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印发2016年艺术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551609197/2016-00055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公报公示/公告公示
发布机构: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 键 词:艺术工作、要点
文    号:郑文广新通[2016]64号成文日期:2016-04-20发布日期:2016-04-20
体    裁:通知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印发2016年艺术工作要点的通知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印发2016年艺术工作要点的通知

郑文广新通〔2016〕64号

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关于印发2016年艺术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化旅游)局,市属各文艺单位:         2016年是我市实施国际商都规划和“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之年。按照文化部和省文化厅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现将《2016年艺术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2016年4月20日

2016年艺术工作要点        2016年是我市实施国际商都规划和“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艺术工作意义重大。2016年,全市各级文艺单位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进一步繁荣艺术创作、推出艺术精品,举办艺术赛事、培养锻炼艺术人才,全面落实文化惠民政策,加大精品剧目展演,努力开创全市艺术工作的新局面。        一、深入学习讲话精神,加强文艺创作规划。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提倡立足中原、河南、郑州辖区人文历史题材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颂扬美好生活的现实题材,加强重大题材选题规划,讲好中原故事、郑州故事;加强完善文艺作品评价体系建设,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评论;积极申报国家艺术基金和省艺术创作发展资金项目。        二、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工作,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一是组织开展“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千场文艺演出活动        “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活动是市委、市政府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施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今年被市政府列为“为民办的十大实事之一”。演出活动从3月份启动,12月底前结束,全年演出1000场。为确保活动效果,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演出质量,确保演出安全,确保这项惠民活动深入人心,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二是组织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演出活动        按照省文化厅的统一安排,今年分配给我市75场演出任务。演出活动3月份启动,12月底前结束。各演出单位要科学安排演出地点和场次,提高演出覆盖率;要积极协调各级财政补贴,确保及时到位。        三是组织开展“绿色周末”文艺演出活动        围绕建党9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建国67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爱国主题剧目展演活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结合“七一”、“十一”、“元旦”等重大节日,精选近年来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的优秀剧目进行展演,让基层群众免费欣赏精品剧目。        四是组织开展“情暖新春”文艺演出活动        春节期间,组织全市文艺院团开展文艺演出16场,重点组织基层群众、下岗职工、低保户、困难户、劳动模范、道德模范、文明市民、重点建设工程的一线工人等走进剧场,让广大群众在春节期间积极参与到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中来,从而倡导文明过节、健康过节的良好风气,提升我市精神文明水平。        五是组织开展“中原文化大舞台”演出活动        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安排,充分发挥现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作用,加强文艺精品普及推广,巩固扩大基层文化阵地,认真开展2016年“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圆满完成演出任务。        六是组织开展美术展览和公共文教活动        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城市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迈出郑州美术展览走出去的新步伐,把“古拙与雄浑”打造为郑州美术馆的重点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扩大在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进行展览交流;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组织开展好以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和辛亥革命105周年为主题的美术创作、展览活动;争取“欧洲经典版画作品展”、“冷军油画艺术展”等在郑州美术馆落地;开展推广“‘意蕴传承’—走进中国传统书画”文化教育项目,打造郑州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品牌。        三、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展演,促进文艺繁荣发展。        一是打造精品剧目,推动精品创作生产持续繁荣。结合年度规划和社会需求,各级文艺院团年度内要创作(或改编、移植、加工提升)1台新剧目,扩大剧目演出存量。要进一步加工提升现代豫剧《都市阳光》;稳步推进豫剧《朝阳城》、曲剧《李三娘》的创排,加工复排传统豫剧《包青天》、曲剧《阎家滩》、创排舞蹈《中原风》等。        二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动优秀作品创作演出。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广大艺术工作者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创作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继续开展与基层联系点采取慰问演出、采风创作、双向交流、辅导讲座等多种形式,丰富主题实践活动,提高活动实效。        三是做好美术典藏、研究工作。深入挖掘郑州历史文化内涵,着力发现“郑州之美”,努力创作一批具有本土特色和艺术风格的美术精品。举办“秦汉简牍特展暨简帛书法全国名家邀请展”,联合举办“第二届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学术研讨会”;加强与兰州画院开展院际交流展,促进画家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四、积极参加各项赛事活动,锻炼艺术队伍。创造条件参加国家级文艺赛事;参加全国第十一届舞蹈展演活动,参加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优秀剧本评选;举办我市优秀剧目大赛,集中展示我市剧目创作、表演发展的新成就,为各级文艺院团提供交流、学习机会,推进我市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五、多措并举,营造文艺发展良好氛围。        一是举办各类艺术培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根据全市艺术人才现状,制定文艺人才培训计划,组织开展编剧、导演、演员、舞美等多种类别的艺术培训、讲座,推动培训工作系统化、经常化;建立有利于青年文艺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采取名家带徒、领衔主演、评奖激励、论坛研讨等方式,不断发现和造就优秀青年文艺人才,为文艺事业培养德艺双馨的高素质人才。        二是强化艺术理论研究和文艺评论、文艺批评。组织开展剧本题材规划创作会、研讨会、全国性艺术观摩活动等。以《中州艺术》为主阵地,加强艺术的传承创新的理论研究,撰写有影响、有深度、高质量的文艺理论,推进我市文艺理论研究建设。        三是深化内部改革,营造艺术事业良好发展环境。提升、完善美术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对外服务效能,理事会机制按时建立。各级文艺院团要加强内部制度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六、坚持“走出去”原则,加强文化交流,扩大郑州文化影响力。坚持文艺“走出去”,推介精品剧目,扩大郑州文化的影响力。继续做好文化部“欢乐春节”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积极参加省内外各项文化交流演出,推动以舞剧《风中少林》、《水月洛神》,豫剧《斗笠县令》、《琵琶记》、《清风茶社》、《麻疯女》等为代表的精品剧目走出去,加强市场化运作,积极开拓外部演出市场,提升文化影响力。       七、扎实开展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按照国家文化部和省文化厅的统一部署安排,全面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通过普查,摸清我市地方戏曲剧种现状,巩固和加强阵地建设,进一步推动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        八、加强艺术人才队伍建设艺术人才是艺术事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各级文艺单位要注重加强艺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指导实践工作的能力,为文艺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