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新港办事处工作委员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新港办事处关于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索 引 号:683157743/2016-00029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公报公示/公告公示
发布机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新港办事处关 键 词:实施细则,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
文    号:新港党〔2016〕32号成文日期:2016-07-12发布日期:2016-07-25
体    裁:通知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中共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新港办事处工作委员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新港办事处关于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新港办事处关于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新港办事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条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职责,根据有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办事处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新港办事处领导班子、机关干部,各村“两委”干部,各相关单位责任人。

 

       第三条 党工委、办事处对辖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负总责,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承担主要责任,其他有班子成员、机关干部、村“两委”干部及各相关单位责任人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第四条 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

 

       第五条 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树立底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相关责任部门人员的责任:

 

     (一)制定的规定或者采取的措施与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规章相违背的;

 

     (二)违反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实施行政许可、处罚、强制、征收等行政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执行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规章不力,不按规定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者在监督检查中敷衍塞责的;

 

     (四)对发现或者群众举报的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灾害)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不按规定查处或者查处不力的;

 

     (五)不按规定报告、通报或者公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灾害)事件信息的;

 

     (六)对应当移送有关机关处理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的违纪违法案件线索,不按规定移送或者故意出具虚假材料的;

 

     (七)对高污染、高耗能建设项目监督管理不力,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

 

     (八)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有上述情形的,在追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责任的同时,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主管、分管领导追究相应责任。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村“两委”干部的责任:

 

     (一)对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对辖区内违反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规章的建设项目隐瞒不报的;

 

     (三)对辖区内违法实施资源开发、生态破坏行为隐瞒不报的;

 

     (四)对辖区内秸秆禁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森林灾害防控管理不力的;

 

     (五)对辖区内企业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方式实施违法排污行为隐瞒不报的;

 

     (六)对辖区内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灾害)事件隐瞒不报的;

 

     (七)对环境纠纷调解处置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八)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第八条 各相关人员利用职务影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其责任:

 

     (一)限制、干扰、阻碍生态环境和资源监管执法工作的;

 

     (二)包庇纵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充当被检查对象保护伞的;

 

     (三)干预司法活动,插手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具体司法案件处理的;

 

     (四)干预、插手建设项目,致使不符合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规章的建设项目得以审批(核准、备案)、建设或者投产(使用)的;

 

     (五)指使篡改、伪造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调查和监测数据、相关规划的;

 

     (六)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第九条 党工委在考核工作中,按规定将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情况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造成严重破坏负有责任的相关人员取消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第十条 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形式有:诫勉谈话、责令公开道歉;组织处理,包括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党纪政纪处分。

 

      组织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

 

      追责对象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一条 负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职责的工作部门发现有本细则规定的追责情形的,必须按照职责依法对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问题进行调查。统计中心负责工业企业环境污染损害问题的调查;土地建设环保办公室负责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生态环境损害问题的调查;项目建设办公室、征迁办公室负责建筑扬尘生态环境损害问题的调查;市政绿化环卫所负责城市垃圾环境损害问题的调查;农业办公室负责辖区水资源、水土保持、农业用地、林地等生态环境损害问题的调查。  

 

       负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职责的纪检、人事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责任追究的沟通协作机制。

 

       第十二条 分管、主管环保工作的办事处领导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共同负有领导责任。负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有关领导干部既要负责分管范围业务工作,又要负责分管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第十三条 负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职责的纪检、组织人事部门对发现本细则规定的追责情形应当调查而未调查,应当移送而未移送,应当追责而未追责的,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十四条 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和部门提出书面申诉。申诉期间,不停止责任追究决定的执行。

 

       第十五条 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取消当年年度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第十六条 具有本规定第六条至第九条所列情形,并且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应当从重追究责任:

 

      (一)一年内受到两次以上责任追究的;

 

      (二)唆使、强迫他人违纪违法的;

 

      (三)具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的。

 

       第十七条 具有本规定第六条至第九条所列情形,并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从轻追究责任:

 

      (一)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责任追究问题的;

 

      (二)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阻止严重危害后果发生的;

 

      (三)检举其他应当受到责任追究的问题,情况属实的;

 

      (四)违纪违法行为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后及时改正的;

 

      (五)具有其他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理情节的。

 

        第十八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