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559647657/2016-00009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 |
发布机构:上街区新型城镇化及城乡一元化办公室 | 关 键 词:工作,工作信息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6-01-10 | 发布日期:2016-03-29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2016年1月10日,郑州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2015年度“三大主体”工作先进,我区获得“新型城镇化先进单位”。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懿在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对我区新型城镇化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上街区率先实现全域城镇化”。
2015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的决策部署,立足区情实际,顺应发展趋势和群众期盼,把全域城市化确定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导向,积极探索,持续提升,整体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一)以人为本、和谐平稳动迁,率先在全市完成村庄拆迁
坚持把造福群众、惠民为本作为大棚户区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科学拆迁、和谐拆迁的新思路、新举措,保证了拆迁工作的顺利推进。一是补偿安置到位,实现惠民拆迁。将货币化安置与产权调换(即安置房安置)相结合,大幅提高补偿标准,积极引导货币化补偿安置,受到群众欢迎,选择货币化补偿安置的农户比例逐渐增多,这一做法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对提前搬迁的群众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及时发放补偿款和过渡安置费,坚持安置与拆迁同步,建立过渡帮扶机制,最大程度上减小拆迁对群众生活的影响。二是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实现阳光拆迁。充分授权拆迁村“两委”,严格按照“4 2”工作法对拆迁申请、拆迁补偿安置政策、拆迁疑难问题裁决等重大事项进行表决,真正做到把拆迁的决定权交给群众、协议群众不签字不拆迁、规划群众不通过不建设。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丈量测算补偿结果、安置区规划、集体研究事项张榜公示,征迁资金委托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进行监管,确保一切工作都能经得起检验。三是完善动迁机制,实现和谐拆迁。实行“五个一批”动迁工作法,即通过宣传思想工作动员一批、利用奖励政策引导一批、发动党员干部带动一批、通过真诚关心帮助一批、畅通诉求渠道化解一批。2015年5月份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石咀、观沟等6个村和振兴社区的拆迁,在全市率先完成村庄拆迁。同时,借助于2015年郑州市建立的依法保障下的充分协商良性征迁机制,我区依法解决了3户拆迁遗留问题。
(二)多措并举、加快安置区建设,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
按照“全域城市化”的发展定位和新“三化”协调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全区30个行政村最终整合为12个新型社区。截至目前,已完成9个,456栋安置楼已建成359栋,回迁群众4.3万人,回迁率达84%,在全市大棚户区改造中速度稳居第一名。一是强化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将安置区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纳入全区“四个十”重点项目,区四个班子一把手亲自研究部署、督促督导,实行县处级领导分包、周汇报、月观摩、季总结等项目推进机制,通过现场观摩、汇报讲评、通报排名等方式,加强对项目推进等工作的督促检查,奖快罚慢,传压力、激动力、促担当,确保工作实效。二是强化保障,破解瓶颈制约。一方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资金筹措机制,引进居易国际、建业等10多家知名企业参与建设开发,并通过银行贷款、募集信托资金、BT、BOT等方式,累计筹措资金50亿元,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加大低效建设用地整治力度,先后收储土地1.5万余亩,整合可利用土地5000余亩,有效破解了土地瓶颈制约。三是强化调度,形成建设合力。一抓进度。倒排建设工期,细化时间节点,每周上报进展,每月开展观摩点评,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抢抓工程进度。二抓质量。区住建局、审计局、财政局等多部门联合加强对安置区建设质量的督导,成立由村组干部、村民代表等组成的新型社区建设群众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监督。三抓督查。采取定期督查、跟踪督查、现场督查等方式,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督促问题解决。
(三)软硬并举、统筹城乡发展,全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
将新型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硬件”上的不断完善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软件”上的探索实践相结合,逐步实现“人的城镇化”。一是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新型社区参照城市社区,坚持“六通八有”标准,配套建设了幼儿园(学校)、卫生室、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2015年又启动了“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完成14个居住区级便民服务中心的新建和整改提升,进一步健全了公共服务配套,满足群众更多需求。二是加快推进农村“双改”。已完成7个城中村的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和“村改居”,另有10个村工作已启动。“双改”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市委相关部门专门对我区进行了调研。三是探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同城同权同待遇”的理念,探索推行“十个均等化”,试点的五云社区群众在户籍登记、公共教育、就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六个方面实现了政策统一,在住房保障、义务兵退役金发放标准上实现待遇提高;在医疗保险、计划生育政策上可自由选择。这一做法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
2016年,我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区委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核心、以人民为中心,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提升为主线,全面提高全域城市化建设水平和质量,力争在全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当标兵、走前头,为建设“和谐宜居、智慧低碳、开放包容”的新上街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