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史续志传承文明 守住文化记住乡愁—— 十八里河镇组织人员保护性编写镇志

索 引 号:73549411X/2016-00046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发布机构:管城回族区十八里河镇人民政府关 键 词:工作,工作信息
文    号成文日期:2016-03-09发布日期:2016-03-09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修史续志传承文明 守住文化记住乡愁—— 十八里河镇组织人员保护性编写镇志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编写村史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不可低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城镇化推进日新月异,“城中村”将会彻底消失。为真实记录这一特历史定时期的社会变革,为已消失或即将消失的村庄留下历史记忆、文化脉络,编写村史成了当务之急。 我们十八里河镇正处于全域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为了守住文化,留住乡愁,我镇根据郑政办〔2015〕96号和管政办〔2015〕33号文,在2015年11月迅速成立了十八里镇镇志办公室。组织了老教师、民间艺术家、文字功底较强的大学生等4人,积极整理、编写村史镇志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明确任务  通过学习相关文件,我们明确认识到村史是历史的见证,其生动的文字和写实的图片为村民提供了热爱家乡的乡土教材,更调动了村民恋乡恋地的情节;村史留住了那些经历千百年的文化遗存,提供了村民们可以寄托乡愁的文化意象和文化元素;村史延续了历史文脉,守住了我们的精神家园。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指示,编写组成员本着把感情融入文字,让文字寄托乡愁的原则积极投入这一利在当今,功泽后世的大事、好事中。

二是先易后难,有序编写  首先着手镇志的续补工作。现已完成2001—2014管城年鉴、党委政府文件汇集、教育部分的材料收集整理工作。大事记、镇域区划、自然环境、党代会,人代会两部分及民间文学、婚姻习俗、镇域方言、民间游戏、风物传说、文物古迹部分已基本完成编纂工作。

三是争取有关部门积极配合,通过镇里组织召开编写村史动员会,相关部门积极行动,现在党建办、卫生院等17各部门已基本完成编写工作。工商所、派出所等8各部门或单位需抓紧时间高质量完成续志材料的提供。

教育部分进入整理阶段。已完成了全镇中小学生人数、中高级教师、教师论文、成果及获奖情况的汇编,同时制成并填写全镇中小学教师职称表、民办教师基本情况表和全镇中小学教师学历结构表。

行政村中南刘庄、站马屯和王垌村现已基本完成镇志、村史资料的整理工作。其余各行政村均在积极完善镇志、村史资料的整理、报送。

四是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在续写镇志过程中,编纂小组安排走访、采集资料任务,先后到管城区地方史志办公室借阅年鉴等资料、河南省地方志文史资料办公室、河南省图书馆座谈学习。

五是实地考察加强访问,我们积极组织人员到本镇南小李庄村南沟、十八里河宝火寺、荆家咀白马寺遗址、八郎寨火神庙、后刘庄清真寺、大王庄老年安置区、西吴河公园、郑新公园、镇幸福院实地考察,访问知情人;并对战马屯马岗遗址、柴郭村张人杰故居抢救性的进行采集图文资料。

六是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镇党委政府的关注下,要求有关部门提高认识,接到续志材料后的单位应在两周内(10个工作日)完成,收到返回材料的单位须在一周内完成材料的上报。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各机关单位、行政村和编纂小组的配合中,上下一心,密切配合,我们计划在本年度6月份完成镇志续写初稿的目标。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