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和《河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贯彻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豫环文[2006]2号)中的规定,本单位采用公示、座谈会、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京港澳高速航空港区双湖大道互通式立交新建工程公众参与活动,以上工作评价单位予以协助。现将本项目公众参与具体内容及结论公示如下:
1、网上信息公示及结论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的有关规定,评价单位于2016年3月7日~2016年3月18日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网站上进行第一次信息公示,于2016年3月22日~2016年4月5日(共计10个工作日)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网站上进行第二次信息公示,距离项目最近居民点张贴布告。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发布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网站环评公示专栏(http://www.zzhkgq.gov.cn/hpgs)。
公示内容包括:项目概况、建设单位的名称及联系方式、评价机构的名称及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以及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等。公示期间,未收到当地公众对项目建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反馈的信息,在网络公示期间,未收到电话、网站留言、信函反馈意见,同时评价单位也未收到反馈电话和邮件等形式的反馈。
公众参与座谈会
建设单位与评价单位一起于2016年4月7日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召开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主要为项目周边居民代表、建设单位代表、环评单位代表共18人。座谈会上建设单位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工程概况,环评单位对工程建设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范围、程度、影响因子和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最后,参会人员通过现场举手表决,一致同意本项目的建设,会上建设单位积极听取居民代表提出的意见与建议。
3、问卷调查
建设单位与评价单位一起于2016年4月7日-8日在本项目拟建位置附近发放本项目问卷调查表,并积极向被调查群众介绍本项目情况,同时进行口头征询意见。问卷的发放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发放对象主要是工程周边直接受影响地区的农民、学生、工人、教师等。调查共发放问卷203份,收回203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显示:
(1)被调查人员中有53.2%的公众对目前交通基本满意,不满意占31%,仅有15.8%的群众对目前交通状况满意,可见,本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当地群众的出行。
(2)被调查人员中有36.0%群众对环境质量现状很满意,61.1%群众对环境质量现状较满意,3.0%群众对环境质量现状不满意。
(3)当地群众认为项目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影响不利的首要因素有噪声、扬尘、和固体废物,分别占24.6%、30.5%和27.6%,其次是生态破坏占10.3%,其他方面占4.9%。
(4)当项目需要征用当地群众土地时,有45.8%的群众希望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33.0%的群众希望换地,18.7%的群众要求就业机会,其他方面占2.5%。
(5)被调查人员中有55.7%群众认为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本地区就业及经济的发展,43.3%的群众不清楚本项目的建设对本地区的就业及经济发展有影响,1%的群众不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对本地区的就业及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6)被调查人员中有95.1%群众赞成本项目的建设,4.9%群众表示无所谓,没有人反对本项目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