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季度郑州市产业集聚区分析

  • 索引号:005253074/2016-00086
  • 主题分类: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督/统计/业务信息/监测评价统计
  • 发布机构:郑州市统计局
  • 关键词:统计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6-05-03
  • 发布日期:2016-05-03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2016年一季度郑州市产业集聚区分析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坚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重要抓手,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壮大产业规模,全市产业集聚区经济呈现出运行平稳、增幅回落、转型向好的发展态势,对全市经济在复杂形势下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坚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重要抓手,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壮大产业规模,全市产业集聚区经济呈现出运行平稳、增幅回落、转型向好的发展态势,对全市经济在复杂形势下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继续拉动全市经济增长

    近年来,我市的产业集聚区一直延续着快速发展的态势,产业集聚区的增长持续显著拉动了全市经济的增长,今年一季度,全市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规上工业增加值继续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使我市经济在经济新常态下继续保持增速向上的态势。

    一是对全市工业贡献接近一半。今年一季度,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8.3%,增速低于全省产业集聚区3.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0.6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7.9%,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6个百分点,全市工业增速的接近一半来自产业集聚区。

    二是继续拉动全市投资增长。招商引资企业、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安置房建设以及重大项目落地产业集聚区,拉动了全市投资的增长。一季度,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250.9亿元,同比增长18.9%,高于全市投资3.2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为28.3%,拉动全市投资增长4.4个百分点。

    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一是节约集约发展。一季度全市12个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12935个,其中工业企业3132家,规上工业企业701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25%左右。在12个产业集聚区规划的740平方公里内,建成区面积达到192.33平方公里,实现了规上工业增加值299亿元,占到了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0%左右。集聚区继续节约集约发展,有利于破解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

    二是利润持续快速增长。截止2月末,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43.6亿元,同比增长16.9%,高于全市规上工业6.6个百分点。提升了全市工业增长的质量,发挥了产业集聚区的引领作用。

    三、呈现产城互动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产业集聚区继续高标准建设,完善功能配套,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积极推进产城融合。

    1、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配套持续完善。

    产业集聚区不断加大建设力度,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87.2亿元,同比增长43.2%,其中:公共设施管理34.9亿元,同比增长147.7%。道路、绿化、厂房、综合服务平台等相继完善,一季度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5.8亿元。

    建设公共绿地面积20.3平方公里,同比增长15.34%;标准厂房面积1050.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9%;道路长度963.96千米,同比增长19.75%;自来水供水管道长度1118.17千米,同比增长13.7%。其内生动力和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2、建成区面积扩大、从业人员持续增加。

    一季度,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192.33平方公里,同比增长26%。全部从业人员81万人,同比增长7.5%, 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拉大了区域城市框架,从业人员持续增加,对促进产城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2015年产业集聚区晋星情况

    我们对郑州市12家省级产业集聚区晋位升级情况进行了梳理。从数据情况预计,2015年郑州市进入星级序列的产业集聚区与2014年持平,门槛以上有11家,一星以上9家。

    郑州市有4家产业集聚区实现了晋级,其中:航空港产业集聚区从五星级产业集聚区晋级到六星级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从二星级产业集聚区晋级到三星级产业集聚区;新密产业集聚区、荥阳产业集聚区实现从一星级产业集聚区晋级到二星级产业集聚区。

    五、发展增速出现大幅回落、位次下滑

    受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影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今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要指标增速全部出现回落。一季度,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同比回落5.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同比回落了13.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了11.3个百分点。

    在全省位次下滑明显。2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下滑到省辖市第15位和第11位。

    六、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明显、差距拉大

    全市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参次不齐。以汽车制造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前两个月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达到38.1%,继续引领全市转型升级步伐。

    一季度,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有2个,分别是航空港和经开产业集聚区;而不足50亿元的有9个,甚至还有2个不足10亿元的。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低于5%的有8个产业集聚区。投资完成前三名的航空港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合计完成投资140亿元,占到全市产业集聚区的56%。

    七、工业投资下降

    一季度,产业集聚区完成工业投资63.5亿元,同比下降28.7%。占全部产业集聚区投资的25.3%,比全省产业集聚区工业投资占比66.2%低了40.9个百分点。影响和制约下一步产业集聚区持续发展。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