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农委2016-2017年度扶贫工作方案

索 引 号:588550985/2016-00013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其他
发布机构:登封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关 键 词:综合
文    号:登农字〔2016〕8号成文日期:2016-02-05发布日期:2016-02-05
体    裁:报告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登封农委2016-2017年度扶贫工作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三年脱贫全面小康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现制定农业行业扶贫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思路

   根据我市贫困村大多地处丘陵山区的现实情况,充分利用贫困地区山地特色和农业产业特点,全面实施以生态养殖、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和休闲观光产业引领全市农业现代化,以循环经济推动农业发展转型,以沟域经济促进产业融合的发展战略,通过项目带动贫困地区现代农业全面升级。

    二、目标任务

    整合各类资源,帮助贫困村发展产业,围绕 “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针,做到产业结构合理、协调,产业链条完整;实现资源低耗、高效、集约,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建立健全高效农业现代服务体系;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协会等形式多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确保2017年底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确保郑州市脱贫目标实现。

    三、工作重点及保障措施

   (一)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深入基层搞好调研,摸清地数,了解致贫原因,科学制定脱贫办法,根据贫困家庭人口、资源、技能、意愿,制定出农业产业发展方案,明确具体产业以及产业布局、规模、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措施等。一是按照适销对路、品种优良的原则,引导贫困村合理布局自己的产业,依托农业优势,指导他们发展核桃、谷子、油菜、蔬菜、烟叶等特色耐旱经济作物作种植,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支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连片规模种植,协调他们给予贫困户技术指导,并辐射带动贫困户参与其中。二是引导当地有自然风貌的特色村,以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为主线,以农业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及农村文化习俗为主要内容,以回归自然、体验农味和休闲观光为特色,以观光吸引力强、开发潜力大的示范点(园区)为基点,紧紧围绕当地休闲观光度假游、生态休闲度假游、观光采摘游、节庆文化游、民俗体验游、购物旅游等产品,突出地域特色、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的乡土文化内涵,建成点、线、面综合布局,内部景区相互协调、错落有致,集观光、休闲、科普、体验、生产、购物于一体的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物产丰富、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三是加强技术培训。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以“阳光工程”、“退耕还林”等项目为载体,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种养大户为重点开展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四是引导贫困户发展分级分类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依托特色优势农业、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园区,进一步整合产业,突破农产品加工业滞后的瓶颈,增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带动能力。坚持“发展、提高、整合、集聚”并重,鼓励通过股份合作、兼并联合等形式,积极吸引工商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加强以蔬菜、粮食、畜禽、水果、花卉等为主的五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精度,促进加工业有突破性的发展。大力加强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提升档次、打响品牌;着重发展粮食、蔬菜、瓜果、花卉、肉类加工。加大引资力度,着力培育规模大、品牌响的农产品骨干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能力,把农产品加工业建设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实现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争取项目资金,落实扶持政策。一是对具有一定种养规模,辐射带动贫困户较多的贫困村,倾斜安排项目资金用于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根据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类型、规模等,在贷款、贴息、种苗补助、综合奖补等方面优先给予资金扶助。二是鼓励贫困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支持贫困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形式与其他农户组建合作社,按规定分红。在贫困农户自愿的基础上,鼓励流入方优先流转贫困农户的土地。三是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帮助实现就业。对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可优先享受财政惠农信贷政策。对带动贫困户20户以上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在符合项目申报条件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四是在符合相关条件的基础上,按照资金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的原则,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市级以上涉农项目优先向贫困村、贫困户安排。

   (三)发挥部门职能,建立工作台账,实施精准帮扶。实施“扶贫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精准扶贫开发攻坚工作。一把手负总责,成立登封市农委扶贫工作队,队长由副书记担任,队员3人由抽调的业务骨干组成。主要领导每月至少两次深入到村调研帮扶,分包干部经常入村开展工作。同时,将分包的贫困户按照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原则明确到人,做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针对每个贫困户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脱贫时间节点,确保扶贫工作按计划扎实推进。

                             

                            2016年2月5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