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索 引 号:764874269/2016-00009主题分类:财政、金融、审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策法规 /法律
发布机构:管城回族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关 键 词:信用体系
文    号成文日期:2016-05-09发布日期:2016-05-09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完善工作规划 扎实推进实施

努力开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局面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自管城回族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在市信用中心的领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密切关注下,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管城回族区整体竞争力,我们抢抓社会信用建设有利时机,开拓创新、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序健康发展。

一、现阶段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做好工作汇报,领导高度重视。按照市政府工作要求,我们将开展此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市信用中心工作开展情况、及其它县区开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及时向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获得了区长、常务副区长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指示我们按照要求稳步开展各项工作。

二是明确领导机构,建立责任机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通知》(豫政〔2009〕93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通知》(郑政文〔2010〕25号)和《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政府迅速行动,于2010年6月成立了管城回族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同年11月成立了管城回族区社会信用服务中心,编制五名,隶属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管理。后以《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通知》(郑政文〔2010〕25号)文件为总体框架,确定了管城回族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出台了《管城回族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体规划》、《管城回族区关于郑州市创建国家诚信城市试点市工作要点和实施计划(草案)》以此为我区信用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指导和理论依据。

三是拟建信用宣传网站,强化社会诚信意识。按照市信用中心要求,各县(市)、区要建立自己的信用网站。管城回族区拟在区政府网上开辟信用专题专版,利用“互联网+”、掌上微课堂、APP等媒介开展“诚信管城”专题宣传活动,联合全区各成员单位开展网络诚信知识竞赛、诚实守信道德讲堂等活动,在为广大网民强化社会诚信意识的同时推进管城回族区诚信建设规范化、长效化。

四是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建立联动监管机制。我们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了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学习了郑文明委【2015】12号文,并按照市信用中心“红黑榜”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由各行业主管部门与市局对接,配合进行“红黑榜”发布工作。继而向领导小组成员转发了《关于认真做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的通知》(郑信用【2015】4号文),依据《通知》建立了管城回族区“双公示”工作责任联络台账,并由区法制办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公示在区政务服务网上。后整理了管城区企业单位信用信息查询底册,借以形成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联动监管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

    五是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多样宣传。为加强区域诚信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普及信用文化和知识。截止目前,管城区共开展各类专题会议、讲座及宣传活动12次,撰写简报12篇,加力诚信宣传,褒扬诚实守信,揭露作假失信行为。借助诚信道德讲堂,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面向全社会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提高社会成员的诚信意识和信用认知水平,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的舆论走向。同时,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各种手段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宣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工作进展情况,宣传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推进中的一些问题

几年来,管城回族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虽然有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单位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一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一些人对该项工作的认识不高,我们的宣传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各成员单位与市相关部门联系不够紧密,在开展工作时难以形成合力,工作开展较缓。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涵盖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的重视和参与是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前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好市信用中心各项会议精神落实,扎实做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及时研究制定部门和行业的信用建设具体实施意见,积极培育诚信道德,在全社会形成“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风尚。
  二是认真培训,努力提高业务能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离不开信用人才的培养,只有全体社会成员诚信意识的提高,市场主体守法意识的增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议市里加强信用评价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社会信用体系主管机构公务人员的培养,确保专职工作队伍,扎实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三是大力营造诚实守信的舆论氛围。加强全民诚信教育,强化信用意识,要将诚信宣传活动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使社会的各个层面和不同部门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各单位、部门全面、深入地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倡导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思想和意识,增强人们的信用理念。
  四是加快完善信用法制保障体系。法制和诚信是市场经济的两大支柱。因此,要尽快研究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企业征信、个人征信的统一标准和方法;规定社会信用信息的采集方式、范围以及涉及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处理;社会信用信息资料的分析、整理、披露和使用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承担;提供信用失真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通过法律法规形式明确征信机构由哪个部门监管及如何监管等。初步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框架,进一步推动和规范管城回族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诚信管城”的法制保障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内涵丰富、情况复杂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急需打开局面,不断提升认识的崭新的课题。我们应当不断地拓展信用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将“诚信管城”建设作为一项长效机制,结合实际,做到认识再提高,宣传再深入,措施再强化,在努力打造“诚信管城”、全面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大局方面继续努力。

 

 

二○一六年五月九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