落实师德问题责任追究制。针对群众投诉的问题,教体局要组建师德调查小组,深入学生、教师座谈,向家长、社会发放问卷调查,查实一起,处理一起;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推诿隐瞒或师德问题突出且屡禁不止的学校,追究学校及相关责任人责任,并向局党委会做专题汇报或在专题会议上做指定性分析。三是拓宽师德建设工作途径,适时召开师德建设工作现场会,交流师德建设工作经验,全面提高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六、组织保障
2015年,市教体局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教育全局的大事,纳入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使师德教育成为新常态。教体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局机关各科室长(主任)为成员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全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确保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师德考核结果将纳入各单位的目标考核之中,并实行“一票否决”。
各单位要把师德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校长是师德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各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形成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合力,使我市教育系统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2015年3月11日
登封市教育体育局办公室 2015年3月1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