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和全国信用教育联盟(55所高校)及20多家全国性社会团体等共同举办的“第12届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连维良副主任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纲要》单列一章,要求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社会各界热切期盼并积极参与信用建设,社会共建氛围日益浓厚。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加强信用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积极发挥协调作用,不断推动基础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统一了社会信用代码,使每个自然人、每个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唯一的身份标识。二是建立了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动解决部门之间信用信息“孤岛”问题。三是开通了“信用中国”网站,为社会提供“一站式”信用信息查询。四是建立重点领域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监管。五是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市场,大力推动政府与社会征信机构合作。六是组织一批城市开展示范创建,为全国信用体系建设探索经验。
连维良副主任表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共建共享。一是共建共享信用建设法规标准,研究起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管理办法、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信用信息采集、共享、公开、评价等方面的标准规范。二是共建共享诚信文化,在全社会加强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三是共建共享信用信息,推动政府内部、政府部门与社会机构以及社会机构之间等各个层面的信用信息共享。四是共建共享激励惩戒,出台联合奖惩备忘录,发挥司法性、行政性、市场性、社会性措施的激励和惩戒作用。五是共建共享信用成果,在制度安排、产品设计上,让信用建设成果惠及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