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徐庄镇人民政府关于上报2016年度郑州市科技产业化 扶贫项目的实施预案

索 引 号:770877351/2016-00012主题分类:综合政务/通知公告
发布机构:登封市徐庄镇人民政府关 键 词:政务
文    号:徐政〔2016〕18号成文日期:2016-03-17发布日期:2016-03-17
体    裁:通知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登封市徐庄镇人民政府关于上报2016年度郑州市科技产业化 扶贫项目的实施预案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科技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带动贫困农民增收致富,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落实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按照《郑州市2016年度科技产业化扶贫项目指南》要求,根据我镇实际制定2016年度科技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预案如下:

     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科技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带动贫困农民增收致富,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落实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按照《郑州市2016年度科技产业化扶贫项目指南》要求,根据我镇实际制定2016年度科技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预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和省、市、县扶贫开发会议有关精神。我镇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将科技产业化扶持项目作为产业扶贫的助推器,确保2016年完成642人脱贫目标,2017年底前实现全面脱贫致富的目标。

二、基本情况

徐庄镇共有3个贫困村,分别是何家门、安沟和祁沟,均为郑州市级贫困村,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为575户1978人,其中:2015年已脱贫370户、1226人;2016至2017年脱贫任务205户、752人。

我们结合实际,在对各村上报的扶贫项目进行认真筛选的基础上确立3个2016年度科技产业化扶贫项目,这些项目都具有就业门槛低、群众易接受、脱贫带富快等特点,可以帮助和带动一大批贫困群众参与流转土地和走上工作岗位就业创收,使他们尽快脱贫奔小康。

三、项目实施规划

郑州鸿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核桃种植科技产业化扶贫项目,位于徐庄镇祁沟村,成立于2014年12月份。目前,公司总占地面积约2100余亩,其中转包北大坪林场面积1000余亩,2015年在祁沟村2-7组先后流转219户农户土地约1115亩,其中贫困户24户  120.95亩,每亩租金400元,2015年已经为24户贫困户支付租金48380元。2015年公司共投入资金约800余万元,主要以核桃种植为主,种植核桃树的面积已达到占总面积的85%,数量近5万余棵,培育和种植红叶石兰约17万余株,先后带动公司周围2个自然村约300余户农民临时就业,帮助和解决20-30户贫困户就业,平均增加农户月收入约800-1000元。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以种植核桃和发展深加工为平台,兼容林下种植养殖,打造以北大坪鸿润中通休闲光观庄园项目为主体,集种植、养殖,休闲,观光,娱乐,康养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都市休闲观光农业。

2016年,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硬化,节水灌溉等工程,预计可增加就业约100人,解决20-30户贫困户临时就业。同时,公司计划3-8月套种西瓜400余亩,4-9月套种红薯1000余亩,预计可增加周围村庄临时就业约150人,可解决20-30户贫困户就业和临时就业,预计增加农户月收入1000-1500元。

水峪寺种植专业合作社优良树种引进科技产业化扶贫项目,位于徐庄镇安沟村,计划总投资500万元,流转土地330亩建设果树采摘园和花卉种植园,目前已投资100万元,栽植苹果、葡萄和冬桃130余亩,入社社员8户,2016年计划投资400万元栽植葡萄150亩、冬桃50亩、大叶女贞和法桐各(100px)5000株及建设配套设施工程,完成合作社建设项目。

水峪寺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 农户”的运作模式,对社员实行合同种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加工销售,引进高科技管理人才,带动当地农民共同致富。项目通过试验示范,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特色种植,不断壮大种植规模,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周边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合作社建成后可优先安排50名劳动力就业,带动50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在果实成熟后还能带动该村富余人员参与采摘工作赚取相应报酬,在三年之内,将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共谋发展。

登封市上山养殖专业合作社上山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科技产业化扶贫项目,位于登封市徐庄镇境内,登、禹、汝三市交界处,背依大熊山省级森林公园,周围群山怀抱,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经合作社理事会研究,2016年决定在何家门村建设上山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项目计划总投资3000余万元,规划占地1300亩。该项目计划大力发展核桃、草莓、仙桃、香梨等林果种植业,并配套发展生态农业采摘观光园,规划建设园林苗圃区、综合服务区、休闲娱乐区等片区,远期将发展成为一处集种植、养殖、休闲、采摘、观光、食宿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态观光园。项目的实施可为群众带来土地流转和果树种植管理和林果采摘等收入,可带动何家门村24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四、社会效益

我镇2016年度3个科技产业化扶贫项目为核桃、葡萄种植、草莓和香梨种植项目,3个项目分别分布于3个贫困村,有利于贫困群众就近参与就业创收,项目在充分调研各户致贫原因和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由政府主导和监督,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带贫协议并具体实施,2016年,3个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每亩土地流转每年为群众增收400-800元,预计带动1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大约25万元,使贫困村群众就业难、致富难的状况得到大大改善。

                                                      二〇一六年三月十七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